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013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搭建整个建筑物内的基础设备设施,使其每个设备设施与物联网平台信息互通;S2、基于驱动集成技术搭建物联网平台,为设备上报与指令下发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S3、根据设备设施需求搭建统一的运维管理软件系统,同时分层化管理;S4、在运维管理软件系统中构建虚拟建筑物以及基础设备设施的虚拟模型,并将虚拟建筑物以及基础设备设施的虚拟模型与建筑物点位坐标和基础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相互关联;S5、利用虚拟环境设备设施的监控,即可对实景中的建筑物内的基础设备设施进行运维巡检。解决了建筑内的设施设备进行运维管理缺少直观、统一和高效的管理的问题。统一和高效的管理的问题。统一和高效的管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设备设施管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0003]建筑设备巡检是通过确保巡检工作的质量以及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来提高设备维护的水平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施缺陷和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在巡检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人流密集的建筑区域中。但是目前通过设备巡检以解决当前建筑设备巡检面临的以下三个主要难题:1.巡检不到位、漏检、或者不准时;2.手工填报巡检结果效率低、容易漏项或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建筑内的设施设备进行运维管理缺少直观、统一和高效的管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及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包括步骤
[0007]S1、搭建整个建筑物内的基础设备设施,使其每个设备设施与物联网平台信息互通;
[0008]S2、基于驱动集成技术搭建物联网平台,为设备上报与指令下发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
[0009]S3、根据设备设施需求搭建统一的运维管理软件系统,同时分层化管理;
[0010]S4、在运维管理软件系统中构建虚拟建筑物以及基础设备设施的虚拟模型,并将虚拟建筑物以及基础设备设施的虚拟模型与建筑物点位坐标和基础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相互关联;
[0011]S5、利用虚拟环境设备设施的监控,即可对实景中的建筑物内的基础设备设施进行运维巡检。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运维管理软件系统包括用户层、应用层、平台层和采集层;
[0013]用户层包括WEB端、移动端和大屏管理端,针对场景的多端功能交叉覆盖;
[0014]应用层包括设备运行集成应用、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应用;
[0015]平台层包括支撑平台整理运行的核心模块,包括设备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引擎、消
息中间件、短信平台、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
[0016]采集层采集实景设备设施实时运维数据,并在虚拟设备设施中实时显示。
[0017]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系统,包括建设管理单元、建筑设施物联网搭建单元、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单元、运行集成管理单元和大数据分析单元;
[0018]建设管理单元包括用户管理模块、通讯接口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监控模块、日志模块、终端设备管理模块、驱动管理模块、报警管理模块、规则引擎模块、视频服务模块、安全策略模块、物联网大数据读写模块、多数据源管理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和数据字典;
[0019]用户管理模块,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中心,同一个用户通过角色授权即可具备全系统任意应用的访问能力,角色授权按实际业务中的岗位职责分工,进行最小颗粒化的角色定义,同时在角色上绑定最小功能模块权限,在建立用户是为用户分配角色实现非常精确的用户权限分配;
[0020]通讯接口管理模块,为移动端提供业务应用的调用接口,并采用模块化的管理方式,支持接口扩展;
[0021]权限管理模块,系统权限分为功能权限及数据权限两种;不同管理区之间的用户的数据权限默认不同,仅限于所在管理区;
[0022]监控模块,提供基于Index、数据源、WebAPP、WebSession、JSONAPI的数据监控,能够对系统的应用运作情况、访问情况及服务的调用情况有准确的掌握,当系统运维过程中发生问题时,通过监控功能追溯定位数据;
[0023]日志模块,提供全系统的登陆、上传、插入、修改和退出的日志管理,明确记录操作用户,操作IP,操作时间及具体内容;
[0024]终端设备管理模块,建立设备层与业务应用层的逻辑映射,为业务应用层对设备数据的应用构建基本的数据模型;
[0025]驱动管理模块,管理整个系统的设备设施驱动,驱动远程加载、更新和升级;
[0026]报警管理模块,定义报警级别及报警类型,监听设备报警信号,并对报警信息进行分类分级;
[0027]规则引擎模块,定义管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应用间的联动场景功能;
[0028]视频服务模块,基于视频设备的连接,视频流数据的传输、解码和播放;
[0029]安全策略模块,包括用户和设备的安全认证和权限策略功能;
[0030]物联网大数据读写模块,对设备的时序数据提供高效读写、高压缩比存储、时序数据插值及聚合计算功能,并提供时空场景的查询和分析的能力;
[0031]多数据源管理模块,支持与多个独立数据源建立连接,在不改变原数据库结构的前提下对数据源进行操作;
[0032]数据可视化模块,将分析出的指标性或预测性数据用多种图表方式直观的展现给用户;
[0033]数据字典,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和外部实体进行定义/描述;
