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46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0
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皮肤面侧片,具有液体透过性;及一对防漏壁构成片,配置于比宽度方向的中心靠宽度方向的外侧处,一对防漏壁构成片接合于皮肤面侧片的更靠皮肤面侧处,以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立起线为界而宽度方向的内侧形成向皮肤面侧立起的防漏壁,该一对防漏壁构成片具有:第1弹性构件,以伸展状态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粘接于比立起线靠防漏壁的皮肤面侧的端部即自由端侧处;及固定部,该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与皮肤面侧片粘接,在将吸收性物品在水平面上展开并在长度方向上以5N伸展了5秒钟的10秒后,第1弹性构件将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抬起。起。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性物品


[0001]本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吸收性物品(尿布)(日本特开2018

068464)。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穿戴者向被穿戴者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将吸收性物品的下裆部放置于被穿戴者的下裆。并且,在进行穿戴时,若吸收性物品成为了在长度方向上水平的平板状,则需要将腹部侧抬起,存在成为对于穿戴者而言的负担这一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穿戴时长度方向端部立起的吸收性物品。
[000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若在穿戴前将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上拉拽,则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端部会立起。
[0006]本技术的一方案涉及吸收性物品。具体而言,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和沿着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在穿戴状态下位于被穿戴者的腹部侧的腰围的前身区域、位于下裆的下裆区域及位于背部侧的腰围的后身区域,其中,该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具有液体透过性的皮肤面侧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皮肤面侧;及一对防漏壁构成片,配置于比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处,所述一对防漏壁构成片接合于所述皮肤面侧片的更靠所述皮肤面侧处,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立起线为界而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形成向所述皮肤面侧立起的防漏壁,所述一对防漏壁构成片具有:第1弹性构件,以伸展状态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粘接于比所述立起线靠所述防漏壁的所述皮肤面侧的端部即自由端侧处;及固定部,该固定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与所述皮肤面侧片粘接,在将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水平面上展开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以5N伸展了5秒钟的10秒后,所述第1弹性构件将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抬起。
[0007]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防漏壁的从所述立起线到所述自由端为止的长度在整个区域中大致相同,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下裆区域侧的端部的从水平面起的长度与所述下裆区域中的所述皮肤面侧片的从水平面起的长度之差比所述防漏壁中的所述立起线与所述自由端之间的长度长。
[0008]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吸收体可以具有包含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即SAP的颗粒的至少一方的吸收垫,在所述后身区域、所述前身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中,所述固定部可以设置于在平面观察时不与所述吸收体重叠的位置。
[0009]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在所述固定部处,不将所述自由端侧和所述皮肤面侧片接合。
[0010]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在所述第1弹性构件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立起的状态下,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从水平面起的长度在所述前身区
域中比在所述后身区域中长。
[0011]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500mm以上且1100mm以下的长度。
[0012]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第1弹性构件的伸缩区域与所述后身区域相比偏向所述前身区域。
[0013]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第1弹性构件的收缩力在所述前身区域中比在所述后身区域中强。
[0014]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前身区域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伸缩区域的长度比所述后身区域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伸缩区域的长度短。
[0015]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性物品可以还包括一对腿围伸缩部,该一对腿围伸缩部具有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以伸展状态粘接于所述下裆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沿着被穿戴者的腿围的腿围部的第2弹性构件,并使所述腿围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伸缩,所述腿围伸缩部的伸展率及每单位长度的收缩力比所述防漏壁小。
[0016]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一对所述腿围伸缩部的各收缩力在所述前身区域侧比在所述后身区域侧强。
[0017]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在通过将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三折而形成折叠线的情况下,所述前身区域侧的所述折叠线所在的位置处的所述吸收体的目付比所述前身区域中的所述吸收体的端部的目付高。
[0018]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在利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2条假想线而分割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10%~40%的长度的所述前身区域的方向的前部区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10%~40%的长度的所述后身区域的方向的后部区域及所述前部区域与所述后部区域之间的中央区域这3个区域的所述前部区域侧,将2条所述假想线中的分隔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假想线设为折弯线,由所述中央区域的延长线即水平规定线和将所述折弯线和所述前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连结的立起线形成的立起角度为30度以上且90度以下。
[0019]在上述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立起角度为70度以上且90度以下。
[0020]根据本技术,在穿戴时能够使长度方向端部立起,因此在向被穿戴者穿戴时,无需将长度方向两端部抬起。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将会在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并且其中:
[0022]图1是实施方式的尿布的立体图。
[0023]图2是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3是将实施方式的尿布在长度方向的中心沿着宽度方向剖切的情况的剖视图。
[0025]图4是实施方式的伸展状态的尿布的平面图。
[0026]图5是示出将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包装开封的状态的图。
[0027]图6A和图6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尿布的长度方向端部的立起的图,图6A示出平板状,图6B示出尿布1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一方立起的状态。
[0028]图7是示出尿布的立起位置的平面图。
[0029]图8是示出了尿布的立起角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是例示,本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的结构。
[0031]<实施方式>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带型一次性尿布(是在本申请中所说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以下,简称作“尿布”),将连结与被穿戴者的腹部相对配置的前身和与背部相对配置的后身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配置于被穿戴者的下裆(与胯裆相对配置)的下裆部位于这些前身(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后身(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之间(长度方向的中央)。另外,在尿布穿戴于被穿戴者的状态(以下,简称作“穿戴状态”)下,将朝向被穿戴者的皮肤的一侧(在穿戴状态下是内侧)设为皮肤面侧,将皮肤面侧的相反侧(在穿戴状态下是外侧)设为非皮肤面侧。而且,将连结皮肤面侧和非皮肤面侧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将与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均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除此之外,将从厚度方向观察设为平面观察。尿布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和沿着与长度方向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和沿着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在穿戴状态下位于被穿戴者的腹部侧的腰围的前身区域(1F)、位于下裆的下裆区域(1B)及位于背部侧的腰围的后身区域(1R),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6);具有液体透过性的皮肤面侧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6)的皮肤面侧;及一对防漏壁构成片,配置于比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处,其中,所述一对防漏壁构成片接合于所述皮肤面侧片的更靠所述皮肤面侧处,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立起线为界而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形成向所述皮肤面侧立起的防漏壁,所述一对防漏壁构成片具有:第1弹性构件,以伸展状态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粘接于比所述立起线靠所述防漏壁的所述皮肤面侧的端部即自由端侧处;及固定部(33L、33R),所述固定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与所述皮肤面侧片粘接,在将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水平面上展开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以5N伸展了5秒钟的10秒后,所述第1弹性构件将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抬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壁的从所述立起线到所述自由端为止的长度在整个区域中大致相同,所述固定部(33L、33R)的所述下裆区域(1B)侧的端部的从水平面起的长度与所述下裆区域(1B)中的所述皮肤面侧片的从水平面起的长度之差比所述防漏壁中的所述立起线与所述自由端之间的长度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6)具有包含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即SAP的颗粒的至少一方的吸收垫,在所述后身区域(1R)、所述前身区域(1F)中的至少一方中,所述固定部(33L、33R)设置于在平面观察时不与所述吸收体(6)重叠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33L、33R)处,不将所述自由端侧和所述皮肤面侧片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弹性构件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立起的状态下,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从水平面起的长度在所述前身区域(1F)中比在所述后身区域(1R)中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500mm以上且1100mm以下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弹性构件的伸缩区域与所述后身区域(1R)相比偏向所述前身区域(1F)。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津嵩礼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