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桩挂板与地下室外墙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支护桩挂板与地下室外墙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有咬合桩+锚索结构、咬合桩+内支撑结构、灌注桩+旋喷桩+锚索结构与灌注桩+旋喷桩+内支撑结构等,这些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均与地下室外墙相对独立,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这样不仅使得地下室使用面积大大减小,且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会形成肥槽,导致施工时需完成地下室外墙结构施工再进行地下室外墙柔性防水件及保护层施工,其后还需进行肥槽回填。可见,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工序多、工期长,不利于场平转换,且回填过程中极易损坏防水件及其保护层;另外,地下室结构施工时,需在外侧搭设脚手架,在内外两侧支模进行结构施工。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方案中将桩墙合为同一结构,即将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合二为一。但是,现有桩墙合一方案容易出现渗水的问题,还需要在地下室外墙内进一步设置排水盲沟并内设衬墙装饰,使得工艺较为复杂。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桩挂板与地下室外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板,所述挂板用于与支护桩连接;地下室外墙,所述地下室外墙设置在所述挂板远离所述支护桩的一侧;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内并位于所述挂板与所述地下室外墙之间;所述支护桩挂板与地下室外墙组合结构还包括: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外墙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防水件为反粘卷材,所述反粘卷材粘接在所述挂板与所述地下室外底板上;其中,所述反粘卷材的两面均具有粘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挂板与地下室外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挂板与地下室外墙组合结构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灿,周向明,王花,苏国活,吴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