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37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包括:下弦杆、上弦杆、腹杆组件,下弦杆沿横向设置,下弦杆包括:型钢一、型钢二、型钢三,型钢一沿横向设置,型钢二、型钢三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型钢一的两侧,上弦杆设置于下弦杆的正上方,上弦杆包括:型钢四、型钢五、型钢六,型钢五、型钢六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型钢四的两侧,腹杆组件设置于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腹杆组件用于将上弦杆连接于下弦杆。由于上弦杆与下弦杆均采用双侧型钢的加强结构,使得该种钢屋面桁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形成更大跨距的桁架结构。形成更大跨距的桁架结构。形成更大跨距的桁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


[0001]本技术涉及桁架
,特别涉及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养殖项目中,根据工艺规划和实际的生产要求,部分房屋单跨跨度越来越大,在传统桁架结构中,上弦杆、下弦杆多为单一的C型钢结构,C型钢开口向上或者向下设置,之间通过腹杆连接,单C型钢的结构形成的平面桁架仅适用于单跨跨度在12米以内的房舍,很难满足客户对大于12米跨距桁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用于优化桁架强度结构,使得桁架能够适应较大跨距的需求。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包括:
[0005]下弦杆,所述下弦杆沿横向设置,所述下弦杆包括:型钢一、型钢二、型钢三,所述型钢一沿横向设置,所述型钢二、型钢三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所述型钢一的两侧;
[0006]上弦杆,所述上弦杆设置于所述下弦杆的正上方,所述上弦杆包括:型钢四、型钢五、型钢六,所述型钢五、型钢六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所述型钢四的两侧;
[0007]腹杆组件,所述腹杆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所述腹杆组件用于将所述上弦杆连接于所述下弦杆。
[0008]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弦杆与下弦杆均采用双侧型钢的加强结构,使得该种钢屋面桁架沿横向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形成更大跨距的桁架结构。
[000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钢一、型钢二、型钢三之间的区域形成插槽一,所述型钢四、型钢五、型钢六之间的区域形成插槽二,所述腹杆组件插设于所述插槽一与所述插槽二之中。本步的有益效果:将腹杆组件插入插槽一与插槽二中,能够提高腹杆组件定位与连接的稳定性。
[0011]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杆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且相互间隔的竖腹杆、双竖腹杆、斜腹杆、双斜腹杆。
[0012]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框架一、框架二、连接组件,所述框架一、框架二均由所述下弦杆、上弦杆、腹杆组件构成,所述框架一与所述框架二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本步的有益效果:将桁架分割形成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分体结构,便于桁架的运输。
[0013]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一为左右结构且包括首尾相接的段一与段二,所述框架二为左右结构且包括首尾相接的段三与段四。本步的有益效果:将框架一与框架二进一步分割,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输的便捷性。
[0014]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段一中和所述段二中以及所述段三和所述段四
中的所述型钢一、型钢二、型钢三之间的拼接位置相互错开,所述段一中和所述段二中以及所述段三和所述段四中的所述型钢四、型钢五、型钢六之间的拼接位置相互错开。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错位拼接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拼接处结构的强度。
[0015]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固组件一、加固组件二,所述框架一中所述型钢一的拼接位置与所述型钢四的拼接位置设置有所述加固组件一,所述加固组件一用于将所述框架一中的所述型钢一之间加固相连、所述型钢四之间加固相连、所述型钢一与所述型钢四之间加固相连;所述框架二中所述型钢一的拼接位置与所述型钢四的拼接位置设置有所述加固组件二,所述加固组件二用于将所述框架二中的所述型钢一之间加固相连、所述型钢四之间加固相连、所述型钢一与所述型钢四之间加固相连。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加固组件一与加固组件二,能够提高拼接处结构的强度。
[0016]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杆,所述框架一、框架二均设置有所述加强杆,所述框架一中的所述加强杆从所述框架一与所述框架二的相邻端沿横向朝向加所述固组件一的方向延伸,所述框架二中的所述加强杆从所述框架二与所述框架一的相邻端沿横向朝向所述加固组件二的方向延伸。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加强杆提高框架一与框架二端部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下弦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上弦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框架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框架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框架一与框架二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下弦杆,101型钢一,102型钢二,103型钢三,104插槽一;
[0024]2上弦杆,201型钢四,202型钢五,203型钢六,204插槽二;
[0025]3腹杆组件,301竖腹杆,302双竖腹杆,303斜腹杆,304双斜腹杆,
[0026]4框架一,401段一,402段二;
[0027]5框架二,501段三,502段四;
[0028]6连接组件;
[0029]7端杆;
[0030]8竖杆;
[0031]9角钢;
[0032]10加固组件一,1001双竖腹杆A,1002双斜腹杆A,1003连接杆A,1004连接杆B,1005连接杆C,1006连接杆D;
[0033]11加固组件二,1101双竖腹杆B,1102双斜腹杆B,1103连接杆E,1104连接杆F,1105连接杆G,1106连接杆H;
[0034]12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方式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销连接、键连接、弹性变形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结构上的相连;也可以是电连接,通过电传递能源或者信号;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具体实施例
[0037]如图1

4所示,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包括:下弦杆1、上弦杆2、腹杆组件3,下弦杆1沿横向设置,下弦杆1包括:型钢一101、型钢二102、型钢三103,型钢一101沿横向设置,型钢二102、型钢三103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型钢一101的两侧,上弦杆2设置于下弦杆1的正上方,上弦杆2包括:型钢四201、型钢五202、型钢六203,型钢五202、型钢六203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型钢四201的两侧,腹杆组件3设置于上弦杆2与下弦杆1之间,腹杆组件3用于将上弦杆2连接于下弦杆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加强薄壁型的钢屋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弦杆,所述下弦杆沿横向设置,所述下弦杆包括:型钢一、型钢二、型钢三,所述型钢一沿横向设置,所述型钢二、型钢三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所述型钢一的两侧;上弦杆,所述上弦杆设置于所述下弦杆的正上方,所述上弦杆包括:型钢四、型钢五、型钢六,所述型钢五、型钢六呈对称结构平行设置于所述型钢四的两侧;腹杆组件,所述腹杆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所述腹杆组件用于将所述上弦杆连接于所述下弦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屋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一、型钢二、型钢三之间的区域形成插槽一,所述型钢四、型钢五、型钢六之间的区域形成插槽二,所述腹杆组件插设于所述插槽一与所述插槽二之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屋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且相互间隔的竖腹杆、双竖腹杆、斜腹杆、双斜腹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屋面桁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一、框架二、连接组件,所述框架一、框架二均由所述下弦杆、上弦杆、腹杆组件构成,所述框架一与所述框架二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屋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一为左右结构且包括首尾相接的段一与段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高建科韦志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