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拉伸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可拉伸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这一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可拉伸柔性轻质显示技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显示技术相比,可拉伸柔性轻质显示技术突破刚性基底的限制,具有柔性轻质、可拉伸变形等特点,可以在拉伸、压缩、弯曲等状态下保持正常显示功能,因而可拉伸柔性轻质显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可拉伸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4]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基板,包括:
[0005]柔性基底;
[0006]缓冲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部和多个第二缓冲部,多个所述第二缓冲部被所述第一缓冲部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弹性模量;
[0007]多个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多个主发光器件和多个补偿发光器件,每个所述主发光器件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范围内,每个所述补偿发光器件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范围内;
[0008]阻隔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并将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
[0009]其中,所述阻隔层具有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表面;当所述柔性基底未被拉伸时,所述补偿发光器件的发光区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表面遮挡;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缓冲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部和多个第二缓冲部,多个所述第二缓冲部被所述第一缓冲部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弹性模量;多个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多个主发光器件和多个补偿发光器件,每个所述主发光器件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范围内,每个所述补偿发光器件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范围内;阻隔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并将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阻隔层具有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表面;当所述柔性基底未被拉伸时,所述补偿发光器件的发光区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表面遮挡;当所述柔性基底被拉伸至目标状态时,所述补偿发光器件的整个发光区被所述第一表面暴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弹性模量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弹性模量之比在1:2~1:5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弹性模量在1MPa~200MPa之间;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弹性模量在1MPa~500MPa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还具有多个第一容纳孔和多个第二容纳孔,所述主发光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孔中;所述补偿发光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孔中,所述第二容纳孔具有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开口、以及朝向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小于所述第二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弹性模量,且小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弹性模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的弹性模量在1MPa~500MPa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发光器件的发光区与所述补偿发光器件的发光区的面积之比在1:1~2:1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发光器件与所述补偿发光器件的厚度之比在2:1~3:1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在0.2μm~1μm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上的多个主发光器件的总发光面积与多个补偿发光器件的总发光面积之比在1.5:1~3.5:1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主发光器件组成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红色主发光器件、蓝色主发光器件和绿色主发光器件;
位于任意相邻两行和任意相邻两列的四个第一像素单元的中心限定出虚拟像素区,该虚拟像素区中设置有:补偿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森,刘俊国,谢晓波,齐爱想,常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钱塘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