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21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它包括挖设在城市道路下的沟槽,所述沟槽底部铺设有垫层结构,沿所述垫层结构向上依次浇筑有下部基础结构和上部加固结构,所述下部基础结构与上部加固结构交界处、沿沟槽延伸方向埋设有塑料管道,所述塑料管道外围包裹有应力吸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法成熟,减少了工程施工难度;增加了塑料管道的应用范围,方便施工;既能够加固管道,同时能够防止管道渗漏,防止树根等异物传入管道,增加管道使用年限。增加管道使用年限。增加管道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情况下,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塑料管道的覆土厚度小于0.7m,由于覆土厚度太薄,从而使埋设的塑料管道容易受到地面荷载冲击而导致管道破坏。因此,通常需要对埋设的塑料管道进行加固。而塑料管道为柔性管道,无法直接通过混凝土满包加固,目前常用加固措施为在塑料管道外周套设钢套,但是在塑料管道外周套设钢套存在如下弊端:第一,钢套造价较高;第二,施工中需要进行穿管、填缝作业,导致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不仅方便施工,而且能够加固管道。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包括挖设在城市道路下的沟槽,所述沟槽底部铺设有垫层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沿所述垫层结构向上依次浇筑有下部基础结构和上部加固结构,所述下部基础结构与上部加固结构交界处、沿沟槽延伸方向埋设有塑料管道,所述塑料管道外围包裹有应力吸收层。
[0005]进一步地,所述垫层结构由碎石组成,所述碎石厚度不小于8cm。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基础结构和上部加固结构均由掺塑料或橡胶的混凝土组成,所述掺塑料或橡胶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大于C20。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应力吸收层由橡胶沥青和集料组成,所述橡胶沥青由胶粉和沥青掺配而成,所述橡胶沥青洒布量为2.0~3.0kg/m2,加热温度为130~140
°
;所述集料由中粗砂或碎石组成,中粗砂或碎石规格为3.5~9.5mm。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沥青中的胶粉目数为20~30,胶粉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5~18%。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应力吸收层厚度为0.9~1.3cm。
[0010]进一步地,塑料管道材质为HDPE、UPVC、RAM。
[00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本技术采取在塑料管道下部浇筑下部基础结构,在塑料管道上部浇筑上部加固结构,实现对塑料管道的加固,同时方便施工;
[0013]2、本技术将埋设在下部基础结构和上部加固结构交界面处的塑料管道外周包裹应力吸收层,吸收下部基础结构和上部加固结构对塑料管道造成的挤压应力,避免塑料管道遭受挤压;
[0014]本技术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施工方法成熟,减少了
工程施工难度;增加了塑料管道的应用范围,方便施工;既能够加固管道,同时能够防止管道渗漏,防止树根等异物传入管道,增加管道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垫层结构1、下部基础结构2、塑料管道3、应力吸收层4、上部加固结构5、沟槽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19]本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如图1所示,由垫层结构1、下部基础结构2、塑料管道3、应力吸收层4、上部加固结构5组成。具体加固结构如下:包括挖设在城市道路下的沟槽6,所述沟槽6底部铺设有垫层结构1,沿所述垫层结构1向上依次浇筑有下部基础结构2和上部加固结构5,所述下部基础结构2与上部加固结构5交界处、沿沟槽6延伸方向埋设有塑料管道3,所述塑料管道3外围包裹有应力吸收层4。
[0020]优选地,所述垫层结构1由碎石组成,所述碎石厚度为10cm。
[0021]碎石用于提高下部基础结构2以下地基浅层的承载力,另外用碎石作为垫层材料,由于其透水层大,在地基受压后便是良好的排水面,可使下部基础结构2下面的空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地基土的塑性破坏,且可加速垫层结构1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的提高。
[0022]优选地,所述下部基础结构2和上部加固结构5均由掺塑料或橡胶的混凝土组成,所述掺塑料或橡胶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大于C20。
[0023]掺塑料或橡胶的混凝土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优势,其利用废旧橡胶做改性剂,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路面材料。
[0024]优选地,所述应力吸收层4由橡胶沥青和集料组成,所述橡胶沥青由胶粉和沥青掺配而成,所述橡胶沥青洒布量为2.0~3.0kg/m2,加热温度为130~140
°
;所述集料由中粗砂或碎石组成,中粗砂或碎石规格为3.5~9.5mm。
[0025]优选地,所述橡胶沥青中的胶粉目数为20~30,胶粉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5~18%。所述应力吸收层4厚度为0.9~1.3cm。
[0026]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橡胶沥青作为应力吸收层,高用量的橡胶沥青与单一粒径的碎石强力粘结,形成约1cm厚的裂缝反射结构层,水稳层或旧水泥路面的各种裂缝将很难穿透
该层,可以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橡胶沥青用量较大(2.3kg/m2),在路面上会形成约3mm厚度的沥青膜,完全可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对路基起到保护作用。其次,在上面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顶部的橡胶沥青会二次熔化,经路面压实后会充分填充其面层混合料底部的缝隙,从而排除了层间存水的可能,起到防止水损坏的作用;橡胶沥青拥有超强的粘性,它可以非常牢固的吸附粘结在水稳层或旧水泥路面上,从而起到与路面的粘结作用。
[0027]优选地,塑料管道3材质为HDPE、UPVC、RAM。
[0028]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下浅埋塑料管道保护的加固结构,包括挖设在城市道路下的沟槽(6),所述沟槽(6)底部铺设有垫层结构(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垫层结构(1)向上依次浇筑有下部基础结构(2)和上部加固结构(5),所述下部基础结构(2)与上部加固结构(5)交界处、沿沟槽(6)延伸方向埋设有塑料管道(3),所述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军孙凌凯李建华陈锋吴从林陈帆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