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31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包括一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一钢网架和多个工程竹柱;所述钢网架固定于所述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的底面,且所述钢网架的四个角的底部架设固定于所述工程竹柱上;所述钢网架在邻近所述钢网架与所述工程竹柱的连接点处分别设置有一高粘耗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工程竹材、木材和钢材各自的力学性能优势,实现工程竹材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在关键压杆区域设置耗能件,避免关键位置腹杆受压破坏引起结构整体垮塌。塌。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全世界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竹林总面积的约19%,竹材具有可再生易降解、强重比高、轻质抗震、导热系数小等优点,在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这种天然的材料,让竹建筑在可持续城市和乡村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随着工程竹材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实现了对竹材利用的突破,与圆竹相比,工程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得到改善,克服了圆竹的材料缺陷和尺寸变异性,将其用于工程承重结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003]工程竹材因其纤维的单向性,在顺纹方向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强重比甚至高于钢材,但其横纹方向的强度很低,用于双向受弯构件时有一定的限制,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且受限于材料的弹性模量,工程竹受弯构件的截面一般由变形控制,材料强度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也较难用于大跨空间结构。将工程竹层板进行正交布置,并与木龙骨叠合形成中空的板式构件,能够在确保构件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1)、一钢网架(2)和多个工程竹柱(3);所述钢网架(2)固定于所述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1)的底面,且所述钢网架(2)的四个角的底部架设固定于所述工程竹柱(3)上;所述钢网架(2)在邻近所述钢网架(2)与所述工程竹柱(3)的连接点处分别设置有一高粘耗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1)包括一上层工程竹层板(11)、一下层工程竹层板(12)和多个胶合木龙骨(13),所述胶合木龙骨(13)垂直间隔布置于所述上层工程竹层板(11)和所述下层工程竹层板(12)之间并与所述上层工程竹层板(11)和所述下层工程竹层板(12)胶合连接;所述上层工程竹层板(11)和所述下层工程竹层板(12)分别包括两正交布置且胶合固定的工程竹板;所述上层工程竹层板(11)、所述下层工程竹层板(12)配合所述胶合木龙骨(13)在所述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1)中部形成空心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架(2)包括多个圆钢管下弦杆(21)、多个圆钢管腹杆(22)和多个T型钢上弦杆(23);所述T型钢上弦杆(23)固定于所述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1)的底面;所述圆钢管下弦杆(21)通过所述圆钢管腹杆(22)固定于所述T型钢上弦杆(23)的下方;所述圆钢管下弦杆(21)、所述圆钢管腹杆(22)和所述T型钢上弦杆(23)配合形成网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耗能工程竹木钢网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钢上弦杆(23)通过多个自攻螺钉(4)与所述工程竹木空心复合屋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民冷予冰许清风张富文肖顺陈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