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睑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06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睑拉钩,包括拉钩主体,固定件和尾柄,所述拉钩主体由拉钩,连接杆和操作柄组成,所述操作柄上表面设置有滑轨卡槽,尾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固定件由卡柄,推钮和挂钩组成,所述卡柄与滑轨卡槽相配合,可放入滑轨卡槽内部;所述推钮水平安装在卡柄上表面,可通过推钮实现固定件在滑轨卡槽内的前后移动;所述挂钩垂直安装在卡柄上表面,用于固定缝线;所述尾柄前端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腔,可与拉钩主体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眼睑拉钩可实现单手对拉钩及缝线的同时控制,使用方法简单,大大减小了对医生的操作水平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睑拉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眼睑拉钩。

技术介绍

[0002]眼睑拉钩是眼科临床常用的医疗器械,由手柄和带有拉钩的头部组成,既可以使用拉钩正面拉开眼睑(眼皮)或者皮肤切口,也可采用拉钩反面抵住眼皮,配合缝在眼皮的缝线将眼皮翻转开,这时,需要医生同时进行缝线的牵拉动作,以及拉钩的推举动作,通常需要两只手甚至两个人进行配合,操作很困难,只有在眼皮不是特别紧的病例或者特别熟练的医生,才能一手同时捏着缝线固定在拉钩柄上单手控制,另一只手再去做手术,对医生水平要求很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单手控制缝线以及拉钩、使用方便的眼睑拉钩。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眼睑拉钩,包括拉钩主体,固定件和尾柄,所述拉钩主体由拉钩,连接杆和操作柄组成,所述操作柄上表面设置有滑轨卡槽,尾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固定件由卡柄,推钮和挂钩组成,所述卡柄与滑轨卡槽相配合,可放入滑轨卡槽内部;所述推钮水平安装在卡柄上表面,可通过推钮实现固定件在滑轨卡槽内的前后移动;所述挂钩垂直安装在卡柄上表面,用于固定缝线,通过将缝线系在挂钩上,然后控制推钮实现固定件在滑轨卡槽内的前后移动,实现单手控制缝线对眼皮的翻转程度;所述尾柄前端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腔,可与拉钩主体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0006]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滑轨卡槽长度为10~14cm,所述固定件长度为6~8cm,固定件在滑轨卡槽内前后移动的位移距离为2~4cm。
[0007]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长度为2~4cm,所述连接腔深度与连接部相同。
[0008]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挂钩高度为4~8cm。
[0009]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钮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以增加手指与推钮的摩擦力,防止手滑的同时更容易对推进进行前后移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钩主体和固定件为医用不锈钢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尾柄为带有磁性的医用不锈钢材质,使尾柄与拉钩主体通过磁力连接,更容易组装和拆卸,还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眼睑拉钩通过固定件上的挂钩实现缝线的固定,单手将拉钩抵住翻转眼皮的同时,通过手指控制固定件在滑轨卡槽内前后移动,实现缝线对眼皮的翻转程度的控制,使用方法简单,大大减小了对医生的操作水平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拉钩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尾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操作示意图。
[0014]其中:1

拉钩主体;11

拉钩;12

连接杆;13

操作柄;131

滑轨卡槽;132

连接部;2

固定件;21

卡柄;22

推钮;23

挂钩;3

尾柄;31

连接腔;41

眼球;42

翻转的眼皮;43

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如附图1

5所示,一种眼睑拉钩,包括拉钩主体1,固定件2和尾柄3,拉钩主体1由拉钩11,连接杆12和操作柄13组成,操作柄13上表面设置有滑轨卡槽131,滑轨卡槽131长度为10cm,尾部设置有连接部132,连接部132长度为2cm;固定件2长度为6cm,在滑轨卡槽131内前后移动的位移距离为2cm,固定件2由卡柄21,推钮22和挂钩23组成,推钮22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挂钩23高度为5cm;卡柄21与滑轨卡槽131相配合,可放入滑轨卡槽131内部;推钮22水平安装在卡柄21上表面,挂钩23垂直安装在卡柄21上表面;尾柄3前端设置有与连接部132相配合的连接腔21,连接腔21长度为2cm;拉钩主体1和固定件2为医用不锈钢材质,尾柄3为带有磁性的医用不锈钢材质。
[0017]如图6所示,在使用时,单手握住拉钩主体1,将拉钩11抵住翻转眼皮42,拇指按在推钮22上,然后将缝线43系到挂钩23上,通过拇指控制推钮22的前后移动来控制眼皮42的翻转程度,上述动作均可单手实现,操作简单,避免了两只手或两个人同时操作带来的配合失误,降低了对操作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
[0018]尾柄3通过磁力与拉钩主体1相连,组装和拆卸简单,便于术后清洗和消毒操作。
[001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睑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钩主体,固定件和尾柄,所述拉钩主体由拉钩,连接杆和操作柄组成,所述操作柄上表面设置有滑轨卡槽,尾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固定件由卡柄,推钮和挂钩组成,所述卡柄与滑轨卡槽相配合,可放入滑轨卡槽内部;所述推钮水平安装在卡柄上表面,可通过推钮实现固定件在滑轨卡槽内的前后移动;所述挂钩垂直安装在卡柄上表面,用于固定缝线;所述尾柄前端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腔,可与拉钩主体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睑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卡槽长度为10~14cm,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吉超王毅由德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