[0034]建筑设施物联网搭建单元将建筑物内的所有设备全面、统一、系统性的连接,对建筑设备的集中管理、监控和综合应用;包括设备接入管理模块、设备通信模块、驱动资源库、
规则引擎模块、批量处理服务模块、数据转储服务模块、接口安全模块和通讯协议与接口模块;
[0035]设备接入管理模块,支持设备协议的直接接入,与设备建立物理网络链路;
[0036]设备通信模块,整个系统的设备与互联网平台实现双向通信,应用层主动与应用相关的设备进行通信,同时设备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应用层、用户层进行通信;
[0037]驱动资源库,系统具备可扩展的接口驱动资源库,将已接入的设备或系统接口驱动纳入资源库中;
[0038]规则引擎模块,设备与设备的通信规则设定,设备联动运行,设备与业务的通信规则设定,自动化的设备指标响应;
[0039]批量处理服务模块,对设备数据点位可以进行tag标签化管理,通过标签可以对设备点进行快速定位,可以指定标签组,通过标签组的定位查询,可以选择同一标签的海量数据点位进行批处理操作;
[0040]数据转储服务模块,通过独立的数据转储服务,将物联网平台上接入的设备点位进行转储配置,为点位添加转储策略,自由设定转储周期,将设备实时数据持久化,形成海量的历史数据;
[0041]接口安全模块,建立TLS(MQTT\HTTP)、DTLS(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搭建整个建筑物内的基础设备设施,使其每个设备设施与物联网平台信息互通;S2、基于驱动集成技术搭建物联网平台,为设备上报与指令下发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S3、根据设备设施需求搭建统一的运维管理软件系统,同时分层化管理;S4、在运维管理软件系统中构建虚拟建筑物以及基础设备设施的虚拟模型,并将虚拟建筑物以及基础设备设施的虚拟模型与建筑物点位坐标和基础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相互关联;S5、利用虚拟环境设备设施的监控,即可对实景中的建筑物内的基础设备设施进行运维巡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管理软件系统包括用户层、应用层、平台层和采集层;用户层包括WEB端、移动端和大屏管理端,针对场景的多端功能交叉覆盖;应用层包括设备运行集成应用、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层包括支撑平台整理运行的核心模块,包括设备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引擎、消息中间件、短信平台、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采集层采集实景设备设施实时运维数据,并在虚拟设备设施中实时显示。3.一种基于BIM智能化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设管理单元、建筑设施物联网搭建单元、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单元、运行集成管理单元和大数据分析单元;建设管理单元包括用户管理模块、通讯接口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监控模块、日志模块、终端设备管理模块、驱动管理模块、报警管理模块、规则引擎模块、视频服务模块、安全策略模块、物联网大数据读写模块、多数据源管理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和数据字典;用户管理模块,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中心,同一个用户通过角色授权即可具备全系统任意应用的访问能力;通讯接口管理模块,为移动端提供业务应用的调用接口;权限管理模块,系统权限分为功能权限及数据权限两种;监控模块,提供基于Index、数据源、WebAPP、WebSession、JSONAPI的数据监控;日志模块,用于系统的登陆、上传、插入、修改和退出的日志管理;终端设备管理模块,建立设备层与业务应用层的逻辑映射;驱动管理模块,管理整个系统的设备设施驱动;报警管理模块,监听设备报警信号;规则引擎模块,定义管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应用间的联动场景功能;视频服务模块,基于视频设备的连接,视频流数据的传输、解码和播放;安全策略模块,包括用户和设备的安全认证和权限策略功能;物联网大数据读写模块,对设备的时序数据提供高效读写、高压缩比存储、时序数据插值及聚合计算功能;多数据源管理模块,支持与多个独立数据源建立连接,在不改变原数据库结构的前提下对数据源进行操作;数据可视化模块,将分析出的指标性或预测性数据用多种图表方式直观的展现给用户;
数据字典,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和外部实体进行定义/描述;建筑设施物联网搭建单元将建筑物内的所有设备全面、统一、系统性的连接,对建筑设备的集中管理、监控和综合应用;包括设备接入管理模块、设备通信模块、驱动资源库、规则引擎模块、批量处理服务模块、数据转储服务模块、接口安全模块和通讯协议与接口模块;设备接入管理模块,支持设备协议的直接接入,与设备建立物理网络链路;设备通信模块,整个系统的设备与互联网平台实现双向通信,应用层主动与应用相关的设备进行通信,同时设备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应用层、用户层进行通信;驱动资源库,系统具备可扩展的接口驱动资源库,将已接入的设备或系统接口驱动纳入资源库中;规则引擎模块,设备与设备的通信规则设定,设备联动运行,设备与业务的通信规则设定,自动化的设备指标响应;批量处理服务模块,对设备数据点位进行tag标签化管理,通过标签对设备点进行快速定位,指定标签组,通过标签组的定位查询,选择同一标签的海量数据点位进行批处理操作;数据转储服务模块,通过独立的数据转储服务,将物联网平台上接入的设备点位进行转储配置;接口安全模块,建立TLS、DTLS数据传输通道;通讯协议与接口模块,物联网平台具备数据应用开放性,采用标准化的物联网协议及数据传输格式,将平台内部集成数据开放给上层平台或应用;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单元包括设备档案管理模块、设备间管理模块、工程图纸管理模块、设备保养管理模块、设备巡检管理模块、备品备件管理模块、设备维修管理模块、行业知识库、运维数据分析模块和设备自动报障模块;设备档案管理模块,以多层级目录的方式进行设备层级管理,支持多维度的设备类别划分管理;设备间管理模块,针对设备间进行标准化定义;工程图纸管理模块,为对设备进行可视化的管理;设备保养管理模块,包括维保标准管理、维保计划管理、保养执行管理和应急维保管理;设备巡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千变速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