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59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通过浮箱体控制平台在不同状态下的稳性和浮力,相比传统平台具有造价低和承载能力大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包括:沉淀、浮箱体、立柱和主甲板,所述沉淀位于底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沉淀之上两端分别与主甲板和沉淀相连接,所述浮箱体有若干个设于沉淀之上,所述主甲板与浮箱体连接。所述主甲板与浮箱体连接。所述主甲板与浮箱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用的海上移动式浅水区域平台包括:坐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考虑到平台本身特点及经济性,其中坐底式平台适用水深一般不超过10m,自升式平台适用水深一般为5

120m,坐底式平台的缺陷在仅适用于水深小的浅水工作区域,自升式平台的缺陷在于对于载荷有要求,无法承接过大的载荷。
[0003]CN112810766A,涉及一种坐底式平台及其自浮和沉浮方法。一种坐底式平台,包括平台主体,以及可拆卸设于平台主体上的多个水平气囊和多个竖直气囊;多个所述竖直气囊间隔布置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外周上,各所述竖直气囊沿平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关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中心旋转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水平气囊周向设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底部,所述水平气囊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关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中心旋转对称设置,但这种坐底式平台仅适用于水深小的浅水工作区域。
[0004]因此,有针对性的对水上作业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坐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优势的新型移动式平台,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通过浮箱体控制平台在不同状态下的稳性和浮力,相比传统平台具有造价低和承载能力大的优点。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包括:沉淀、浮箱体、立柱和主甲板,所述沉淀位于底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沉淀之上两端分别与主甲板和沉淀相连接,所述浮箱体有若干个设于沉淀之上,所述主甲板与浮箱体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浮箱体内设有压载舱。
[0008]进一步地,所述沉淀设有若干个压载舱和若干个泵仓,所述泵仓内设有调载泵,调载泵用于调节浮箱体和沉淀中压载舱内的水量,从而控制平台的作业水深。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淀为箱式结构,可为三角形、四边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浮箱体设于沉淀的边角处,所述浮箱体的数量与沉淀边角的数量相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分为艏部、舯部和艉部,所述艏部、舯部和艉部分别设有压载舱,平台重量与压载舱所能储水量之和大于平台最大作业水深时的浮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的底部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克服或减小地基对沉淀的吸附力。
[0013]进一步地,所述沉淀中还设有燃油舱、淡水舱。
[0014]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浮体结构,内部设有舱室。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主甲板上设有多级甲板,用于容纳更多设施。
[0016]本技术优点:
[0017]1、本技术通过浮箱体的设置,使该平台漂浮时由沉淀提供浮力并满足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要求,坐底过程中由浮箱体提供浮力并满足完整稳性要求,坐底后沉淀与地基密实接触为平台提供支撑力,满足抗倾和抗滑要求;
[0018]2、本技术在浮箱体和沉淀内还设置了压减舱,通过压载舱,起浮时采取小角度纵倾方式,即艏部或艉部先起浮的方式,适用于浅水区域作业,本技术方案既克服了常规坐底平台适用水深小的缺点,同时,解决了自升式平台载荷控制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正式剖面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侧视剖面图;
[0021]如图所述,1

沉淀,2

浮箱体,3

立柱,4

主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包括:沉淀1、浮箱体2、立柱3和主甲板4,所述沉淀1位于底部,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于沉淀1之上两端分别与主甲板4和沉淀1相连接,所述沉淀1为箱式结构且在俯视视角为三角形,所述浮箱体2有三个分别设于沉淀1的三个边角之上,所述主甲板4与浮箱体2连接。
[0025]所述沉淀1内设有压载舱,所述浮箱体2内设有压载舱,所述沉淀1内设有泵仓,所述泵仓内设有调载泵,调载泵用于调节浮箱体2和沉淀1中压载舱内的水量。
[0026]具体工作过程;
[0027]平台沉降过程:在平台处于漂浮状态,拖航至预定海域,通过泵仓内的调载泵将沉淀1中的压载舱打入压载水保持平台均匀沉降,在沉淀1中的压载舱满载后再往浮箱体2的压载舱内打入压载水保持平台均匀沉降,直至平台坐落到海底,并对地基产生一定的压力。
[0028]平台起浮状态:待平台作业完成准备时,通过泵仓内的调载泵,均匀排放沉淀1中的压载舱和浮箱体2的压载舱内的压载水,使得平台的重量均匀减少,使得平台平稳上浮。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包括:沉淀1、浮箱体2、立柱3和主甲板4,所述沉淀1位于底部,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于沉淀1之上两端分别与主甲板4和沉淀1相连接,所述立柱3为浮体结构内部设有舱室,所述沉淀1为箱式结构且在俯视视角为四边形,所述浮箱体2有四个分别设于沉淀1的四个边角之上,所述浮箱体2有四个设于沉淀1之上,所述主甲板4与浮箱体2连接,主甲板4上设有多级甲板,用于容纳更多设施。
[0031]所述浮箱体2内设有压载舱,所述沉淀1分为艏部、舯部和艉部,所述艏部、舯部和艉部分别设有压载舱,所述沉淀1设有泵仓,所述泵仓内设有调载泵,调载泵用于调节浮箱体2和沉淀1中压载舱内的水量;所述沉淀1的底部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克服或减小地基对沉淀1的吸附力,所述沉淀1中还设有燃油舱、淡水舱。
[0032]具体工作过程:
[0033]平台沉降过程:在平台处于漂浮状态,拖航至预定海域,通过泵仓内的调载泵将沉淀1中的压载舱打入压载水保持平台均匀沉降,在沉淀1中的压载舱满载后再往浮箱体2的压载舱内打入压载水保持平台均匀沉降,直至平台坐落到海底,并对地基产生一定的压力。
[0034]平台起浮状态:待平台作业完成准备时,先利用沉淀1的底部的喷嘴进行喷冲,克服或减小地基对平台的吸附力,均匀排放部分浮箱体2或沉淀1内的压载水,但仍使平台重力大于浮力;艏部先起浮:先排放艏部浮箱体2和沉淀1艏部与舯部压载舱内的部分压载水,使平台艏端起浮,起浮高度须满足平台稳性要求,再排放艉部浮箱体2和沉淀1艉部与舯部压载舱内的部分压载水,使平台处于正浮状态,再均匀排放压载水,使平台均匀起浮到预定吃水状态,即可完成起浮作业;艉部先起浮:先排放艉部浮箱体2和沉淀1艉部与舯部压载舱内的部分压载水,使平台艉端起浮,起浮高度须满足平台稳性要求,再排放艏部浮箱体2和沉淀1艏部与舯部压载舱内的部分压载水,使平台处于正浮状态,再均匀排放压载水,使平台均匀起浮到预定吃水状态,即可完成起浮作业。
[0035]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1)、浮箱体(2)、立柱(3)和主甲板(4),所述沉淀(1)位于底部,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于沉淀(1)之上两端分别与主甲板(4)和沉淀(1)相连接,所述浮箱体(2)有若干个设于沉淀(1)之上,所述主甲板(4)与浮箱体(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体(2)内设有压载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1)设有若干个压载舱和若干个泵仓,所述泵仓内设有调载泵,调载泵用于调节浮箱体(2)和沉淀(1)中压载舱内的水量,从而控制平台的作业水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1)为箱式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泰张士华初新杰史永晋崔希军李森王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