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羧基吡喃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46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地,涉及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和/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机体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而引发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

cerebellar Ataxia,SCA)、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 、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CI)、脑损伤(Brain injury,BI)、癫痫(Epilepsy)、原发性年龄相关tau蛋白病(Primary age

related tauopathy,PART)等。目前这类疾病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有效的治愈手段,主要的发病机制假说有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 级联假说、tau蛋白假说、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神经炎症假说、胆碱能假说以及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细胞自噬损伤假说。
[0003]其中,AD中Aβ积累被认为是AD发病机制中的中心和初始事件。淀粉样前体蛋白被裂解生成β肽,相互结合形成β寡聚体、聚合物,最终形成不可溶的淀粉样斑块,其中 Aβ寡聚体被认为对神经细胞毒性最强(PMID:31564456)。AD的另一个特征是神经纤维病理,主要由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微管失稳、tau蛋白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引发神经元功能障碍(PMID:26631930)。
[000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线粒体功能以及细胞自噬障碍是AD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造成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等细胞中损伤线粒体积、能量和代谢失衡,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以及病理性炎症(PMID:33022416)。临床上发现AD患者脑细胞中存在大量自噬降解失败的损伤线粒体(PMID:33184293)和降解失败的自噬小体(PMID: 15751225),证明细胞自噬存在严重功能障碍。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质成分的降解机制,包括以清除损伤细胞器为主的线粒体自噬、内质网自噬,以清除胞内蛋白聚集体或DAMP 为主的聚集体自噬、过氧化物酶体自噬和溶酶体自噬等。细胞自噬障碍导致损伤线粒体、炎症小体、tau蛋白等异常折叠蛋白无法及时清除(PMID:30116051),造成持续地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代谢失调、能量不足(PMID:30482941),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引发慢性神经炎症(PMID:33691134),造成脑组织损伤。因此,增强细胞自噬,清除损伤的线粒体和错误折叠的蛋白,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开发靶点(PMID: 33184293、PMID:32333835、PMID:35034905、PMID:31577933和PMID:30742114)。
[0005]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Carboxyl

Pyranocyanidin
‑3‑
O

glucoside, Cpycy
‑3‑
glu)是一种花色苷衍生物,在富含花色苷的浆果发酵陈酿过程中产生,其结构在原型花色苷C4位与C5位的羟基之间经环加合反应形成另外的第四个吡喃环而生成。相比于
其前体,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具有更好的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现有技术中报道了其能够治疗治疗胆固醇代谢异常。
[0006]目前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或功能保健食品以及制备线粒体自噬诱导剂中的作用尚未有任何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发现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可增强损伤线粒体的细胞自噬,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减少Aβ,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或空间探索能力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促进损伤线粒体的细胞自噬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减少Aβ积累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吡喃花色苷是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 (Carboxyl

Pyranocyanidin
‑3‑
O

glucoside,Cpycy
‑3‑
glu),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15][0016]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和/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17]优选地,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Aβ积累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0018]优选地,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0019]优选地,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细胞自噬障碍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0020]优选地,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肌萎缩性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羧基吡喃矢车菊素
‑3‑
O

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和/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Aβ积累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细胞自噬障碍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阿尔茨海默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或保健食品为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兵白卫滨高文李旭升罗钧洪高利娟龙泽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