【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悬浮组合式钢混结构航空机场
【一】、
:
[0001]水上悬浮组合式钢混结构航空机场(简称“水上航空机场”)项目,采用了两种各具不同优势的设计方案,都是借鉴现代建筑工程,桥梁建造与成型工业三者
融合为一体的一项创新设计。能将与陆地上同等标准、功能及同等规模的国防军用或者民用航空机场,建设在汪洋大海与内陆水域之上的一种新异机场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运用物理学中的浮力定律原理,设计成以标准化模式系列单元式“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的一件件超级钢混结构预制构件,最后在规划预定水域施工现场再组合连接完善为一个悬浮于水域表层的整体“水上航空机场”(含水上飞机跑道)建设工程项目。
【二】、技术背景:
[0002]专利技术人首先想到的是:我国国防军事领域中,在四大海域规划建设水上航空机场,可以让飞机能够轻松、安全、高效地起降于悬浮在海洋之上的大中型机场;其次是:运用同样原理,可以在海洋上规划建设所需的任意规模民用航空机场、通用航空机场及直升机空降平台或独立飞机跑道。
【三】、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一)、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上悬浮组合式钢混结构航空机场(简称:“水上航空机场”)工程,采用了两种为主的各具不同优势的设计方案,都是借鉴现代建筑工程、桥梁建造与成型工业三者技术领域融合为一体的创新设计;能将与陆地上同样标准、功能及同等规模的国防军用或者民用航空机场,建设在汪洋大海与内陆水域之上的一种新异机场,属于建筑与桥梁技术结合应用的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运用物理学中的浮力定律原理,设计成以标准化模式系列单元式“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的一件件超级钢混结构预制构件,最后在规划预定水域施工现场再组合连接完善为一个悬浮于水域表层的整体“水上航空机场”(含水上飞机跑道)建设工程项目;其中:(1)该项目与五大分案工程(0004至0008)的两种悬浮承载结构形式包括:一是、按照方案一、“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图1、图2、图3与图5、图6,图7)。即:采取规划设计成“中空利用”形式,二是、按照方案二,“中空非使利用填充密实”形式水域“悬浮承载体”,为“中空非使用填充密实”形式中空填充式(方案二、图8、图9与图10);(2)“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项目的技术方案主题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必要技术特征包括:按照“中空利用”形式水域悬浮承载的浮力原理这一接近技术而采用了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注:也包含“混合结构”与全钢结构两种类型)的水域悬浮承载方案规划设计建设的分案项目是:“水上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工程”,“水上公路与铁路交通工程”“水上悬浮式港口码头”,“水上高速客物流动工程”及“水上赢田园综合农场”这五大分案工程;采用“沉锚法”技术方案是“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工程在海洋(含内陆湖泊、库区、江河)水域之上(含水面以下悬浮各种工程)能够精准定位、平衡悬浮体结构内力、调整工程整个水平度与抵抗风浪、地震等破坏性冲击活荷载而确保水上悬浮式各项目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方案及措施,主项目“水上航空机场”还包括具有“同一构思主题”的五大分案项目是:
①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房屋建筑及构筑物(简称为:“水上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工程”);
②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公路与铁路交通(简称为:“水上公路与铁路交通工程”;
③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港口码头)(简称为:“水上悬浮式港口码头”);
④
水悬浮式钢混机构高速客物流动工程(简称为:“水上客物流动交通工程”);
⑤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田园综合农场(简称为:“水上田园综合农场”),这五大分案工程的具体详细特征以各工程的正式专利申报资料为准;“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工程、其特征概括为:
①
、现有技术下规划设计建设航空机场系列,只能采用在陆地上或者填海修建机场的方案,而该技术方案是采用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简称:钢混结构)为主(也包含:采用钢筋混凝土与钢型材、钢板材结合使用的“混合结构”及全钢结构三种结构类型)规划设计建设能够在水上悬浮的机场主体结构工程(即“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的数百个单件组合(或加工钢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悬浮承载体)及主体工程;
②
、五大分案工程中的“水上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工程”、“水上公路与铁路交通工程”、“水上悬浮式港口码头”、“水上高速客物流动工程”及“水上田园综合农场”,均是采用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以“中空利用”形式、“中空非使用填充密实”即:中空填充式的技术方案及措施达到各项工程能够安全地悬浮于海洋(含内陆)水域之上的创新目的:
③
