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镍钴锰三元材料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成本适中等重要优点,目前已经成功运用在多种新能源动力车型上。然而,镍钴锰三元材料最终优异性能的表现必须依靠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完美配合,其中,前驱体与锂源或改性添加剂的混合过程对烧结产品的均匀一致性有重要影响,均匀一致性变差会导致材料容量与循环等性能变差。另外,正极材料抗压性的增强也可减少细粉产生,有效降低压实损失率,进一步提高材料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0003]三元正极材料的抗压强度高,相应的材料不容易被压碎,从而产生的细粉就少,压实损失率低。因此,提高材料的抗压强度,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电化学性能。与此同时,材料的均匀性也是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有的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与锂源或改性添加剂的混料均匀性,并进一步提高正极材料的抗压性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镍盐、钴盐和锰盐按照摩尔比Ni:Co:Mn=(0~1):(0~1):(0~1)与去离子水混合,配成第一盐溶液;其中,镍盐、钴盐和锰盐的加量不同时为0;S2:将去离子水升温至第一温度,加入络合剂和沉淀剂,配成第一底液;S3:将所述第一盐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底液中,调节pH进行反应,得到第一固液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固液混合物过滤、清洗、干燥,得到核体;S4:将镍盐、钴盐和锰盐按照摩尔比Ni:Co:Mn=(0~1):(0~1):(0~1)与去离子水混合,配成第二盐溶液;其中,镍盐、钴盐和锰盐的加量不同时为0;S5:将去离子水升温至第二温度,加入络合剂和沉淀剂,配成第二底液;S6:将所述核体加入到所述第二底液中,再将所述第二盐溶液、络合剂和沉淀剂加入所述第二底液中进行反应,得到第二固液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固液混合物过滤、清洗、干燥,即得到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第一温度为40℃~70℃,所述络合剂的加量为维持第一底液中络合剂浓度为0~1mol/L,所述沉淀剂的加量为维持第一底液pH为10.0~12.5;任选的,步骤S5中,所述第二温度为40℃~70℃,所述络合剂的加量为维持第二底液中络合剂浓度为0.02~1mol/L,所述沉淀剂的加量为维持第二底液pH为10.0~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所述第一盐溶液、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底液中,调节pH为10.0~12.5进行反应,其中,所述第一盐溶液的流量为5~100L/h,反应温度为48℃~65℃,反应时间为35h~90h,搅拌转速为0~800rpm,优选地,反应体系中氧含量为1wt%~20wt%,反应液中氨水的总浓度为0~1mol/L。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核体的加量为200
‑
9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国晶,王鹏峰,赖兰芳,魏国祯,曾雷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