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的打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元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的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激光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印制电路板、各类电路、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等。
[0003]在PCB电路板打样研发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小型电路板钻孔装置,通常不具备方便的装夹工装,在对电路板等薄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打孔时,刀具往往会对其带来挤压力,导致薄型元件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变形,而且钻出的孔底部边缘容易出现毛刺,此外,钻孔机的台面得不到有效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的打孔装置,利用空间维数变化的原理,将钻孔和打磨进行同步定位,对电子元器件钻出的孔进行精准打磨;利用预先作用原理,在对电子元器件的底部进行支撑以及对电子元器件的上端进行覆盖防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同步定位加工机构(2)和翻转夹持位移机构(3),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为固定框架(4),所述同步定位加工机构(2)同步控制钻孔装置(5)和打磨装置(6)分别在固定框架(4)的上下方位移,所述翻转夹持位移机构(3)设置在固定框架(4)内;所述同步定位加工机构(2)包括转动电机(7)、调节块(8)、调节螺杆(9)、滑动长杆(10)、定位杆(11)、固定竖板(12)、预加热清理组件(13)和滑动支撑块(14),所述固定框架(4)上一端固定装配固定侧板(52),所述支撑架(1)的两个相对内壁之间固定装配支撑下板(15),且所述支撑下板(15)位于固定框架(4)的下方,所述固定侧板(52)内壁固定装配支撑上板(16),且所述支撑上板(16)位于固定框架(4)的上方,所述支撑上板(16)和支撑下板(15)分别开设调节槽(17),所述调节块(8)通过调节槽(17)在支撑上板(16)滑动,所述滑动支撑块(14)通过调节槽(17)在支撑下板(15)滑动,所述调节螺杆(9)转动安装在支撑上板(16)调节槽(17)的两端之间,且所述调节块(8)被调节螺杆(9)贯穿,所述调节块(8)与调节螺杆(9)螺纹连接,所述滑动长杆(10)固定在支撑下板(15)调节槽(17)的两端之间,且所述滑动支撑块(14)被滑动长杆(10)活动贯穿,所述固定竖板(12)位于支撑上板(16)和支撑下板(15)的一侧,且所述固定竖板(12)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装配定位杆(11),所述定位杆(11)远离固定竖板(12)的一端分别向调节块(8)和滑动支撑块(14)延伸且分别固定在调节块(8)和滑动支撑块(14)的侧壁,所述预加热清理组件(13)设于固定竖板(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夹持位移机构(3)包括滑动杆(20)、支撑螺杆(21)、滑动框(22)、翻转形变夹持组件(23)、调节覆盖组件(24)和底部支撑组件(25),所述滑动杆(20)和支撑螺杆(21)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杆(20)固定在固定框架(4)内壁之间,所述支撑螺杆(21)转动安装在固定框架(4)的内壁之间,且所述滑动杆(20)和支撑螺杆(21)的中心轴方向与调节槽(17)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十字交叉设置,所述滑动框(22)位于固定框架(4)内,所述滑动框(22)的两端分别被滑动杆(20)和支撑螺杆(21)活动贯穿,且所述支撑螺杆(21)与滑动框(22)贯穿处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框架(4)的外侧固定安装旋转电机(51),所述支撑螺杆(21)的一端伸出固定框架(4)的内壁固定在旋转电机(51)输出端,所述翻转形变夹持组件(23)设于滑动框(22)内,所述调节覆盖组件(24)在滑动框(22)的上方沿调节槽(17)的长度方向位移,所述底部支撑组件(25)位于滑动框(22)的下方且在支撑架(1)的两个相对内壁之间位移;所述翻转形变夹持组件(23)包括翻转环(26)、定位夹持气囊(27)、翻转轴(28)和锁紧螺栓(29),所述翻转轴(28)对称分布,所述翻转轴(28)的中心轴与滑动杆(20)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翻转轴(28)分别转动贯穿滑动框(22)相应的两个相对侧壁,所述翻转环(26)固定在两个翻转轴(28)之间且位于滑动框(22)内,所述定位夹持气囊(27)固定在翻转环(26)的内壁,所述定位夹持气囊(27)环形间隔分布,所述定位夹持气囊(27)设有充气口,所述锁紧螺栓(29)设于翻转轴(28)位于滑动框(22)外侧部分,且所述锁紧螺栓(29)与翻转轴(28)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华,刘惠惠,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源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