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索的减振系统及斜拉索桥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减振
,具体涉及一种斜拉索的减振系统及斜拉索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作为现代交通工程广泛采用的桥梁体系,随着建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跨径越来越大,斜拉索长径比也越来越大,由于斜拉索低阻尼、大柔度、轻质量的特性,在风、风雨等外部激励下极易发生振动。
[0003]目前,工程上常采用在斜拉索梁端附近加装外置式阻尼器的方式,通过提高斜拉索的附加阻尼抑制斜拉索的振动。通常情况下,斜拉索振动方向与风向垂直,以面内振动为主。但在特殊风环境下,当风向与桥轴线平行时,斜拉索也会出现以面外为主的振动。相关技术中的斜拉索阻尼器更注重斜拉索面内振动控制,而忽略了极少出现的斜拉索面外振动。而当斜拉索发生面外振动时,阻尼器将无法有效控制拉索的振动,会造成斜拉索的疲劳和防护层的破坏,持续的振动甚至会造成阻尼器自身损坏,导致阻尼器失效,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控制斜拉索面内面外的振动成为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索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内阻尼器(2),其用于组设于斜拉桥的桥面上;面外阻尼器(4),其用于沿横桥向设置在所述桥面上;连杆传动组件(1),其包括连接杆(11)和摆动杆(12),所述连接杆(11)一端用于与斜拉索(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12)前端相连,所述摆动杆(12)与所述面内阻尼器(2)和所述面外阻尼器(4)均相连,其中;所述连杆传动组件(1)被配置为:当所述斜拉索(5)发生面内振动后,所述连接杆(11)驱使所述摆动杆(12)沿其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面内阻尼器(2)的两端发生相对移动以产生阻尼,当所述斜拉索(5)发生面外振动后,所述连接杆(11)驱使所述摆动杆(12)在横桥向发生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面外阻尼器(4)的两端发生相对移动以产生阻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组件(1)还包括第一传动部(3),所述第一传动部(3)包括:支座(31),其用于组设在所述桥面上;第一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2)一端与所述摆动杆(12)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34)与所述支座(31)相连;其中,当所述斜拉索(5)发生面内振动时,所述第一连杆(32)可通过绕所述第二销轴(34)往复摆动以驱使所述摆动杆(12)沿其轴线方向往复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12)通过第一销轴(33)与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建辉,汪正兴,常英,廖原,张铭,李东超,王成启,黄志才,贺鹏,赵金霞,詹璐,魏奇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