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的生产方法及质控样品
[0001]本申请涉及海洋生物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的生产方法及质控样品。
技术介绍
[0002]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属于八大海洋贝类毒素之一,是由有毒赤潮藻类鳍藻属和原甲藻属的一些种类产生的脂溶性多环醚类生物活性物质,根据成分的碳骨架结构可以将其分成三组:
①
酸性成分:软海绵酸(OA)和其天然衍生物—鳍藻毒素(DTX
‑
3);
②
中性成分:聚醚内酯—蛤毒素(PTXI
‑
Vn);
③
其它成分:磺化毒物及其衍生物。
[0003]腹泻性贝毒可在贝等滤食性动物体内富集和转化,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食用者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和头疼等症状,而且对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等带来潜在风险;因此对食物中腹泻性贝毒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目前腹泻性贝毒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小白鼠生物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紫贻贝的饥饿培养:将紫贻贝的贝壳表面清洗并使其排污后,得到预处理的紫贻贝;将经过预处理的紫贻贝置于海水中进行饥饿培养,使海水没过紫贻贝;控制培养水温为12
‑
16℃,对培养体系增氧曝气;持续培养7
‑
10d,挑捡出死亡贝体,保留存活贝体;S2、紫贻贝的培养:使用产腹泻性贝毒的饵料藻投喂经过饥饿培养的紫贻贝,投喂间隔为每8
‑
12h投喂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60
‑
80mL/枚贝体;维持培养水温为12
‑
16℃,对培养体系增氧曝气;持续培养7
‑
14d,培养结束后,得到紫贻贝样品备用:S3、紫贻贝质控样品的收集以及后处理:取紫贻贝样品,取其贝肉后经过匀浆处理后,得到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紫贻贝置于体积为35000
‑
45000cm3的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每1枚紫贻贝所添加的海水量为0.8
‑
1.2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高度为10
‑
18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增氧曝气量为300
‑
350L/min,所述S2中的增氧曝气量为60
‑
80L/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贻贝腹泻性贝毒质控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兵,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普瑞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