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9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渠和沉淀池;所述排水渠包括若干水渠预制模块,所述水渠预制模块开有供污水流过的排水槽,若干水渠预制模块依次连接,并且所有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连通构成排放污水的排水通道;沉淀池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沿进水孔至出水孔方向沉淀池内依次设有若干沉淀腔室,相邻沉淀腔室之间通过溢流孔连接;所述排水渠的排水通道末端与沉淀池的进水孔相连。有益技术效果为:排水渠与沉淀池可以由PC厂工业化生产,产品精度高,施工方便,现场湿作业量少,工作效率高,施工工期得到保证。施工工期得到保证。施工工期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渠可以将地表污水排放至预定沉淀池或者污水处理工厂进行污水处理,但是传统排水及沉降系统(如申请号为CN202210213524.3的中国专利《一种排水沟施工模具及排水沟施工方法》及如申请号为CN202111141631.1的中国专利《一种土建施工基坑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等等)缺点:1.排水沟采用现场砌筑的施工方法,需要大量人工及材料,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期较长,造价成本高;2.现场砌筑排水沟,质量难以把控;3.现场砌筑排水沟在较大土压力下侧壁易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的倒塌;4.沉淀水池多采用一级沉淀,处理污水能力不高,沉淀效果不理想;5.施工天气影响较大,雨季与冬期施工难度较大;6.施工完成后多就地掩埋或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模块化组合的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
[0005]包括排水渠和沉淀池;
[0006]所述排水渠包括若干水渠预制模块,所述水渠预制模块开有供污水流过的排水槽,若干水渠预制模块依次连接,并且所有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连通构成排放污水的排水通道;
[0007]沉淀池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沿进水孔至出水孔方向沉淀池内依次设有若干沉淀腔室,相邻沉淀腔室之间通过溢流孔连接;
[0008]所述排水渠的排水通道末端与沉淀池的进水孔相连。
[0009]作为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的优选,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孔出设有粗滤网。
[0010]作为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的优选,所述排水渠还包括若干水渠预制盖板,所述水渠预制盖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若干水渠预制盖板与若干水渠预制模块一一对应,所述水渠预制模块上端面开有供污水流过的排水槽,所述水渠预制盖板覆盖在对应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上侧开口处。
[0011]作为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的优选,所述水渠预制模块一侧端部设有装配凸起,所述水渠预制模块另一侧端部设有可与相邻水渠预制模块的装配凸起配合的装配凹槽。
[0012]作为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的优选,所述水渠预制模块至少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标准水渠预制模块、端部水渠预制模块和三通水渠预制模块;
[0013]所述标准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分别延伸至标准水渠预制模块的始、末两端面;
[0014]所述端部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仅延伸至端部水渠预制模块的始端面或末端面,并且端部水渠预制模块旁侧壁上开有与相邻标准水渠预制模块相通的连通口;
[0015]所述三通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分别延伸至三通水渠预制模块的始、末两端面,并且三通水渠预制模块旁侧壁上也开有与相邻标准水渠预制模块相通的连通口。
[0016]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7]1.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的排水渠与沉淀池可以由PC厂工业化生产,外观美观平整,产品精度高,质量好,不受施工天气影响;
[0018]2.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采用工业化标准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维修简单方便;
[0019]3.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安装简单,施工方便,现场湿作业量少,工作效率高,施工工期得到保证;
[0020]4.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各个预制构件强度高,可以抵抗较大侧壁土压力,保证了排水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1]5.采用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进行污水的处理,处理污水能力提高;
[0022]6.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可周转重复使用,降本增效、绿色环保,利于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实施例中标准水渠预制模块的立体图。
[0025]图3是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实施例中两种端部水渠预制模块的立体图。
[0026]图4是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实施例中三通水渠预制模块的立体图。
[0027]图5是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实施例中水渠预制盖板的立体图。
[0028]图6是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实施例中沉淀池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0]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请参阅图1至图6。
[0033]本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渠和沉淀池3。
[0034]排水渠包括多个水渠预制模块1和多个水渠预制盖板2,每个水渠预制模块1上端面开有供污水流过的排水槽11,本实施例中多个水渠预制模块1又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端部水渠预制模块1B和三通水渠预制模块1C。
[0035]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的排水槽11分别延伸至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的始、末两端面,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一侧端部底部设有装配凸起12,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另一侧端部底部设有可与相邻水渠预制模块1的装配凸起12配合的装配凹槽13。
[0036]端部水渠预制模块1B的排水槽11仅延伸至端部水渠预制模块1B的始端面或末端面,并且端部水渠预制模块1B旁侧壁上开有与相邻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相通的连通口14,处于排水槽11开口一侧的端部水渠预制模块1B底部设有装配凸起12或者装配凹槽13,处于连通口14一侧的端部水渠预制模块1B旁侧壁向外延伸有装配凸起12。
[0037]三通水渠预制模块1C的排水槽11分别延伸至三通水渠预制模块1C的始、末两端面,并且三通水渠预制模块1C旁侧壁上也开有与相邻标准水渠预制模块1A相通的连通口14,三通水渠预制模块1C一侧端部底部设有装配凸起12,三通水渠预制模块1C另一侧端部底部设有可与相邻水渠预制模块1的装配凸起12配合的装配凹槽13,处于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其特征为:包括排水渠和沉淀池;所述排水渠包括若干水渠预制模块,所述水渠预制模块开有供污水流过的排水槽,若干水渠预制模块依次连接,并且所有水渠预制模块的排水槽连通构成排放污水的排水通道;沉淀池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沿进水孔至出水孔方向沉淀池内依次设有若干沉淀腔室,相邻沉淀腔室之间通过溢流孔连接;所述排水渠的排水通道末端与沉淀池的进水孔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孔出设有粗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预制组合式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渠还包括若干水渠预制盖板,所述水渠预制盖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若干水渠预制盖板与若干水渠预制模块一一对应,所述水渠预制模块上端面开有供污水流过的排水槽,所述水渠预制盖板覆盖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吴先锋刘双飞甄真薛猛余成云陶超贾书伟吴见曹存款吴松张良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工嘉和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