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114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微机模块和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微机模块安装于支架上,图像采集机构设置于支架的末端,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伸缩架、至少两个透明罩和位于透明罩中的图像采集器,由所述伸缩架控制各图像采集器的位置,所述图像采集器与微机模块连接,将获取的图像发送给微机模块,在对混合油墨进行检测时,通过微机模块设置系统参数,再将支架上的图像采集器插入油墨中,利用透明罩使图像采集器可以扫描透明罩外壁接触的混合油墨图像,为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再由图像采集器将扫描的实时图像发送至微机模块,由微机模块进行灰度识别判断混合油墨的均匀性是否达标,操作极其简便。操作极其简便。操作极其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前油墨调配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印刷企业采购的原墨在上机印刷前,需要根据印刷产品颜色设计预先调配专色油墨,拓展色域以印刷呈现产品原稿设计的专色;或者凹印、柔印等生产前,将原墨浆料进行稀释搅匀,以符合上机印刷适性要求。
[0003]一般,无论是专色油墨的调配还是原墨浆料的稀释搅匀,都需要借助一定搅拌设备完成。当前印刷企业为了快速检测油墨是否混合搅拌均匀,常直接通过人眼目视观察搅拌桶内油墨颜色是否一致、有无过渡或有无花料等;亦可随机挑取少许混合油墨用两张纸样搓撵铺展或通过展色仪进行打样展色,再人眼目视观察,以判断油墨是否搅匀。这些检测方法主观性及随机性较大,无法实现充分检测,导致均匀性检测的准确性及效率较低,由此甚至会影响各工序排产的合理安排。
[000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混合均匀性检测的设备及方法,如公开号为 CN11362729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物搅拌均匀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搅拌设备中,其检测方法仅稍微概述对混合样本图像进行分割并特征提取,根据训练数据检测混合物的均匀性,但其均匀性检测装置仅稍微概述功能模块,未具体提出装置结构,且其混合的原料为骨料、粉料等固定料,在获取混合后的图像为露在外部的表面图像,无法得知内部图像,因此也不能准确识别原料是否混合均匀。又如公告号为CN20893380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集料分布均匀性检测装置,其是利用可转动放料箱与下料箱配合,使沥青混合料依据自身重力下落分布均匀;利用料箱外部相机采集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根据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平均粒径差值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分布情况,仅适用于物料混合的表面层均匀性检测,无法检测混合物料内部均匀性。再如公开号为CN10433038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在线烟丝掺配均匀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利用红外光谱仪以非接触方式对流经传送带的烟丝样品进行漫反射式检测。
[0005]但上述的混合均匀性检测装置和方法均是在混合物外部拍摄混合物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后再进行混合性判断,而液体混合后仅从液体外部无法准确判断其内部的混合均匀性,上述检测装置均不适用混合状态为液体的均匀性检测。因此如何从混合液体内部获取可靠图像,是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可深入油墨内部自动获取油墨混合后的不同位置处的图像,为油墨混合均匀性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微机模块和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微机模块安装于支架上,图像采集机构设置于支架的末端,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伸缩架、至少两个透明罩和位于透明罩中的图像采集器,由所述伸缩架控制各图像采集器的位置,所述图像采集器与微机模块连接,将获取的图像发送给微机模块。
[0009]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还包括升降杆、微伺服电机和转轴,所述升降杆设置于伸缩架的活动端,所述微伺服电机连接于升降杆的伸缩端,通过转轴与图像采集器连接。
[0010]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透明罩和图像采集器为三个以上,所述伸缩架为对称设置的伸缩架。
[0011]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伸缩架包括两对第一横向伸缩杆,两对第一横向伸缩杆可绕支架转动。
[0012]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调节图像采集机构的高度的第一纵向伸缩杆,所述微机模块设置于第一纵向伸缩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架设置于第一纵向伸缩杆的活动端。
[0013]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纵向伸缩杆的上部设置有手柄。
[0014]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第二纵向伸缩杆、第二横向伸缩杆和第三纵向伸缩杆,所述第二纵向伸缩杆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二纵向伸缩杆、第二横向伸缩杆、第三纵向伸缩杆依次连接,所述微机模块设置于第二纵向伸缩杆的顶端,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设置于第三纵向伸缩杆的末端。
[0015]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透明罩包括罩体、罩盖和缓冲垫,所述罩盖与罩体螺接,所述缓冲垫设置于罩体的外底部。
[0016]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透明罩、伸缩架和/或支架的表面设置有疏油疏水层。
[0017]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中,所述罩体的下端呈纺锤形。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微机模块和图像采集机构,在对混合油墨进行检测时,通过微机模块设置系统参数,再将支架上的图像采集机构插入混合后的油墨中,图像采集机构的图像采集器可自动调整,使其可以扫描不同位置处和不同深度处的混合油墨图像,为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同时还可避免油墨污染图像采集器,再由图像采集器将扫描的实时图像发送至微机模块,由微机模块进行灰度识别对比即可判断混合油墨的均匀性是否达标,当混合均匀性不达标时,继续搅拌油墨,其操作极其简便,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的图像分割的方法
示意图。
[0022]附图标注说明:
[0023]支架1、第一纵向伸缩杆11、手柄12、底座13、配重块131、万向轮132、第二纵向伸缩杆14、第二横向伸缩杆15、第三纵向伸缩杆16、微机模块2、图像采集机构3、伸缩架31、第一横向伸缩杆311、透明罩32、罩体321、罩盖322、缓冲垫323、图像采集器33、升降杆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0026]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油墨混合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微机模块和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微机模块安装于支架上,图像采集机构设置于支架的末端,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伸缩架、至少两个透明罩和位于透明罩中的图像采集器,由所述伸缩架控制各图像采集器的位置,所述图像采集器与微机模块连接,将获取的图像发送给微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还包括升降杆、微伺服电机和转轴,所述升降杆设置于伸缩架的活动端,所述微伺服电机连接于升降杆的伸缩端,通过转轴与图像采集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和图像采集器为三个以上,所述伸缩架为对称设置的伸缩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包括两对第一横向伸缩杆,两对第一横向伸缩杆可绕支架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墨混合均匀性检测的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调节图像采集机构的高度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太川李静张国华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