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65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4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锯鞘,使锯刀引导部件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将锯刀容易且可靠地向鞘入口内引导,能够防止锯刀咬入鞘入口或损伤鞘入口。锯鞘(1)具备将锯刀从鞘入口(21)向后方的收纳空间(11)引导的锯刀引导部件,其中,所述锯刀引导部件具备:一对短边方向引导辊(30),设置在鞘入口(21)的长边方向两侧;一根长边方向引导辊(40),设置在所述鞘入口(21)的跟前上部,在鞘入口(21)的长边方向上对锯刀的姿势进行引导;以及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23),设置在所述鞘入口(21)的跟前下部,引导锯刀的着地。引导锯刀的着地。引导锯刀的着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锯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收容锯刀的锯鞘。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收容手拉锯等锯刀的锯鞘,提供有使用了对锯刀进行引导的引导辊的锯鞘。
[0003]例如,在日本实开平7

37585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锯鞘,在锯身插入用插入口(3)的两侧设置有对锯身(1)进行引导的一对硬质辊构件(4)。通过设置一对硬质辊构件(4),即使将锯身(1)稍微猛烈或稍微粗暴地插入,上述硬质辊构件(4)也发挥将锯身(1)有效地导入锯身插入用插入口(3)内这样的效果。
[0004]另外,在国际公开第WO2012/153398号(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锯鞘,在鞘口部(10)的入口的宽度方向两侧具备一对第一引导辊(11a),在鞘口部(10)的进深口内具备与上述第一引导辊(11a)正交的一对第二引导辊(11b),进一步在其进深处具备与上述第一引导辊(11a)同样的一对第三引导辊(11c)。位于该鞘口部10的进深处的第二引导辊(11b)发挥将锯刀的朝向引导成沿着鞘本体20入口的扁平方向的作用。
[0005]另外,在国际公开第WO2012/153584号(专利文献3)中,与上述专利文献1同样地,公开了在鞘口部(10)的入口(11)的宽度方向两侧具备一对引导辊(12)的锯鞘(1)。
[0006]而且,在国际公开第WO2013/014737号(专利文献4)中,与上述专利文献2同样地公开了三对引导辊。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

3758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WO2012/153398号
[0011]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WO2012/153584号
[0012]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WO2013/014737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4]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中,通过将一对硬质辊构件(4)设置在锯身插入用插入口(3)的两侧,从而发挥如下效果:易于将锯身(1)插入鞘(6)内,并且防止锯刀在锯身插入用插入口(3)的两侧的口缘处的咬入。
[0015]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中,在将锯身(1)插入到锯身插入用插入口(3)时,存在仅靠上述一对硬质辊构件(4)不能充分将锯身(1)的姿势引导成锯身插入用插入口(3)的扁平方向的问题。另外,在插入锯身用插入口(3)中的未设置硬质辊构件(4)的口缘部分,锯刀容易咬入,存在容易产生咬入伤痕的问题。
[0016]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中,位于鞘口部(10)的进深处的第二引导辊(11b)
发挥将锯刀的朝向引导成沿着鞘本体(20)的入口的扁平方向的作用。
[0017]但是,在该第二引导辊(11b)的情况下,由于其设置于比位于鞘口部(10)的入口(14a)的第一引导辊(11a)更深地进入的进深口内,因此,存在第二引导辊(11b)向鞘的安装构造在位置上复杂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二引导辊(11b)较深地配置在鞘口部(10)的进深口内,因此,对于仍位于鞘口部(10)的入口(14a)附近的锯刀(31),存在其姿势不能被充分地引导成扁平的方向的问题。
[0018]另外,在入口(14a)中的未设置第一引导辊(11a)的口缘部分,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的情况相同,存在锯刀(31)容易咬入而容易产生咬入伤痕的问题。
[0019]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专利技术中,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的情况相同,由于在入口(11)的两侧只设置有一对引导辊(12),因此,存在仅靠该一对引导辊(12)无法将锯(2)的姿势顺利地引导成入口(11)的扁平方向的问题。
