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07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顶部套接有支护板的顶盖和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的电动升降杆,所述支护板的侧面插接有用于限位的定位栓,所述定位栓贯穿顶盖的一端紧密贴合有用于支撑的双向输出伸缩杆。该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通过支护板、顶盖、定位栓和双向输出伸缩杆的组合设置,由于双向输出伸缩杆能够将定位栓插接到隧道的两侧,因此能够将支护板支撑在隧道顶部,便于工作人员推动该装置在隧道内移动,从而有效的避免工作人员在移动的过程中被隧道内掉落的石头砸到受伤,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在隧道内逃生的成功率,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装置的实用性。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支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隧道是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高速公路大量出现,对道路的修建技术提出了较高的标准。
[0003]中国专利公示号CN214616596U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涉及隧道支护结构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排水与减震支撑效果不好的问题,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底座,底座上穿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侧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内设有排水组件,第二支撑板顶端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内均开设有通孔,底座上设有安装筒,安装筒两侧均设有支撑机构,底座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通过排水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不便于排水的问题,通过减震机构与支撑机构的设置,让装置的支撑效果更好,同时也让装置更加实用。
[0004]但是该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不便于工作人员在遇到隧道内部局部塌方的时候移动该装置作为保护,避免工作人员被塌方处的土石砸伤,另外,不便于在工作人员被掩埋在塌方处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可以活动的空间,以便于为救援人员提供一定的时间施救被困的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顶部套接有支护板的顶盖和位于所述顶盖四个边角处的电动升降杆,在沿所述公路隧道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电动升降杆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护板与所述公路隧道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护板的两个侧面均插接有用于限位的定位栓,双向输出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顶盖相对固定,且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与各所述定位栓的延伸方向一致,各所述定位栓的一端分别经所述支护板的对应的侧壁贯穿所述顶盖并与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的对应的伸缩端紧密贴合,以在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伸长时,使各所述定位栓脱离所述顶盖并将各所述定位栓的另一端打入所述公路隧道的对应的侧壁内,以使所述支护板与所述公路隧道固定;
[0006]各所述电动升降杆固定端的顶侧均套接有可周向转动的活动环,各所述活动环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在所述公路隧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以使两个所述活动板紧密贴合时对落石进行遮挡,且在所述电动升降杆带动所述顶盖下降至所述电动升降杆的顶端时,使各所述活动板、各所述挡板以及所述顶盖共同围合形成可供工作人员站立的容纳腔。
[0007]可选的,所述电动升降杆升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的下表面,所述顶盖的内底壁插接有用于存储物品的放置斗。
[0008]可选的,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固定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的内壁,以对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进行固定。
[0009]可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U形扣,所述U形扣的内壁插接有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板的限位板。
[0010]可选的,在沿所述公路隧道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承载板。
[0011]可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可转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壁插接有可转动的滚轮,以使所述滚轮的底部抵紧在地面对所述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进行移动。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公开提供的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通过支护板、顶盖、定位栓和双向输出伸缩杆的组合设置,由于双向输出伸缩杆能够将定位栓插接到隧道的两侧,因此能够将支护板支撑在公路隧道顶部,从而当公路隧道内部出现局部塌方的时候,支护板能够对公路隧道顶部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支撑作用,同时由于顶盖底部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电动升降杆,也就是说,四个电动升降杆能够将顶盖支撑起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顶盖底下推动该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在公路隧道内移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人员在移动的过程中被隧道内掉落的石头砸到而受伤,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在隧道内逃生的成功率,有效的提高了该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的实用性。同时,该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通过挡板、电动升降杆、活动环和活动板的组合设置,由于活动环能够带动活动板在电动升降杆的侧面转动,且电动升降杆可带动顶盖下降至电动升降杆的顶端,以使各活动板、各挡板以及顶盖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且活动板可绕活动环周向转动,因此在工作人员被堵在隧道内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使活动板绕活动环转动使相邻两个活动板打开,并进入至容纳腔中,再转动该活动板使容纳腔的周向呈封闭状态,从而在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活动空间的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被堆积在石块内部受伤,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被困人员被救援的成功率,有效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了该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定位栓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支护板;2、顶盖;3、挡板;4、电动升降杆;5、定位栓;6、双向输出伸缩杆;7、活动环;8、活动板;9、放置斗;10、连接板;11、U形扣;12、限位板;13、承载板;14、连接座;15、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顶部套接有支护板1的顶盖2和位于顶盖2四个边角处的电动升降杆4。其中,支护板1与公路隧道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同时,在沿公路隧道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电动升降杆4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
[0023]为了在工作人员遇到公路隧道内部局部塌方时,便于工作人员推动该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在隧道内移动时不被砸到,支护板1的两个侧面均插接有用于限位的定位栓5,双向输出伸缩杆6的固定端与顶盖2相对固定,且双向输出伸缩杆6与各定位栓5的延伸方向一致,各定位栓5的一端经支护板1的对应的侧壁贯穿顶盖2并与双向输出伸缩杆6的对应的伸缩端紧密贴合,以在双向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顶部套接有支护板(1)的顶盖(2)和位于所述顶盖(2)四个边角处的电动升降杆(4),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公路隧道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电动升降杆(4)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所述支护板(1)与所述公路隧道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护板(1)的两个侧面均插接有用于限位的定位栓(5),双向输出伸缩杆(6)的固定端与所述顶盖(2)相对固定,且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6)与各所述定位栓(5)的延伸方向一致,各所述定位栓(5)的一端分别经所述支护板(1)的对应的侧壁贯穿所述顶盖(2)并与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6)的对应的伸缩端紧密贴合,以在所述双向输出伸缩杆(6)伸长时,使各所述定位栓(5)脱离所述顶盖(2)并将各所述定位栓(5)的另一端打入所述公路隧道的对应的侧壁内,以使所述支护板(1)与所述公路隧道固定;各所述电动升降杆(4)固定端的顶侧均套接有可周向转动的活动环(7),各所述活动环(7)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在所述公路隧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8)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以使两个所述活动板(8)紧密贴合时对落石进行遮挡,且在所述电动升降杆(4)带动所述顶盖(2)下降至所述电动升降杆(4)的顶端时,使各所述活动板(8)、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宋扬王晨张丙利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