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738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温室大棚,将茶树种栽种到温室大棚中,进行育苗;2)幼苗破土二十厘米后,进行选种,剔除病苗残苗;3)选择茶田栽种地,建设隔离层围绕茶田栽种地四周边缘;4)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翻犁,然后对翻犁土壤筛选,筛出石块杂草,并施入有机肥以及沙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温室大棚中培育幼苗可以提提高培育温度,提高出苗率,通过根据茶树苗生长的变化逐步降低温度,为茶叶品质以及茶树的成活率进行有效提高,再通过两次翻耕种植田,混入有机肥沙土以及营养土和有机酸,有效改良土质,将土壤改性为茶树适合的酸性土壤,提高树苗的生长品质。提高树苗的生长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种植
,具体为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耐寒茶树是一种可耐受寒冷的茶树品种,可以种植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为茶树的可种植范围进行扩大,但是目前的耐寒茶树种植还缺少系统的种植方法,由于在高纬度地区土壤碱性大,多为黄土与黑土,不适宜耐寒茶树的生长,影响茶树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具备存活率高,茶叶品质好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搭建温室大棚,将茶树种栽种到温室大棚中,进行育苗;
[0008]2)幼苗破土二十厘米后,进行选种,剔除病苗残苗;
[0009]3)选择茶田栽种地,建设隔离层围绕茶田栽种地四周边缘;
[0010]4)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翻犁,然后对翻犁土壤筛选,筛出石块杂草,并施入有机肥以及沙土;
[0011]5)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二次深耕,并混入营养土以及有机酸;
[0012]6)平整茶田栽种地,并挖掘栽种沟,并向栽种沟中浇水;
[0013]7)将筛选后的幼苗以相同间距栽入栽种沟;
[0014]8)围绕栽种幼苗覆盖一周干草,然后进行浇水,完成种植。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未发芽时将温度控制到10

25摄氏度,所述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长出萌芽后,将温度降低到5

10摄氏度,所述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长破土十厘米后关闭加温,使温室内部温度接近外部温度,直至移苗栽种。
[0016]优选的,所述3)中隔离层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先将选取的茶田栽种地边缘开挖深槽,槽深为一米至两米,槽宽为三十厘米;
[0018]S2、向深槽内填入草木灰与土壤的混合料,并进行浇水;
[0019]S3、将深槽内的填充料夯实,并在夯土顶部进行标记。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土壤翻犁深度为20

30厘米,所述步骤4)中有机肥选用发酵粪便,所述步骤4)有机肥与土壤进行混和翻犁。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二次翻犁的时间与步骤4)中一次翻犁的时间间隔不少于三天,所述步骤5)中二次翻犁的深度为50

80厘米,所述步骤5)中营养土与有机酸先进性充分
混和再与栽种地土壤混和,所述有机酸选用磺酸。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栽种沟挖掘深度为三十厘米,所述步骤6)中栽种沟之间的间距为五十厘米,所述步骤7)中每株茶树苗之间间距也为五十厘米,所述步骤7)中每株茶树苗栽种前根部包裹黏土。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干草铺设直径不大于三十厘米,所述步骤8)中干草选用干稻草,所述步骤8)中每株茶树苗的根部也包裹干草。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该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通过在温室大棚中培育幼苗可以提提高培育温度,可以提高出苗率,同时通过根据茶树苗生长的变化逐步降低温度,且移苗前先提出伤病幼苗,可以筛选出耐寒性能好,品质高的幼苗,为茶叶品质以及茶树的成活率进行有效提高,再通过两次翻耕种植田,并筛出石块杂草,并且混入有机肥沙土以及营养土和有机酸,可以有效改良土质,将土壤改性为茶树适合的酸性土壤,提高树苗的生长品质,而且使用干草围绕根茎,可以提高抗寒效果,同时降低高纬度地区的水分蒸发,提高茶树的生长效果。
[0027]2、该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通过设置了隔离层,且隔离层结构为草木灰土壤混和夯土,草木灰为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土壤,防止改性土壤中酸性物质扩散,污染附近土壤,而且隔离层为夯土结构,结构紧实,降低草木灰的流失,而且降低酸性物质的透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1)搭建温室大棚,将茶树种栽种到温室大棚中,进行育苗;
[0032]2)幼苗破土二十厘米后,进行选种,剔除病苗残苗;
[0033]3)选择茶田栽种地,建设隔离层围绕茶田栽种地四周边缘;
[0034]4)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翻犁,然后对翻犁土壤筛选,筛出石块杂草,并施入有机肥以及沙土;
[0035]5)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二次深耕,并混入营养土以及有机酸;
[0036]6)平整茶田栽种地,并挖掘栽种沟,并向栽种沟中浇水;
[0037]7)将筛选后的幼苗以相同间距栽入栽种沟;
[0038]8)围绕栽种幼苗覆盖一周干草,然后进行浇水,完成种植。
[0039]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未发芽时将温度控制到25摄氏度,25摄氏度为最佳出芽温度,可以提高发芽率,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长出萌芽后,将温度降低到10摄氏度,降温需要逐步进行,进行逐步降温,防止温差过大,影响茶株的适应性,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长破土十厘米后关闭加温,使温室内部温度接近外部温度,直至移苗栽种。
[0040]3)中隔离层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先将选取的茶田栽种地边缘开挖深槽,槽深为一米至两米,槽宽为三十厘米;
[0042]S2、向深槽内填入草木灰与土壤的混合料,并进行浇水;
[0043]S3、将深槽内的填充料夯实,并在夯土顶部进行标记。
[0044]步骤4)中土壤翻犁深度为20厘米,步骤4)中有机肥选用发酵粪便,步骤4)有机肥与土壤进行混和翻犁,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营养,且先与土壤混合,可以提高茶株的吸收效果。
[0045]步骤5)中二次翻犁的时间与步骤4)中一次翻犁的时间间隔不少于三天,步骤5)中二次翻犁的深度为50厘米,较浅的二次翻耕深度,可以防止酸性物质向下渗透,降低污染,步骤5)中营养土与有机酸先进性充分混和再与栽种地土壤混和,有机酸选用磺酸,磺酸为常用有机酸,可以改变土壤酸碱度,土壤PH值控制到4.5

5.5之间。
[0046]步骤6)中栽种沟挖掘深度为三十厘米,步骤6)中栽种沟之间的间距为五十厘米,该间距可根据茶株成株后的直径改变,防止茶株之间相互干涉,并且提高通风效果,步骤7)中每株茶树苗之间间距也为五十厘米,步骤7)中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温室大棚,将茶树种栽种到温室大棚中,进行育苗;2)幼苗破土二十厘米后,进行选种,剔除病苗残苗;3)选择茶田栽种地,建设隔离层围绕茶田栽种地四周边缘;4)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翻犁,然后对翻犁土壤筛选,筛出石块杂草,并施入有机肥以及沙土;5)对隔离层内土壤进行二次深耕,并混入营养土以及有机酸;6)平整茶田栽种地,并挖掘栽种沟,并向栽种沟中浇水;7)将筛选后的幼苗以相同间距栽入栽种沟;8)围绕栽种幼苗覆盖一周干草,然后进行浇水,完成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未发芽时将温度控制到10

25摄氏度,所述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长出萌芽后,将温度降低到5

10摄氏度,所述步骤1)中温室大棚的温度在幼苗长破土十厘米后关闭加温,使温室内部温度接近外部温度,直至移苗栽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隔离层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选取的茶田栽种地边缘开挖深槽,槽深为一米至两米,槽宽为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韩鹏玉周金忠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