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空气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89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过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压空气滤芯。该空气滤芯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滤层和耐压层,所述过滤层位于迎风面,其中:所述过滤层的平均孔径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空气滤芯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过滤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压空气滤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工业系统、车辆还是生产、生活环境,都对空气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工业系统和车辆,空气洁净度直接关系到系统工作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会导致元件运动副表面的磨损,降低工作效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0003]空气品质控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高效空气滤芯将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滤除。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效空气滤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面临较高风压,而高效滤芯所用滤材纤维较细,因此强度较低,在较高风压下,纤维容易被拉伸或纤维间连接脱开,导致空气滤材孔隙变大,对空气中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拦截作用降低,过滤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压空气滤芯,解决了现有技术高效空气滤芯耐压性能不佳导致使用寿命短等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压空气滤芯,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滤层和耐压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迎风面,其中:
[0006]所述过滤层的平均孔径为1

10μm,所述耐压层的平均孔径为40

60μm;
[0007]所述过滤层的定量为20

40g/m2;所述耐压层的定量为30

50g/m2;
[0008]所述过滤层的厚度为0.15

0.4mm;所述耐压层的厚度为0.1

0.2mm;
[0009]所述过滤层的紧度为0.05

0.27g/cm3;所述耐压层的紧度为0.15

0.5g/cm3。
[0010]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和耐压层采用的材料为PP、PET或PA。
[0011]更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和耐压层采用的材料均为可生物降解纤维。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生物降解纤维为PLA、PBS、PBAT、PGA、PCL、PHA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中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平均直径为2

10μm;所述耐压层中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

35μm。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中的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熔点为120

180℃,熔融指数为35

100g/min;所述耐压层中的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熔点为120

180℃,熔融指数为20

35g/min。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中的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分子量为5
×
104‑5×
106;所述耐压层中的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分子量为5
×
104‑5×
106。
[0016]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压空气滤芯,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滤层和耐压层,其
中过滤层设置在迎风面,耐压层设置在背风面,并通过对过滤层和耐压层的平均孔径、定量、紧度以及厚度参数进行特定范围的配合设置,使得该耐压空气滤芯与现有技术的高效空气滤芯相比,不仅保持了优异的空气过滤性能,而且其强度显著增加,从而大大延长了该空气滤芯的使用寿命。
[0018](2)本技术中的空气滤芯包含高效过滤层与耐压层,全部由可生物降解纤维构成,使用后可在堆肥条件下(高温58
±
2℃、高湿98%左右和微生物条件)经3~6个月,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相比传统的涤纶等非降解纤维空气滤材,二氧化碳释放量和能耗均大幅降低,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
[0019](3)本技术提供的耐压空气滤芯,通过进一步对过滤层和耐压层中的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平均直径、熔点、熔融指数和分子量等参数进行特别和配合设置,进一步提高该空气滤芯的过滤性能和耐压强度。
[0020](4)依据力的可传动性原理,本技术空气滤芯将高效过滤层设置在迎风面,耐压层设置在背风面。本技术提供的耐压空气滤芯,其过滤层设置在迎风面,耐压层设置在背风面的位置关系不可改变,否则不能起到提高耐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高效过滤层与耐压层复合在一起,既满足高效过滤的功能,又保证了滤材的强度,避免了在较高空气风压下失效。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耐压空气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0023]1‑
过滤层;2

耐压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传统的高效空气滤材仅包含高效过滤层,高效滤芯所用滤材纤维较细,因此强度较低,由于长时间承受一定的风压,导致通常使用一段时间后,滤材孔隙变大,过滤效率降低。如何在现有过滤层的基础上提高耐压效果,同时又不影响空气滤芯的过滤性能;耐压层设置在迎风面还是背风面才能起到提高耐压的效果;耐压层具体参数如何设置才能不影响过滤性能,与过滤层的参数设置满足何种关系才能同时提高耐压和过滤性能等,均是本技术要思考的技术问题。首先,本技术尝试将耐压层设置在迎风面,实验发现耐压效果不佳,将耐压层设置在背风面取得了较好的耐压效果,可能是依据力的可传动性原理:当一个力作用在叠加一起的几个物体上,那么所有的物体都受到该力的作用。只要最下面受力的物体结构不破坏,其上的物体便会保持完整。其次,耐压层孔隙直径必须大于过滤层,否则会堵塞过滤层风道,导致风阻增大。但孔隙过大,会引起强度下降;耐压层纤维不能过细,否则强度会低,但过粗,也会堵塞过滤层风道;耐压层定量要大,否则会强度不满足要求,但过大,又会增加阻力;耐压层厚度要小,否则会增加整体阻力,但过小,又会降低强度;因此,耐压层孔隙、耐压层纤维的直径、耐压层的定量以及耐压层的厚度参数均必须控制在
在合适的范围,并与高效过滤层参数设置相配合,最终得到过滤性能和耐压性能均优异的耐压空气滤芯结构。
[0026]经过大量实验摸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压空气滤芯,如图1所示,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滤层和耐压层,其中:所述过滤层的平均孔径为1

10μm,所述耐压层的平均孔径为40

60μm;所述过滤层的定量为20

40g/m2;所述耐压层的定量为30

50g/m2;所述过滤层的厚度为0.15

0.4mm;所述耐压层的厚度为0.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空气滤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滤层和耐压层,所述过滤层位于迎风面;其中:所述过滤层的平均孔径为1

10μm,所述耐压层的平均孔径为40

60μm;所述过滤层的定量为20

40g/m2;所述耐压层的定量为30

50g/m2;所述过滤层的厚度为0.15

0.4mm;所述耐压层的厚度为0.1

0.2mm;所述过滤层的紧度为0.05

0.27g/cm3;所述耐压层的紧度为0.15

0.5g/c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和耐压层采用的材料为PP、PET或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和耐压层采用的材料均为可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政王长荣余炎子孙梦楠孙志国张霞黄迪郭星奂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