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63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4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涉及建筑结构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支撑底座、杆件、连接组件和加固组件。杆件包括多个弦杆和多个腹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和连接顶;连接柱上开设有多个供弦杆安装的第一安装孔,连接顶上设置有多个供腹杆安装的第二安装孔;连接柱内竖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连接顶内水平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端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第一固定板下端安装于支撑底座上。在制作桁架支座节点时,多个弦杆将自身所受的力传递给连接柱和第一固定板,多个腹杆将所自身所受的力传递给连接顶和第二固定板,进而传递给支撑底座,从而使桁架节点的刚度增加,保护桁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受到破坏。桁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受到破坏。桁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造型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新颖的建筑应用而生,与此同时双曲屋面结构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各式建筑中。双曲屋面呈马鞍形,可适用于圆形、椭圆形、菱形等多种形式的建筑中,双曲屋面中曲率下凹的索网为承重索,曲率上凸的索网为稳定索,通过对稳定索施加预应力来使承重索张紧,从而提高屋面刚度。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是由直杆组成的具有三角形单元的支撑横梁,桁架由杆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杆件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的工程中,桁架结构比实腹梁结构更加节省材料,可在减少自重的同时增大刚度。
[0003]双曲屋面平面桁架在运用的过程中,桁架所受到的力主要通过支座节点传递至建筑的承载柱。桁架杆件分为腹杆和弦杆;弦杆是指桁架上、下外围的杆件,上边的杆件称为上弦杆,下边的杆件称为下弦杆;腹杆是桁架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杆件。桁架杆件间的结合点称为节点,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裸露节点设计将交汇在节点处的各杆件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桁架节点是由多个杆件交错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在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杆件所传递的力时,可能会由于刚度不足的情况产生损坏,从而导致桁架整体结构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护桁架整体结构稳定不受到破坏,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包括支撑底座、杆件、焊接于所述支撑底座上且用于安装所述杆件的连接组件和用于加固所述连接组件的加固组件;
[0008]所述杆件包括多个弦杆和多个腹杆,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和安装在所述连接柱一端的连接顶;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弦杆安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顶上设置有多个供所述腹杆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柱内竖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连接顶内水平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下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桁架支座节点时,将弦杆插设于连接柱上的第一安装孔内,弦杆伸入连接柱内的部分抵接于第一固定板上;将腹杆插设于连接顶上的第二安装孔内,腹杆伸入连接顶的部分抵接于第二固定板上;多个弦杆将自身所受的力传递给连接柱和第一固定板,多个腹杆将所自身所受的力传递给连接顶和第二固定板,进而传递给支撑底座,从而使桁架节点的刚度增加,保护桁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受到破坏。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顶为半球状结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半球状结构,连接顶的安装面积增大,多个腹杆进行安装时不会产生交错的现象;且连接顶与连接柱的安装处变化幅度减小,可减少因应力集中现象产生局部疲劳裂纹的情况。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弦杆嵌设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腹杆嵌设的第二限位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弦杆伸入连接柱的一端嵌设于第一限位槽内,弦杆与第一固定板的安装更加牢固;腹杆伸入连接顶的一端嵌设于第二限位槽内,腹杆与第二固定板的安装更加牢固。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置有减震垫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弦杆与第一固定板的接触由刚性接触变为柔性接触,可减少弦杆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磨损,同时弦杆所受的力传递到第一固定板时减震垫片可起到减震的作用;腹杆与第二固定板的接触由刚性接触变为柔性接触,可减少腹杆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磨损,同时腹杆所受的力传递到第二固定板时减震垫片可起到减震的作用。
[0016]可选的,所述连接柱内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侧嵌设安装的卡槽,所述连柱侧壁的顶端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的卡块,所述卡块设置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高度相同。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两侧牢固地安装在连接柱内,第二固定板在连接顶内安装牢固。
[0018]可选的,所述弦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腹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第二限位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顶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弦杆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时第一限位环与连接柱外侧壁相抵接,可控制弦杆伸入连接柱内的长度,弦伸入连接柱内部的部分不会产生交错现象;腹杆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时第二限位环与连接顶的外侧壁相抵接,可控制腹杆伸入连接顶内的长度,腹杆伸入连接顶内部的部分不会产生交错现象;同时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使弦杆牢固地安装在连接柱内,腹杆牢固地安装在连接顶内。
[0020]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弦杆下方的加强托架,所述加强托架包括加强杆和安装在所述加强杆一端的加强托板,所述加强杆一端安装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加强托板与所述弦杆的侧壁相抵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托架分担了连接组件所受的荷载,保护连接组件在承受压力过大时不会被损坏。
[0022]可选的,所述加强托板为与所述弦杆外侧壁相贴合的半圆弧状。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托板与弦杆外侧壁相贴合,弦杆所受的压力可以更均匀地传递给加强托板。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将弦杆插设于连接柱上的第一安装孔内,弦杆伸入连接柱内的部分抵接于第一固定板上;将腹杆插设于连接顶上的第二安装孔内,腹杆伸入连接顶的部分抵接于第二固定板上;多个弦杆将自身所受的力传递给连接柱和第一固定板,多个腹杆将所自身所受的力传递给连接顶和第二固定板,进而传递给支撑底座,从而使桁架节点的刚度增加,保护桁
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受到破坏;
[0026]2.弦杆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时第一限位环与连接柱外侧壁相抵接,可控制弦杆伸入连接柱内的长度,弦伸入连接柱内部的部分不会产生交错现象;腹杆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时第二限位环与连接顶的外侧壁相抵接,可控制腹杆伸入连接顶内的长度,腹杆伸入连接顶内部的部分不会产生交错现象;同时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使弦杆牢固地安装在连接柱内,腹杆牢固地安装在连接顶内;
[0027]3.弦杆的下方设置有加强托架,可分担连接组件所受的荷载,保护连接组件在承受压力过大时不会被损坏。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4是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底座;2、杆件;21、弦杆;211、第一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杆件(2)、焊接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且用于安装所述杆件(2)的连接组件(3)和用于加固所述连接组件(3)的加固组件(4);所述杆件(2)包括多个弦杆(21)和多个腹杆(22),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柱(31)和安装在所述连接柱(31)一端的连接顶(32);所述连接柱(31)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弦杆(21)安装的第一安装孔(311),所述连接顶(32)上设置有多个供所述腹杆(22)安装的第二安装孔(321);所述连接柱(31)内竖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1),所述连接顶(32)内水平设置有第二固定板(42);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2)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下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顶(32)为半球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上设置有供所述弦杆(21)嵌设的第一限位槽(411),所述第二固定板(42)上设置有供所述腹杆(22)嵌设的第二限位槽(4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曲屋面平面桁架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1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鹏花张宗升温江红江占杰史树一李绍龙屈国红杨贵飞冉靖华赵冬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