[0020]同样,锯刀(41)容易咬入到未设置引导辊(12)的入口(11)的口缘部分,存在容易产生伤痕的问题。
[0021]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4的专利技术中,与上述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的情况相同,由于将在扁平方向上引导锯刀(31)的一对第三引导辊(11c)设置在比入口(14a)更深进入的位置,因此,存在安装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另外,由于第三引导辊(11c)配置在比入口(14a)更深的位置,因此存在不能将入口附近的锯刀(31)的姿势充分地引导成扁平方向的问题。另外,在入口(14a)中的未设置第一引导辊(11a)的口缘部分,锯刀(31)容易啮入,存在容易形成啮入伤痕的问题。
[002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种不会将鞘入口附近的锯刀引导部件形成为复杂的安装构造,构造简单而且能够将锯刀容易、可靠地向鞘入口内引导,并且能够防止锯刀咬入鞘入口而不能运动或损伤鞘入口的锯鞘。
[002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24]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锯鞘具备将锯刀从鞘入口向后方的收纳空间引导的锯刀引导部件,其第一特征在于,所述锯刀引导部件具备:一对短边方向引导辊,设置在鞘入口的长边方向两侧;一根长边方向引导辊,设置在所述鞘入口的跟前上部,在鞘入口的长边方向上对锯刀的姿势进行引导;以及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设置在所述鞘入口的跟前下部,引导锯刀的着地。
[002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锯鞘除了上述第一特征之外,其第二特征在于,长边方向引导辊安装在将鞘入口的上边向前方延长而成的延长部。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锯鞘除了上述第一或第二特征之外,其第三特征在于,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是将鞘入口的下边向前方延长而构成的。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锯鞘除了上述第一~第三中的任一特征之外,其第四特征在于,在鞘入口的进深处位置具备倾斜引导部,该倾斜引导部将锯刀向比该鞘入口窄的收纳空间引导。
[002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锯鞘除了上述第一~第四中的任一特征之外,其第五特征在于,由长边方向引导辊和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弹性夹持锯刀的握手部。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锯鞘除了上述第四或第五特征之外,其第六特征在于,利用倾斜引导部阻止锯刀的握手部的进一步进入。
[003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1]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锯鞘,利用设置在鞘入口的长边方向两侧的一对短边方向引导辊,将到达了鞘入口的锯刀引导到短边方向引导辊之间。另外,利用设置在鞘入口的跟前上部的一根长边方向引导辊,锯刀在鞘入口跟前的位置被引导,使得锯刀的姿势成为鞘入口的长边方向。另外,利用设置在鞘入口的跟前下部的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锯刀在鞘入口跟前的位置着地于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而被引导。
[0032]即,锯刀在鞘入口的跟前着地于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并且,通过长边方向引导辊,姿势被引导成沿着鞘入口的长边方向,而且,在进入鞘入口时,通过一对短边方向引导辊被引导到鞘入口内。即,锯刀的姿势能够通过作为锯刀引导部件的一对短边方向引导辊、一根长边方向引导辊和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顺利且可靠地向鞘入口内被引导。
[0033]另外,由于在鞘入口不设置锯刀咬入那样的口缘,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锯刀对鞘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锯鞘,具备将锯刀从鞘入口向后方的收纳空间引导的锯刀引导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刀引导部件具备:一对短边方向引导辊,设置在鞘入口的长边方向两侧;一根长边方向引导辊,设置在所述鞘入口的跟前上部,在鞘入口的长边方向上对锯刀的姿势进行引导;以及锯刀着地引导承接部,设置在所述鞘入口的跟前下部,引导锯刀的着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鞘,其特征在于,长边方向引导辊安装在将鞘入口的上边向前方延长而成的延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胁昌三
申请(专利权)人:UM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