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234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其中拒水处理剂以及工艺如下,拒水剂的质量浓度为20g/L~120g/L,焙烘温度为140℃~180℃,焙烘时间为80s~100s,交联剂与拒水剂的质量比为1∶05~1∶5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无氟防水剂具有环保的特点,不含有PFOS、PFOA、APEO等环境激素,不易在生物内沉积,容易降解,对人体无害;整理液中交联剂的引入可以使纤维表面形成更紧密的疏水性表面结构以及致密坚韧的膜,从而提高拒水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涤性能以及耐久性;并且该拒水工艺主要通过涂层法完成,生产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能耗。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拒水整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纺织品的服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遮羞御寒到现在开始追求服饰的舒适性、保暖透气性等,因此,功能性纺织品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功能性纺织品不仅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还应用于户外产品、装饰、军工业、医疗等领域。纺织品通常会使用不同的功能整理剂来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来满足不同领域纺织品的使用需求。其中拒水整理是纺织品后整理的重要一项,有特殊要求的附加值面料,如登山服、滑雪服等均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如耐磨、拒水等。
[0003]目前,大部分织物本身并不具备拒水、拒油和阻燃的特性,需要化学整理来赋予织物这些性能。关于新型拒水整理剂的研发、整理工艺条件的优化以及整理后织物拒水性、耐水洗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比较多。目前纺织染整加工行业所使用的防水整理剂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脂肪长链类防水整理剂、有机硅类防水整理剂以及有机氟类防水整理剂三类。其中,脂肪长链类防水整理剂在拒水整理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气体并且整理后的纺织品上会残留大量甲醛,对人体及环境都有极大的危害,不符合绿色生态纺织的要求,并且其拒水效果不明显,因此,此类拒水剂的应用显著减少;虽然有机氟整理剂拒水效果及耐水洗性能最好,但成本稍高,对织物手感有影响,单体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累积性,很难通过新陈代谢而分解,存在很严重的环保问题,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极大,现已被禁止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开发新型的无氟整理技术。
[0004]无氟防水剂是指不含有氟碳树脂的防水剂,相比于有机氟类防水剂,无氟防水剂容易降解、不易在生物体内沉积、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更强的使用安全性,且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是更加安全环保的产品。但是无氟整理剂与织物之间的粘结牢度较差,使得织物的耐洗涤性能下降。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氟防水剂与交联剂进行复配对涤纶织物进行拒水整理,无氟防水剂本身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使得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更强的使用安全性,其中,交联剂的加入提高了织物的耐洗涤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无氟防水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拒水整理,并且加入交联剂来提高其耐洗涤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拒水整理方法能使得涤纶织物具有持久的拒水性。并且采用的无氟防水剂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更强的使用安全性。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将一定浓度的拒水剂与交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第一清液;
[0009]b)用上述第一清液对涤纶织物进行一浸一轧,得到拒水整理涤纶织物;
[0010]c)将拒水整理的涤纶织物进行预烘、焙烘,得到焙烘后涤纶织物;
[0011]d)用银胶对焙烘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得到涂层后的涤纶织物。
[0012]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拒水剂为是含CWR

8DC的无氟拒水剂,交联剂为含FK

C的交联剂。
[0013]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拒水剂的浓度为20g/L~120g/L,,交联剂与拒水剂的质量比为1∶05~1∶50。
[0014]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对织物进行一浸一轧,轧余率为40%

50%。
[0015]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预烘温度为60℃~100℃,时间为160s~200s。
[0016]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焙烘温度为140℃~180℃,时间为80s~100s。
[0017]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方案采用的无氟防水剂具有环保的特点,不含有PFOS、PFOA、APEO 等环境激素,不易在生物内沉积,容易降解,对人体无害。
[0019](2)整理液中交联剂的引入可以使纤维表面形成更紧密的疏水性表面结构以及致密坚韧的膜,从而提高拒水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涤性能以及耐久性。
[0020](3)该拒水工艺主要通过涂层法完成,生产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0021]图1无氟拒水剂CWR

8DC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接触角的影响
[0022]图2交联剂种类对涤纶织物接触角的影响
[0023]图3交联剂FK

C与拒水剂CWR

8DC质量比对涤纶织物接触角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表,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a)将一定浓度的拒水剂与交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第一清液;
[0028]b)用上述第一清液对涤纶织物进行一浸一轧,得到拒水整理涤纶织物;
[0029]c)将拒水整理的涤纶织物进行预烘、焙烘,得到焙烘后涤纶织物;
[0030]d)用银胶对焙烘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得到涂层后的涤纶织物。
[0031]实施例1
[0032](1)拒水整理液
[0033]配置无氟拒水剂CWR

8DC的浓度分别为20g/L、40g/L、60g/L、80g/L、100g/L、 120g/L,得到几种不同浓度的第一清液。
[0034](2)拒水整理
[0035]取不同浓度的第一清液对涤纶织物进行一浸一轧,轧车压力为0.1MPa,轧余率为40%~50%。
[0036](3)预烘、焙烘
[0037]将经拒水整理后的织物在80℃条件下预烘90s,在160℃的条件下焙烘90s。
[0038](4)涂层整理
[0039]借助涂层机,用银胶对涤纶织物进行涂层处理,之后150℃定型90s。
[0040]对经过不同浓度的无氟拒水剂CWR

8DC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接触角的测试,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
[0041]实施例2
[0042](1)拒水整理液
[0043]配置无氟拒水剂CWR

8DC的浓度为6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织物的无氟拒水耐久性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一定浓度的拒水剂与交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第一清液;b)用上述第一清液对涤纶织物进行一浸一轧,得到拒水整理涤纶织物;c)将拒水整理的涤纶织物进行预烘、焙烘,得到焙烘后涤纶织物;d)用银胶对焙烘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得到涂层后的涤纶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拒水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拒水剂为是含CWR

8DC的无氟拒水剂,交联剂为含FK

C的交联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明卢雪王颜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