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7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硫代卡巴肼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箱,其上设置有第一加液口;集气罩,通过风机与吸收箱上的进气管相连通,集气罩内可拆卸地设置有滤网;回流管,其进液端与吸收箱底部相连通,出液端与吸收箱顶部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反应箱,由隔板分隔为上下相互连通的中和腔和静置腔,中和腔上设置有第二加液口,并与吸收箱通过支管相连通,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静置腔上设置有排液口;搅拌桨,具有搅拌轴及其上设置的多个桨叶,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中和腔内,并在驱动件驱动下转动并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尾气处理充分、可分离收集反应沉淀物等优点。可分离收集反应沉淀物等优点。可分离收集反应沉淀物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硫代卡巴肼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硫代卡巴肼的化学式缩写为TC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是高效广谱除草剂嗪草酮的重要生产原料。在硫代卡巴肼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并且硫化氢气体有毒,若不及时妥善的处理,不仅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也会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硫化氢气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常采用碱溶液进行吸收。现有的硫代卡巴肼加工时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在回收处理时效率低下,会导致一些硫化氢气体处理不彻底,并且在与碱液中和时往往混合不均匀,导致处理不充分,反应产生的沉淀缺乏分离处理机构,使得其会随液体排出,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处理不充分、沉淀无法分离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包括:
[0006]吸收箱,其上设置有第一加液口;
[0007]集气罩,通过风机与所述吸收箱上的进气管相连通,所述集气罩内可拆卸地设置有滤网;
[0008]回流管,其进液端与所述吸收箱底部相连通,出液端与吸收箱顶部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0009]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吸收箱内并与所述回流管出液端相连通,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0010]反应箱,由隔板分隔为上下相互连通的中和腔和静置腔,所述中和腔上设置有第二加液口,并与所述吸收箱通过支管相连通,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静置腔上设置有排液口;
[0011]搅拌桨,具有搅拌轴及其上设置的多个桨叶,所述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和腔内,并在驱动件驱动下转动并平移。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吸收箱内并向下延伸。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淋管由旋转构件驱动,所述旋转构件包括:
[0014]第一齿轮,与所述喷淋管伸出吸收箱的一端连接;
[0015]第一电机,其动力输出端设置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0017]连接轴,套设于所述搅拌轴内并由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连接轴上设置的导向键与
所述搅拌轴内设置的导向槽滑动连接并适配;
[0018]U型摆架,所述搅拌轴伸出反应箱的一端位于所述摆架开口槽内,所述搅拌轴两侧的摆架内壁均设置有半球型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搅拌轴上设置的环形凹槽相适配;
[0019]第三电机,与所述摆架下端连接,且当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摆架沿搅拌轴的轴向摆动时,可带动所述搅拌轴沿其轴向平移。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板为凹面板,且其最低处设置的导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料管上方的隔板内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槽。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槽上设置有提拉杆。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收箱内壁设置有多个加热管。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静置腔顶壁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
[00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利用集气罩将尾气通过风机及进气管导入吸收箱内,使得硫化氢尾气与水相溶合,启动加热管对水加热,以促进尾气溶解,当吸收完成后可通过支管将硫化氢溶液导入反应箱内,进一步与碱液混合反应,在搅拌机构作用下可充分混合,沉淀被分离至过滤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尾气吸收充分、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降低硫化氢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人身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0028]上述技术进步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0029]本技术提供的吸收箱内设置有进气管,且利用集气罩及风机将尾气由进气管引入吸收箱内与箱内的水溶合,为了加速溶解,使用加热管进行加热,并利用回流管将未充分溶解的水导入水面上方,对溢出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喷淋,并且喷淋头可在旋转构件的驱动下进行摆动,以便于充分喷淋吸收尾气,本机构可提高尾气的吸收效率,且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环保经济。
[0030]本技术的反应箱与吸收箱相连通,可将吸收箱内的硫化氢溶液引入中和腔内与碱液混合,为了提高混合效果,利用驱动件驱动搅拌桨转动并平移,使得酸碱反应更加充分,当反应过后,打开阀门可将溶液由过滤槽排入静置腔内,沉淀则被分离拦截在过滤槽内,溶液由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杀菌,大幅度减少对环境和大气造成的危害,处理完的溶液可由排液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等轴测视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图2所述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图2所述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图5所述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技术所述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吸收箱,11、第一加液口,12、集气罩,121、滤网,13、风机,14、进气管,15、回流管,16、喷淋管,17、喷淋头,18、支管,181、单向阀,19、加热管,20、反应箱,21、隔板,211、导料管,22、中和腔,221、第二加液口,23、静置腔,231、排液口,24、过滤槽,25、提拉杆,26、紫外线灯,30、搅拌桨,31、搅拌轴,311、环形凹槽,32、桨叶,40、驱动件,41、连接轴,411、导向键,42、摆架,421、开口槽,43、滚轮,44、第三电机,45、第二电机,50、旋转构件,51、第一齿轮,52、第一电机,53、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箱,其上设置有第一加液口;集气罩,通过风机与所述吸收箱上的进气管相连通,所述集气罩内可拆卸地设置有滤网;回流管,其进液端与所述吸收箱底部相连通,出液端与吸收箱顶部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吸收箱内并与所述回流管出液端相连通,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反应箱,由隔板分隔为上下相互连通的中和腔和静置腔,所述中和腔上设置有第二加液口,并与所述吸收箱通过支管相连通,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静置腔上设置有排液口;搅拌桨,具有搅拌轴及其上设置的多个桨叶,所述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和腔内,并在驱动件驱动下转动并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吸收箱内并向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由旋转构件驱动,所述旋转构件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喷淋管伸出吸收箱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其动力输出端设置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硫代卡巴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轴,套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李志辉陆宾赵玉清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新乐汇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