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35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顺畅的切割作业,能够从锯刃跨度部的近前侧在前端侧的任意位置充分地施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的锋利度良好的手锯。所述手锯,在相对于锯身的表侧面和背侧面交替、齐平地竖起的锯齿(30)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上,配备有前纵向锯刃(VE1)和后纵向锯刃(VE2),并且,在各个锯齿(30)的前端部配备有前端倾斜切割面(40),其中,将各个锯齿30的前纵向锯刃(VE1)相对于锯的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α)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侧(21b)逐渐变大。侧(21b)逐渐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手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锯。

技术介绍

[0002]过去一般的手锯大多锯齿以等间距排列配置。
[0003]例如,在利用等间距的拉锯切割木材等被切割物的情况下,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与锯刃跨度部的根部侧相比,对被切割物的切割推压力有变弱的倾向。
[0004]因此,提供有多种被称作曲线锯的锯的锯刃跨度部弯曲的锯。通过锯身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弯曲,即使在前端侧也可以使施加给被切割物的推压力不降低。
[0005]但是,在曲线锯的情况下,存在着不能适用于不希望锯齿的锯刃跨度部弯曲的种类的锯的问题。
[0006]因此,还提供了一种通过逐渐改变排列在手锯上的锯齿的间距,使得对被切割物的推压力容易变低的前端侧的锯齿间距比近手侧的锯齿间距大的手锯。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238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锯刃的情况下,通过使排列的多个锯齿间距从锯刃跨度部的近前侧向前端侧逐渐变大,可以防止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降低,保持前端侧的切割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锯刃的间距变大,因此,锯齿的间隔相应程度地变大,存在着锯变得容易勾挂到被切割物上的问题。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手锯,所述手锯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切割作业中,锯齿不容易勾挂到被切割物上,能够确保顺畅的切割作业。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锋利的手锯,所述手锯在从锯刃跨度部的近前侧到前端侧的任一位置都能够充分地施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
[0013]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用于实现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锯刃跨度部配备有从锯身的长度方向的侧缘面竖起的多个锯齿,各个锯齿配备有相对于锯身的表侧面和背侧面交替、齐平地竖起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各个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配备有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前方的前侧边以作为前纵向锯刃、以及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后方的后侧边以作为后纵向锯刃,并且,在各个锯齿的前端部配备有将该前端部倾斜地切割而成的前端倾斜切割面,所述手锯的第一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所述前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一个特征之外,其第二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
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各个锯齿的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个特征之外,其第三个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将前纵向锯刃的前端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三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四个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从前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前横向锯刃、以及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后横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相对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度。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四个特征之外,其第五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相对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角。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五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六个特征在于,所述手锯是刃尖线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另一端侧呈直线地构成的直线锯。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六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七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间距。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七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八个特征在于,手锯为拉锯,将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作为锯的根部侧,并且,将锯刃跨度部的去路终端侧作为锯的前侧。
[002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前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0024]由于锯齿的前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在去路起始端侧小,因此,在去路上的锯的拉锯起始,能够可靠地减轻前纵向锯刃勾挂到被切割物上而不能移动等问题。因而,能够确保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锯的拉锯起始顺畅地进行,则会惯性地移动一直保持到拉锯结束为止都不会勾挂,因此,通过逐渐增大相对于前纵向锯刃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能够逐渐增加由前纵向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通过一次去路拉锯作业,能够相应程度地更深地切入。
[0025]因而,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手锯,能够提供一种手锯,所述手锯能够确保顺畅的拉锯作业,并且,能够充分地增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每一次的拉锯作业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切割量。
[0026]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结构的作用效果之外,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各个锯齿的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0027]从而,在作为去路终端侧的回路起始端侧,使作成回路上的切入锯刃的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较小。因而,能够预防回路上的拉锯起始时锯刃容易勾挂于被切割物而停止,
确保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一旦回路上的拉锯顺畅地开始,则会惯性地拉锯而保持到拉锯结束都不会勾挂。不言而喻,由于在回路的终端侧,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变大,因此,即使在回路的拉锯中,也可以期待后纵向锯刃的切入。
[0028]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手锯,通过从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增大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可以期待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以及后纵向锯刃的进一步的切入。因而,能够确保在去路和回路这两者上都更为顺畅的锯的切割作业和良好的锋利性。
[0029]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将前纵向锯刃的前端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减小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0030]切割面后纵向锯刃与后纵向锯刃一起构成回路上的切入锯刃。
[0031]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向去路终端侧变小,这使得回路起始端侧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较小。
[0032]从而,在配备有前端倾斜切割面的手锯中,能够在回路上的拉锯起始时良好地防止锯刃勾挂于被切割物而停止,确保回路上的更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如果一旦锯的拉锯起始顺畅地进行,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手锯,其特征在于,在锯刃跨度部配备有从锯身的长度方向的侧缘面竖起的多个锯齿,各个锯齿配备有相对于锯身的表侧面和背侧面交替、齐平地竖起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各个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配备有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前方的前侧边以作为前纵向锯刃,且配备有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后方的后侧边以作为后纵向锯刃,并且,在各个锯齿的前端部,配备有将该前端部倾斜地切断而成的前端倾斜切割面,其中,将各个锯齿的所述前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将各个锯齿的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将前纵向锯刃的前端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将所述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胁昌三
申请(专利权)人:UM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