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08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并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成为梓叶槭幼苗;在所述梓叶槭幼苗上方安装遮阳板,在春秋两季和/或夏季,调节遮光率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迁移
,具体涉及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梓叶槭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因为其生境狭窄,繁殖和扩散能力差,又遭到砍伐及毁林耕种,所以陷入濒危状态。目前野外发现梓叶槭不足千棵,因此被列入国家极小种群保护植物名录。长期以来,由于梓叶槭零星散生,数量不多,不易研究,对其有针对性的迁地技术基本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梓叶槭繁殖和扩散能力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并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成为梓叶槭幼苗;
[0007](2)在步骤(1)中的所述梓叶槭幼苗上方安装遮阳板,在春秋两季和/或夏季,调节遮光率为30%

50%,使所述梓叶槭幼苗成为所述梓叶槭幼树;
[0008](3)在步骤(2)中的所述梓叶槭幼树成长为高度大于10m的梓叶槭树木,且材积大于或者等于1.08
×
106cm3后,除去遮阳板,即可。
[0009]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改造土壤包括:粉粒35%

45%,砂粒35%

45%,其余为平原红壤;所述改造土壤的黏粒小于等于30%。
[0010]优选地,步骤(1)具体包括: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在所述改造土壤深度9cm

11cm处铺设保水层,使种子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并刺破所述保水层,成为梓叶槭幼苗,移除所述保水层。
[0011]优选地,所述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还包括步骤(4):在所述梓叶槭树木的材积为1.08
×
106cm3至2.53
×
106cm3之间时,施加磷肥。
[0012]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改造土壤包括:高原土壤与腐熟粪肥;所述腐熟粪肥的添加量为每亩500

600kg。
[0013]优选地,所述腐熟粪肥还混合有枯叶粉末。
[0014]优选地,步骤(2)中,在每天11点至13点,调节遮光率为20%

50%。
[0015]优选地,步骤(2)中还包括:在冬季时,采用大棚保温。
[0016]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梓叶槭树木生长的裸地改为硬化地面。
[0017]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梓叶槭树木的外周铺设枯落物。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
并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成为梓叶槭幼苗;在所述梓叶槭幼苗上方安装遮阳板,在春秋两季和/或夏季,调节遮光率为30%

50%,使所述梓叶槭幼苗成为所述梓叶槭幼树;在所述梓叶槭幼树成长为高度大于10m的梓叶槭树木,且材积大于或者等于1.08
×
106cm3后,除去遮阳板,即可。由于梓叶槭的结果率低、良种率低,造成繁殖率低,这也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有利于提高梓叶槭的繁殖率、扩大其分布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不同厂家、型号的原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及技术效果的实现。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迁地为华南平原地区,包括如下步骤:
[0023](1)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在所述改造土壤深度9cm处铺设保水层,使种子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并刺破所述保水层,成为梓叶槭幼苗,移除所述保水层。
[0024]其中,所述改造土壤包括:粉粒35%,砂粒45%,其余为平原红壤;所述改造土壤的黏粒小于等于30%。所述保水层为塑料薄膜。
[0025]需要说明的是,华南平原地区的红壤不适合梓叶槭的种子萌发,通过掺入粉粒、砂粒,可以改变其土质,适宜梓叶槭的种子萌发。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与梓叶槭相邻的树来自不同地点且地理距离较远的母树,以保证遗传多样性。
[0027](2)在步骤(1)中的所述梓叶槭幼苗上方安装遮阳板,在春秋两季,调节遮光率为30%,在夏季,调节遮光率为50%,以免梓叶槭幼苗被灼伤,使所述梓叶槭幼苗成为所述梓叶槭幼树;其中,春秋两季是指春季和秋季。
[0028](3)在步骤(2)中的所述梓叶槭幼树成长为高度大于10m的梓叶槭树木,且材积大于或者等于1.08
×
106cm3后,除去遮阳板,并将所述梓叶槭树木生长的裸地改为硬化地面;其中,所述材积为树木的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
[0029]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通过在所述梓叶槭树木周围铺设水泥,使梓叶槭树木生长的裸地改为硬化地面,这样可以增加树木生存压力,迫使梓叶槭分出一部分物质用于繁殖,增加结果率。
[0030](4)在所述梓叶槭树木的材积为1.08
×
106cm3至2.53
×
106cm3之间时,施加磷肥。所述磷肥的施加量为33kg/m2。其中,所述磷肥的施加量还可以替换为33

37kg/m2范围内的任意值。当所述梓叶槭树木的高度超过18.6m时,去除硬化地面。此时梓叶槭已可以兼顾生长与繁殖,继续施加压力反而不利其繁殖。
[003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步骤(2)

(4)中,在气温超过28℃时,对梓叶槭进行喷水降温。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迁地为华南平原地区,包括如下步骤:
[0034](1)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在所述改造土壤深度10cm处铺设保水层,使种子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并刺破所述保水层,成为梓叶槭幼苗,移除所述保水层。
[0035]其中,所述改造土壤包括:粉粒45%,砂粒35%,其余为平原红壤;所述改造土壤的黏粒小于等于30%。所述保水层为塑料薄膜。
[0036]需要说明的是,华南平原地区的红壤不适合梓叶槭的种子萌发,通过掺入粉粒、砂粒,可以改变其土质,适宜梓叶槭的种子萌发。
[003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与梓叶槭相邻的树来自不同地点且地理距离较远的母树,以保证遗传多样性。
[0038](2)在步骤(1)中的所述梓叶槭幼苗上方安装遮阳板,在春秋两季,调节遮光率为30%,在夏季,调节遮光率为50%,以免梓叶槭幼苗被灼伤,使所述梓叶槭幼苗成为所述梓叶槭幼树;
[0039](3)在步骤(2)中的所述梓叶槭幼树成长为高度大于10m的梓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梓叶槭的迁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并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成为梓叶槭幼苗;(2)在步骤(1)中的所述梓叶槭幼苗上方安装遮阳板,在春秋两季和/或夏季,调节遮光率为30%

50%,使所述梓叶槭幼苗成为所述梓叶槭幼树;(3)在步骤(2)中的所述梓叶槭幼树成长为高度大于10m的梓叶槭树木,且材积大于或者等于1.08
×
106cm3后,除去遮阳板,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改造土壤包括:粉粒35%

45%,砂粒35%

45%,其余为平原红壤;所述改造土壤的黏粒小于等于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梓叶槭的迁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取梓叶槭的种子,置于改造土壤中,在所述改造土壤深度9cm

11cm处铺设保水层,使种子在所述改造土壤中萌发,并刺破所述保水层,成为梓叶槭幼苗,移除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琛王垚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