、采取“沉锚法”来精准定位、平衡主体工程结构内力、调整项目工程的水平度及抵抗风浪、地震等活荷载而保障水域悬浮式工程座落与使用的绝对安全可靠性,这一点也是水域悬浮工程“特定”与“专用”的技术特征及创新的重要技术方案及措施之一;综上所述总结为:“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工程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包括:按照上述三种结构类型、以“中空利用”形式或者“中空非使用填充密实”的技术方案规划设计的工程悬浮承载体或连体式主
体结构工程,其项目含主项目:水上悬浮组合式钢混结构航空机场(简称:“水上航空机场”);的分案项目:
①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工程(简称:“水上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工程”);
②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公路与铁路交通(简称:“水上公路与铁路交通工程”);
③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港口码头(简称:“水上悬浮式港口码头”);
④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高速客货流动交通工程(简称:“水上高速客物流动工程”);
⑤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田园综合农场(简称:“水上田园综合农场”)五大分案工程,具体内容以各项目的正式专利申报资料为准。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工程,其特征是:上述“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中部通用构件”(图1),“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转角部位通用构件”(图2)与“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边部通用构件”(图3),这三种标准化模式(或非标尺寸与异型)的“超级构件”;根据规划设计的“水上航空机场”具体需要的构件型号尺寸与数量,在选择建设的加工场地预先施工生产制作完成(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是以“预制成型”方式,全钢结构(或者“混合结构”)是以定点生产加工成型,例如:整体钢结构构件、钢箱梁或者组合梁),然后拽拉拖运至规划机场水域,用浮吊船现场将一个个“超级构件”起吊组合连接起来,并加固达到设计要求,形成一个整体的“水上航空机场”主体构架,再现场完成后续各项施工作业事宜:或者同样按照附图中的方案二:“机场水域悬浮填充式承载体(图8)(注:系举例尺寸、规格、形状的一种或多种单体与连体)模式类型的“超级构件”,根据规划设计所需,按照实施例2所述,最后现场组合连接完善成一个整体的“水上航空机场”或者水上飞机跑道;并且两种方案的附图中每一尺寸数据、形状与是否单体或者连体均不受限制,完全可以按照工程实情由设计师确定:同时包括:在“超级构件”单体或连体的顶部再增加建筑物与构筑均不受限制;附图中除图1、图2、图3与图8这两种机场悬浮承载构件平面布置方案图示外的其余设计图纸(图4、图5、图6、图7等)是针对相应方案的详细解释与图示语言完善:前述方案一(图1、图2、图3所示平面布置的相应的机场悬浮承载构件与方案二(图8)所示相应的机场悬承载浮构件的特征也在于:都是标准化(图1)或者非标准化(图2、图3)的正方形平面布置,就像建筑中的标准化“地板砖”一样,在相对应区域是可以互换组合的:整个机场的悬浮承载能力[即“最大安全浮力”包含在飞行器启停状态下产生的冲击荷载与最大载机量的安全系数取值及机场整个自身恒载、使用活荷载等均在内],是由:“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中部通用构件”(图1)、“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转角部位通用构件”(图2)、与“机场水域悬浮承载体边部位通用构件”(图3)这三大构件所组合连接加固成如实施例1(图13)一样的整体水上航空机场,其主体悬浮空间是作为停放飞机、修理飞机等利用的,而机场主体四周围是密闭(注:指高窗(08)下安全高度线范围内不渗漏海水(或淡水)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或者全钢板墙体、或钢混墙体)与整体钢混结构底板(或全钢结构)所组成的立体空间而排开海洋水域(含内陆水域)所在位置的水总体积产生的浮力;方案二也同样是单体与连体组成的立体空间(注:填充轻质聚氨酯泡沫等材料),属“中空非使用填充密实”,而方案一为“中空利用”形式;其中:布置于钢混结构内部(含五项分案)(如方案二中填充材料或者空心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内部的填充材料,包含聚氨酯泡沫等)的泡沫混凝土、聚氨酯等泡沫材料是没有参与直接排开水的体积,是不起任何产生浮力承载作用的,而完全是由上述密闭墙体、底板所构成的立体空间外围尺寸结构体排开水之体积产生的“安全总浮力”;“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工程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概括为:“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
工程都是借鉴了轮船建造设计的浮力定律原理,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融合设计的“混合结构”,或者全钢结构),按照本特征中所述的“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中的“方案一”与“方案二”方式,即:“中空利用”形式(图1、图2、图3)与“中空非使用填充密实”(图8、图9、图10)两种“水域悬浮承载”方案而规划设计各项目工程的实施蓝图;并且当“填充材料”(以聚氨酯为主选材料);前述各方面均属于权利保护范围(注:五大分案工程均正式申报的“专利申请文件”内容为准)。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航空机场”工程与五大分案工程,其特征还在于:“水上航空机场”(含水上飞机跑道)的特征还在于:主项目“水上航空机场”所涉及具有同一构思主题的分案项目包括:[0004]“水上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工程”、[000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