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13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及施工方法,涉及施工建筑技术领域,其采用的施工方法能够大大减小预制柱的自重,进而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另外,该组合柱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好、拼接方便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并且,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可弥补方钢管的截面中空带来的承载力降低的问题。相比预制实心钢筋混凝土柱,该组合柱的自重大大减小,同时由于对柱端塑性铰区进行了额外的约束,组合柱的抗震性能较好。并且,组合柱的连接也更为方便、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现场装配而成的结构。由于现浇作业少,装配式结构具有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和造价低等优点,是我国建筑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现场施工需要进行大量的吊装作业,而实心预制柱的自重往往较大,给吊装设备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施工速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方案: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的施工方法,包括:
[0006]S1:在方钢管下端处一倍的组合柱截面尺寸高度范围内,即柱端塑性铰区范围内,沿着方钢管的每一侧壁将方钢管与加劲肋焊接,并将非柱端塑性铰区配置的箍筋沿纵向间隔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在方钢管下端处一倍的组合柱截面尺寸高度范围内,即柱端塑性铰区范围内,沿着方钢管的每一侧壁将方钢管与加劲肋焊接,并将非塑性铰区配置的箍筋沿纵向间隔横置在方钢管外侧;S2: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上开设螺栓孔以及焊接栓钉,并将上端板与方钢管的顶部相焊接,且两者的中心位于同一铅锤线上;之后同样在方钢管上端处一倍的组合柱截面尺寸高度范围内,沿着方钢管的每一侧壁将方钢管与加劲肋焊接,并在上端板的螺栓孔内穿设螺杆,同时拧紧布设在上端板下表面一侧的螺母从而将螺杆纵向固定;S3:在柱端塑性铰区内,沿着柱的每一边将加劲肋与钢板箍焊接,并在柱底部位预留出灌浆空间,同时在相邻钢板箍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泡沫;将纵筋从方钢管的底部外侧穿入,同时按照预设的间距将箍筋与纵筋绑扎在一起以在两柱端塑性铰区之间形成钢筋骨架;S4:将下端板与方钢管的底部相焊接,且两者的中心位于同一铅锤线上;S5:沿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在未设有钢板箍的区域内对接纵向模板,自下而上进行组合柱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浇筑至与柱下端最外侧的钢板箍底面平齐时,停止浇筑,并进行养护,即完成组合柱的预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6:通过预制好的组合柱在现场进行施工操作;S7:在组合柱节点处安装纵横双向的叠合梁预制部分,并将叠合梁的预制部分的底部纵筋与节点区纵筋相连接,同时将叠合梁现浇部分贯通节点的纵筋与预制部分的箍筋绑扎;S8:在叠合梁的现浇部分进行搭接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随后在组合柱的节点区进行搭接模板以及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S9:浇筑节点区的垫层,且组合柱上的螺杆穿设于垫层并至少部分暴露在外,对齐上组合柱和下组合柱的形心,并将下组合柱的螺杆穿入至上组合柱的下端板的螺栓孔中,拧紧螺母使得螺杆穿设固定在上组合柱的下端板中;S10:在上组合柱的柱底预留灌浆位置,将两块中部开孔的钢板和两块未开孔的钢板分别与加劲肋焊接,其中两块开孔的钢板相对放置,并在角部位置采用全熔透焊缝将四块钢板两两焊接,形成钢板箍,同时其与上部相邻的钢板箍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泡沫;之后再对上、下组合柱用螺栓连接的衔接位置进行灌注无粗骨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操作,施工时向一侧的孔内灌浆,当浆体从另一侧的孔中流出时停止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包括: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将叠置在上端板上方的节点区纵筋与叠合梁预制部分的底部纵筋对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环箍约束混凝土与方钢管的组合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包括:在伸出叠合梁预制部分顶面的箍筋以及与其绑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松王文博高毅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