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126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架、加热仓、加热装置、固定板、支撑杆、电机、转轴、圆盘、加热板、固定装置、限位杆,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右侧为开放式设置,其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整体为圆柱形,其外周面与加热仓的内周面留有一段距离,所述支撑架的右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支撑架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碳纤维织物加热装置虽能完成加热融合,但存在加工物受热不均匀,加热面覆盖度不足,造成加工物的整体质量降低。降低。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是目前多种领域认可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还具有寻常纤维的柔性及编织性的特点,在碳纤维织物加工中需要与加热后的树脂粉进行融合,融合后的织物具有更优的特性增强。
[0003]现有碳纤维织物加热装置虽能完成加热融合,但存在加工物受热不均匀,加热面覆盖度不足,造成加工物的整体质量降低。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碳纤维织物加热装置虽能完成加热融合,但存在加工物受热不均匀,加热面覆盖度不足,造成加工物的整体质量降低。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架、加热仓、加热装置、固定板、支撑杆、电机、转轴、圆盘、加热板、固定装置、限位杆;
[0007]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右侧为开放式设置,其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整体为圆柱形,其外周面与加热仓的内周面留有一段距离,所述支撑架的右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支撑架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右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支撑杆朝向加热仓的一侧设有转轴,转轴与支撑杆另一侧的电机连接,所述转轴朝向加热仓的一侧设有圆盘,圆盘朝向加热仓的一侧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整体为中空的六边形体,其板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加热孔,所述加热板的顶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对织物进行固定,使其稳定的位于加热板内进行加热,固定装置的数量与加热板的边数一致,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圆盘连接。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由压板、弹簧杆、移动槽、移动板、拉槽、定位孔、进料口组成,其中压板的长度、宽度均与加热板一致,所述压板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弹簧杆,其杆体贯穿至加热板的顶面,弹簧的底部位于压板的顶部,所述压板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为垂直设置,其板体上依次开有定位孔、拉槽,所述压板与加热板之间设有进料口。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内底面设有转盘。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内长大于加热板的长度。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仓外周面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为导热材质。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的开合度为五厘米以上。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加热装置与六边形加热板的配合,使织物多角度的进行加热,进而使加热面更加均匀,防止残次品的出现。
[0016](2)、本技术通过六边形加热板的设置,使织物加热效率显著提升,进而使整体加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加热部细节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细节图。
[0020]图中标号:支撑架1、加热仓2、加热装置3、固定板4、滑槽41、滑块 42、动力装置43、支撑杆5、电机6、转轴7、圆盘8、加热板9、加热孔91、固定装置10、压板101、弹簧杆102、移动槽103、移动板104、拉槽105、定位孔106、进料口107、限位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架1、加热仓2、加热装置3、固定板4、支撑杆5、电机6、转轴7、圆盘8、加热板9、固定装置10、限位杆11;
[0023]如图1

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加热仓2,加热仓2用于为织物提供加热空间,所述加热仓2的右侧为开放式设置,其内部设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整体为圆柱形,其外周面与加热仓2的内周面留有一段距离,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支撑架1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1,所述滑槽41内设有滑块42,滑块 42的顶部与支撑杆5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底部右侧设有动力装置43,通过动力装置43带动支撑杆5、滑块42沿着滑槽41做直线位移,所述支撑杆5朝向加热仓2的一侧设有转轴7,转轴7与支撑杆5另一侧的电机6连接,所述转轴7朝向加热仓2的一侧设有圆盘8,圆盘8朝向加热仓2的一侧设有加热板9,所述加热板9整体为中空的六边形体,其板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加热孔91,所述加热板9的顶部设有固定装置10,固定装置10对织物进行固定,使其稳定的位于加热板9内进行加热,固定装置10的数量与加热板9的边数一致,所述固定装置10的上方设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圆盘8连接。
[0024]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

图3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0由压板101、弹簧杆102、移动槽103、移动板104、拉槽105、定位孔106、进料口107组成,其中压板101的长度、宽度均与加热板9一致,所述压板10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弹簧杆102,其杆体贯穿至加热板9的顶面,弹簧的底部位于压板101 的顶部,所述压板10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移动槽103,移动槽103内设有移动板104,所述移动板104为垂直设置,其板体上依次开有定位孔106、拉槽105,所述定位孔106用于和限位杆11插接,拉槽105用于人工提拉使压板101被抬升,所述压板101与加热板9之间设有进料口107,在拉板101被抬升固定至限位杆11处时,人工将待加热的织物放入至加热板9内。
[0025]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4的内底面设有转盘。
[0026]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41的内长大于加热板9的长度。
[0027]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更方便人工取料、放料。
[0028]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仓2外周面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其目的在于更好的锁住热量,防止在加热时热量外溢较大。
[0029]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101为导热材质,其目的在于工作时使压板101有效吸热,对织物的另一侧面提供辅助加热,使加热更为均匀。
[0030]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107的开合度为五厘米以上,其目的在于方便人工快速取、放料。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在工作时,人工通过拉槽105抬升拉板101,将定位孔106插接与限位杆 11内,使进料口107扩张,将待加热的织物放入至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加热仓(2),所述加热仓(2)的右侧为开放式设置,其内部设有加热装置(3),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设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1),所述滑槽(41)内设有滑块(42),滑块(42)的顶部与支撑杆(5)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底部右侧设有动力装置(43),所述支撑杆(5)朝向加热仓(2)的一侧设有转轴(7),转轴(7)与支撑杆(5)另一侧的电机(6)连接,所述转轴(7)朝向加热仓(2)的一侧设有圆盘(8),圆盘(8)朝向加热仓(2)的一侧设有加热板(9),所述加热板(9)的顶部设有固定装置(10),所述固定装置(10)的上方设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圆盘(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整体为圆柱形,其外周面与加热仓(2)的内周面留有一段距离,固定板(4)与支撑架(1)处于同一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9)整体为中空的六边形体,所述加热板(9)的板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加热孔(9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生产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对织物进行固定,固定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前张保平何枫王文张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晴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