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承勋专利>正文

气体溶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255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溶解系统。可提供一种包括供应水的水供应单元;供应气体的气体供应单元;与水供应单元及气体供应单元连接的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以及与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的后端连接的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的气体溶解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体溶解系统通过多级提高气体对水的溶解度生成气体溶解水,通过生成的气体溶解水有效生成微泡,从而具有能够确保经济性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溶解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溶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微泡是指粒子大小比一般气泡的粒子大小小很多的气泡,这种微泡在水和气体共存时生成。其中,微泡具有一般气泡所不具有的性质。例如,具有一般粒子大小的气泡会迅速浮到水面并破裂,而微泡相比于一般气泡浮力小,因此像缓慢地漂游在水中一样浮起。这是因为微泡越小则对浮力的阻力效果越大而发生的现象,微泡缓慢浮起表示气泡能够在水中相应地停留更长时间。
[0003]此时,微泡停留在水中期间微泡内的气体逐渐融入周围的水中,气泡越小则表面积对气泡内空气的体积的比率越大。由此可知,若想将同等量的气体溶解在水中,则每个气泡的体积小且表面积之和大的微泡的效率好。
[0004]另外,由于微泡是直径为50μm以下的极其细微的气泡,因此具有浮游在水中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收缩至纳米尺寸,最终完全溶解内部气体而消失的特征。如上,微泡具有带电作用或自我加压效果等特性,因此可以认为在所有工业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可能性。
[0005]这种微泡可通过现有的气体溶解系统生成。例如,现有的气体溶解系统可主要采用在指定压力下向水之类的流体混合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之类的气体以将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混合到液体后,释放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溶解的气体溶解水的压力的方式发生微泡。
[0006]然而这种情况下难以最小化投入水中的气体的粒子大小,因此存在不容易控制投入水中的气体浮起的速度的问题。因此无法充分确保水与气体接触的时间,从而存在提高气体对水的溶解度方面受限的问题。
[0007]并且,为了提高气体对水的溶解度而向水中投入大量气体的情况下,存在运转费用上升等经济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旨在提供一种气体溶解系统,通过多级提高气体对水的溶解度生成气体溶解水,通过生成的气体溶解水有效生成微泡,从而能够确保经济性。
[0010]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气体溶解系统,其中,包括:水供应单元,其供应水;气体供应单元,其供应气体;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其与所述水供应单元及所述气体供应单元连接;以及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其与所述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的后端连接,其中,所述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包括: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其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并列连接且生成第一气体溶解水;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其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并列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串联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供应的
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气体浓度比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的气体浓度高的第二气体溶解水,所述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接收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供应的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含有具有比含在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的气体的粒子更小的粒子的气体的第三气体溶解水。
[0012]并且,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可包括:第一气体放电装置,其连接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的后端接收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供应的所述气体,使所述气体放电生成放电气体;第一文丘里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的后端接收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供应的所述放电气体,将所述放电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溶解在从所述水供应单元供应的所述水生成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以及第一防逆流装置,其设于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之间。
[0013]并且,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包括:第二气体放电装置,其连接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的后端接收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供应的所述气体,使所述气体放电生成放电气体;第二文丘里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气体放电装置的后端;以及第二防逆流装置,其设于所述第二气体放电装置与所述第二文丘里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文丘里装置可接收所述第二气体放电装置供应的所述放电气体,与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的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串联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供应的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在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溶解所述放电气体的至少一部分生成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
[0014]并且,还包括与所述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连接的回收单元,所述回收单元可回收向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的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供应的所述放电气体中未溶解于所述水而是残留的第一残留放电气体及向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的所述第二文丘里装置供应的所述放电气体中未溶解于所述水而是残留的第二残留放电气体中至少一种。
[0015]并且,还可以包括控制所述水供应单元、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及所述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中至少一个的控制单元。
[0016]并且,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还可以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测量在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生成的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的气体浓度的第一测量部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部件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的驱动。
[0017]并且,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文丘里装置,测量在所述第二文丘里装置生成的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的气体浓度的第二测量部件;所述控制单元可根据所述第二测量部件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二气体放电装置的驱动。
[0018]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气体溶解系统通过多级提高气体对水的溶解度生成气体溶解水,通过生成的气体溶解水有效生成微泡,从而具有能够确保经济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溶解系统的框图;
[0021]图2为简要示出图1的气体溶解系统的工程图;
[0022]图3为图1的气体溶解系统的控制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气体溶解系统
ꢀꢀꢀꢀꢀꢀꢀꢀꢀꢀꢀꢀꢀ
10:水供应单元
[0025]11:储水罐
ꢀꢀꢀꢀꢀꢀꢀꢀꢀꢀꢀꢀꢀꢀꢀꢀꢀꢀꢀ
12:供水线路
[0026]20:气体供应单元
ꢀꢀꢀꢀꢀꢀꢀꢀꢀꢀꢀꢀꢀ
21:储气罐
[0027]22:第一气体供应线路
ꢀꢀꢀꢀꢀꢀꢀꢀꢀ
23:第二气体供应线路
[0028]30: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
ꢀꢀꢀꢀꢀꢀꢀ
31: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
[0029]32: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
ꢀꢀꢀꢀꢀ
40: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
[0030]41:气泡溶解水生成装置
ꢀꢀꢀꢀꢀꢀꢀ
42:气泡溶解水移送线路
[0031]43:气泡溶解水储存罐
ꢀꢀꢀꢀꢀꢀꢀꢀꢀ
50:回收单元
[0032]51:第一回收线路
ꢀꢀꢀꢀꢀꢀꢀꢀꢀꢀꢀꢀꢀ
52:第二回收线路
[0033]53:残留放电气体储存罐
ꢀꢀꢀꢀꢀꢀꢀ
60:控制单元
[0034]311:第一气体放电装置
ꢀꢀꢀꢀꢀꢀꢀꢀ
312:第一文丘里装置
[0035]313:第一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溶解系统,其中,包括:水供应单元,其供应水;气体供应单元,其供应气体;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其与所述水供应单元及所述气体供应单元连接;以及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其与所述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的后端连接,其中,所述气体溶解水生成单元包括: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其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并列连接且生成第一气体溶解水;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其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并列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串联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供应的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气体浓度比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的气体浓度高的第二气体溶解水,所述气泡溶解水生成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接收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供应的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含有具有比含在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的气体的粒子更小的粒子的气体的第三气体溶解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溶解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包括:第一气体放电装置,其连接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的后端接收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供应的所述气体,使所述气体放电生成放电气体;第一文丘里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的后端接收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供应的所述放电气体,将所述放电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溶解在从所述水供应单元供应的所述水生成所述第一气体溶解水;以及第一防逆流装置,其设于所述第一气体放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文丘里装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溶解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气体溶解水生成部包括:第二气体放电装置,其连接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的后端接收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供应的所述气体,使所述气体放电生成放电气体;第二文丘里装置,其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承勋
申请(专利权)人:洪承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