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76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包括织物外层,所述织物外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内层,所述织物外层和织物内层组成织物层,所述织物外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块,所述织物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颗粒,所述织物块之间由织物槽隔开,所述织物外层之间开设有外层网眼,所述织物内层之间开设有内层网眼。该导湿性强易干面料,通过差动毛细效应原理,使织物外层内部的外层网眼的直径小于织物内层的内层网眼的直径,使水分子运动之间存在压力差,促使水流向面料表面运动,织物颗粒增大了织物块的表面积,织物块块与织物槽之间形成了,进而增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使织物外层上表面的水分可以快速蒸发。上表面的水分可以快速蒸发。上表面的水分可以快速蒸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服饰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鉴略.三皇纪》:“袭叶为衣裳”;《物原
·
衣原第十一》:“有巢氏始衣皮”;人类最早用树叶、动物毛皮做成衣服,服饰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发端,古人用服饰来遮羞,而今人对于新事物的认识不断进步,服饰的材质、款式也多种多样。
[0003]现有的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外表面较为平整,水分蒸发的较慢,同时面料在制成衣物穿戴的过程会产生静电会影响穿戴者的体验,该装置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包括织物外层,所述织物外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内层,所述织物外层和织物内层组成织物层,所述织物外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块,所述织物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颗粒,所述织物块之间由织物槽隔开,所述织物外层之间开设有外层网眼,所述织物内层之间开设有内层网眼。
[0007]进一步地,为了加速面料汗液的导出,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织物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由全新聚酯纤维、黏胶纤维组成。
[0008]进一步地,为了使面料不易被点燃,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吸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由阻燃共聚酯材料组成。
[0009]进一步地,为了使减少面料产生静电的可能,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阻燃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导电丝。
[0010]进一步地,为了使面料拥有不易产生静电的性质,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纤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真丝层。
[0011]进一步地,为了加快衣服汗液向外导出,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真丝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水排汗层,所述吸水排汗层由十字涤纶丝织成。
[0012]进一步地,为了使使用者拥有更好的穿着体验,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吸水排汗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布层,所述棉布层由纯棉纤维组成。
[0013]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面料的辨识度,作为本技术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所述织物颗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标签。
[001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该导湿性强易干面料,通过差动毛细效应原理,使织物外层内部的外层网眼的直径小于织物内层的内层网眼的直径,使水分子运动之间存在压力差,促使水流向面料表面运动,织物颗粒增大了织物块的表面积,织物块块与织物槽之间形成了,进而增大了水分
的蒸发面积,使织物外层上表面的水分可以快速蒸发。
[0016]2.该导湿性强易干面料,通过真丝层使面料内部隔绝大部分情况下的静电,同时纤维层内部的碳纤维导电丝会进一步导出面料的静电,真丝层从根源隔断的静电的产生,碳纤维导电丝从过程中导出静电,二者相互配合使面料不易产生静电。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的俯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的织物层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的十字涤纶丝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标签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列表:1,织物外层;2,织物内层;3,织物块;4,织物颗粒;5,织物槽;6,外层网眼;7,内层网眼;8,织物层;9,吸水层;10,阻燃层;1001,阻燃共聚酯材料;11,纤维层;1101,碳纤维导电丝;12,真丝层;13,吸水排汗层;1301,十字涤纶丝;14,棉布层;1401,纯棉纤维;15,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4所示,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包括织物外层1,织物外层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内层2,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2组成织物层8,织物外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块3,织物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颗粒4,织物块3之间由织物槽5隔开,织物外层1之间开设有外层网眼6,织物内层2之间开设有内层网眼7。
[0027]具体使用时,通过差动毛细效应原理,使织物外层1内部的外层网眼6的直径小于织物内层2的内层网眼7的直径,使水分子运动之间存在压力差,促使水流向面料表面运动,织物颗粒4增大了织物块3的表面积,织物块3与织物槽5之间形成了高度差,进而增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使织物外层1上表面的水分可以快速蒸发。
[0028]在本实施例中,织物层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水层9,吸水层9由全新聚酯纤维、黏胶纤维组成。
[0029]具体使用时,吸水层9可以将面料内部的水加速排出,加快了水的流动过程。
[0030]在本实施例中,吸水层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10,阻燃层10由阻燃共聚酯材料1001组成。
[0031]具体使用时,阻燃共聚酯材料1001能有效的组织面料燃烧,降低了火焰危及到穿戴者的安全的可能。
[0032]在本实施例中,阻燃层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纤维层11,纤维层11的内部设置有
碳纤维导电丝1101。
[0033]具体使用时,碳纤维导电丝1101可降低其它层产生静电的可能,降低了面料产生静电的可能。
[0034]在本实施例中,纤维层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真丝层12。
[0035]具体使用时,真丝层12由于真丝不易产生静电的性质,进一步降低了面料产生静电的可能。
[0036]在本实施例中,真丝层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水排汗层13,吸水排汗层13由十字涤纶丝1301织成。
[0037]具体使用时,在纺丝的过程中十字涤纶丝1301把喷丝孔由原来的圆形改为了十字形,使汗水沿着纤维表面的沟槽流出,加快了面料的排汗效果。
[0038]在本实施例中,吸水排汗层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布层14,棉布层14由纯棉纤维1401组成。
[0039]具体使用时,棉布层14直接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由纯棉纤维1401组成的棉布层14使使用者拥有更好的穿戴体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包括织物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外层(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内层(2),所述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2)组成织物层(8),所述织物外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块(3),所述织物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织物颗粒(4),所述织物块(3)之间由织物槽(5)隔开,所述织物外层(1)之间开设有外层网眼(6),所述织物内层(2)之间开设有内层网眼(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水层(9),所述吸水层(9)由全新聚酯纤维、黏胶纤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湿性强易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10),所述阻燃层(10)由阻燃共聚酯材料(1001)组成。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振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