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6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包括拉勾部和固定部,所述的拉勾部包括拉勾头、拉勾柄、弧形挡板和拉勾斜向槽沟,弧形挡板焊接在拉勾柄表面,拉勾斜向槽沟一体设置在弧形挡板内侧壁,所述拉勾斜向槽沟的开口斜向下颌舌骨肌拉勾方向,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弹性固定杆、弹性卡扣、固定螺丝、固定斜向槽沟和夹持凹槽,所述的弹性卡扣由固定螺丝固定在两个弹性固定杆之间,所述的固定斜向槽沟一体连接在弹性固定杆外侧壁,所述的夹持凹槽分别连接在两个弹性固定杆外侧,所述的弹性固定杆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体连接固定拉勾和固定拉勾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既能暴露视野又不影响器械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

技术介绍

[0002]经典的下颌下腺摘除术是经下颌下入路,但存在面部遗留瘢痕和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风险。而经口入路的下颌下腺摘除术可以完美避免面部遗留瘢痕和损伤面神经的风险,但由于口内空间狭小,视野暴露有效,器械操作不方便,因尚无专用的牵拉器可兼顾暴露视野和避免影响器械操作,所以此项术式尚未在临床广泛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既能暴露视野又不影响器械操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包括拉勾部和固定部,所述的拉勾部包括拉勾头、拉勾柄、弧形挡板和拉勾斜向槽沟,所述的拉勾头和拉勾柄一体成型,弧形挡板焊接在拉勾柄表面,拉勾斜向槽沟一体设置在弧形挡板内侧壁,所述拉勾斜向槽沟的开口斜向下颌舌骨肌拉勾方向,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弹性固定杆、弹性卡扣、固定螺丝、固定斜向槽沟和夹持凹槽,所述的弹性卡扣由固定螺丝固定在两个弹性固定杆之间,所述的固定斜向槽沟一体连接在弹性固定杆外侧壁,所述的夹持凹槽分别连接在两个弹性固定杆外侧,夹持凹槽前后侧向外隆起,所述的弹性固定杆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体连接固定拉勾和固定拉勾头。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拉勾头侧视图形似U形,俯视图形似扇形,最宽处为1.5

2.0cm,拉勾头U形空间高度为3

5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挡板相邻之间的空隙宽为0.3

0.4c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固定杆为长条状物,长度为1.0

1.5cm,宽度为0.3

0.4cm,高度为0.2

0.3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扣为弯曲的带弹性的片状物。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斜向槽沟设有为多个,分别位于两个弹性固定杆外侧,固定斜向槽沟与拉勾斜向槽沟相配合,开口与拉勾斜向槽沟相反。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凹槽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弹性固定杆外侧,夹持凹槽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方便血管钳夹持的凹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为片状物,长度为0.5

0.8cm,宽度为1.0cm,连接杆与弹性固定杆的角度为90
°‑
110
°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拉勾呈倒U形,单侧U形臂长度为0.6

0.8cm,固定拉勾头的内侧面的外形与下前牙牙冠唇侧弧度相适应。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精致、小巧,既能
充分暴露手术操作视野的同时,又能避免干扰主刀操作器械,便于更好地开展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1a、拉勾头,1b、拉勾柄,2a、弧形挡板,2b、拉勾斜向槽沟,3a、弹性固定杆,3b、弹性卡扣,3c、固定螺丝,3d、固定斜向槽沟,3e、夹持凹槽,4、连接杆,5、固定拉勾,5a、固定拉勾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包括拉勾部和固定部,所述的拉勾部包括拉勾头1a、拉勾柄1b、弧形挡板2a和拉勾斜向槽沟2b,所述的拉勾头1a和拉勾柄1b一体成型,弧形挡板2a焊接在拉勾柄1b表面,拉勾斜向槽沟2b一体设置在弧形挡板2a内侧壁,所述拉勾斜向槽沟2b的开口斜向下颌舌骨肌拉勾方向,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弹性固定杆3a、弹性卡扣3b、固定螺丝3c、固定斜向槽沟3d和夹持凹槽3e,所述的弹性卡扣3b由固定螺丝3c固定在两个弹性固定杆3a之间,所述的固定斜向槽沟3d一体连接在弹性固定杆3a外侧壁,所述的夹持凹槽3e分别连接在两个弹性固定杆3a外侧,夹持凹槽3e前后侧向外隆起,所述的弹性固定杆3a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一体连接固定拉勾5和固定拉勾头5a。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拉勾头1a侧视图形似U形,俯视图形似扇形,最宽处为1.5

2.0cm,拉勾头1aU形空间高度为3

5mm。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弧形挡板2a相邻之间的空隙宽为0.3

0.4cm。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固定杆3a为长条状物,长度为1.0

1.5cm,宽度为0.3

0.4cm,高度为0.2

0.3cm。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3b为弯曲的带弹性的片状物。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斜向槽沟3d设有为多个,分别位于两个弹性固定杆3a外侧,固定斜向槽沟3d与拉勾斜向槽沟2b相配合,开口与拉勾斜向槽沟2b相反。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凹槽3e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弹性固定杆3a外侧,夹持凹槽3e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方便血管钳夹持的凹槽。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杆4为片状物,长度为0.5

0.8cm,宽度为1.0cm,连接杆4与弹性固定杆3a的角度为90
°‑
110
°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拉勾5呈倒U形,单侧U形臂长度为0.6

0.8cm,固定拉勾头5a的内侧面的外形与下前牙牙冠唇侧弧度相适应。
[0027]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下颌舌骨肌拉勾头1a牵拉下颌舌骨肌向前,固定拉勾头5a固定于下前牙,弹性固定杆3a水平插入弧形挡板2a,拉勾斜向槽沟2b与固定斜向槽沟3d扣死,完成拉勾部与固定部的组合,血管钳夹持凹槽3e松解弹性固定杆3a可以调节牵拉下颌舌骨肌的程度或将拉勾部与固定部分解。
[0028]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勾部和固定部,所述的拉勾部包括拉勾头(1a)、拉勾柄(1b)、弧形挡板(2a)和拉勾斜向槽沟(2b),所述的拉勾头(1a)和拉勾柄(1b)一体成型,弧形挡板(2a)焊接在拉勾柄(1b)表面,拉勾斜向槽沟(2b)一体设置在弧形挡板(2a)内侧壁,所述拉勾斜向槽沟(2b)的开口斜向下颌舌骨肌拉勾方向,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弹性固定杆(3a)、弹性卡扣(3b)、固定螺丝(3c)、固定斜向槽沟(3d)和夹持凹槽(3e),所述的弹性卡扣(3b)由固定螺丝(3c)固定在两个弹性固定杆(3a)之间,所述的固定斜向槽沟(3d)一体连接在弹性固定杆(3a)外侧壁,所述的夹持凹槽(3e)分别连接在两个弹性固定杆(3a)外侧,夹持凹槽(3e)前后侧向外隆起,所述的弹性固定杆(3a)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一体连接固定拉勾(5)和固定拉勾头(5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勾头(1a)侧视图形似U形,俯视图形似扇形,最宽处为1.5

2.0cm,拉勾头(1a)U形空间高度为3

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挡板(2a)相邻之间的空隙宽为0.3

0.4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用牵拉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