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986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包括第一料罐、第一计量泵、第二料罐、第二计量泵和混合喷射器。所述第一料罐、第一计量泵连接,所述第二料罐、第二计量泵连接。所述混合喷射器具有混合腔,其中具有第一活塞;所述混合腔的上、下侧壁中分别具有与混合腔连通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侧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中具有能够进入第一进料口对其进行封闭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侧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活塞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破障系统可以和机动车辆结合,并通过喷射液态高分子材料迅速膨胀固化成高强度、高韧性的聚合物消除多种形式的障碍物。式的障碍物。式的障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破障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员或装备登陆时常面临30余种障碍物,既有人工障碍(如铁丝网、三角锥、防波堤、拒马、高桩、阻绝壕、阻绝墙和陷阱等),也有天然障碍(如陡壁、巨石、深坑、泥沼、树木和仙人掌、剑麻、荨麻、琼麻等植物);既有爆炸性障碍,也有非爆炸性障碍。快速有效地破除各类人工和天然障碍,是确保成功登陆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破障主要采取“炸”、“排”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型破障装备远近结合破除障碍。但受限于远程破障装备的性能和抗登陆一方复杂的设障手段,“打不准”“炸不动”的现实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这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总体目标,还极易形成二次障碍,对登陆人员或装备行动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的传统“炸”、“排”破障方式存在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该系统可以和机动车辆结合,并通过喷射液态高分子材料迅速膨胀固化成高强度、高韧性的聚合物消除多种形式的障碍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如下所示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包括:第一料罐、第一空气压缩器、第一过滤器、第一计量泵、第二料罐、第二空气压缩器、第二过滤器、第二计量泵和混合喷射器。其中:所述第一料罐、第一过滤器、第一计量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料罐、第二过滤器、第二计量泵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压缩器、第二空气压缩器分别与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的顶壁连通。所述混合喷射器具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中具有第一活塞。所述混合腔的上、下侧壁中分别具有与该混合腔连通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侧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中具有能够进入第一进料口对其进行封闭的第二活塞,以便于切断第一进料口输送料液。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侧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中具有能够进入第一进料口对其进行封闭的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均与驱动装置连通。所述混合腔的一端具有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上连接第一自动阀。所述喷射口与第三料罐通过第二自动阀连接,以便于在喷射混合料的同时掺入催化剂,使混合料喷射在障碍物上后膨胀固化成高强度、高韧性的聚合物对障碍物的填充、覆盖、包裹、阻隔等,实现障碍物的柔性消除。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正对,以便两种料液进入混合腔中时相互冲击、碰撞,更好地混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罐的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连接有动力泵,且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外壁上包覆有第一加热装置,以便于需要时加热第一料罐中的料液。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料罐的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二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上连接有动力泵,且所述第二回流管的外壁上包覆有第二加热装置,以便于需要时加热第二料罐中的料液。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罐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以对第一料罐中的料液进行搅拌,防止料液沉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料罐中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以对第二料罐中的料液进行搅拌,防止料液沉降。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罐和第二料罐中均设置有液位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装置、气缸等中的任意一种,其主要作用是为所述活塞提供驱动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驱动装置、第一自动阀、第二自动阀、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液位计均与控制器连接,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控制。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装载所述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的机动车辆。可选地,所述机动车辆包括轮式或履带两栖工程车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属于以柔克刚的柔性破障方式,其采用喷射液状高分子材料的方式,材料喷射出后迅速膨胀固化成高强度、高韧性的聚合物,进而可实现填充、覆盖、包裹、阻隔等方式来破除障碍物,可破除三角锥、防波堤、铁丝网、壕沟、三角桩、泥沼、仙人掌、剑麻、荨麻及琼麻等多种形式的人工或天然障碍,在极大简化装备保障种类和数量的同时,还实现了破障目标的多样化,快速铺设出一条登陆通道,便于人员和装备迅速登陆,这种破障系统基本不消耗人员体力,能够显著降低破障的人力、物力。
[0016](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由料罐、空气压缩器、过滤器、计量泵和混合喷射器等构成的新型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并通过新型结构的所述混合喷射器,不仅可以实现不同料液的充分混合,而且可以对混合腔中的进料口进行临时封闭,避免喷射料液时料液回流,实现了在不需破障时各料液可以单独保存,需要破障时将各料液混合后,在喷射的同时掺入催化剂使喷射出去的液态高分子材料迅速膨胀固化成高强度、高韧性的聚合物消除多种形式的障碍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是下列实施例中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下列实施例中多混合喷射器混料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下列实施例中多混合喷射器排料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0021]其中数字标记分别代表:1

第一料罐、2

第一空气压缩器、3

第一过滤器、4

第一计量泵、5

第二料罐、6

第二空气压缩器、7

第二过滤器、8

第二计量泵、9

混合喷射器、10

驱动装置、11

第三料罐、12

第二自动阀、13

第一回流管、14

第一加热装置、15

第二回流管、16

第二加热装置、17

第一搅拌装置、18

第二搅拌装置、901

混合腔、902

第一活塞、903

第一进料口、904

第二进料口、905

第一活塞腔、906

第二活塞、907

第二活塞腔、908

第三活塞、909

喷射口、910

第一自动阀、911

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罐、第一计量泵、第二料罐、第二计量泵和混合喷射器;所述第一料罐、第一计量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料罐、第二计量泵依次连接;所述混合喷射器具有混合腔,其中具有第一活塞;所述混合腔的上、下侧壁中分别具有与混合腔连通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侧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中具有能够进入第一进料口对其进行封闭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侧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中具有能够进入第一进料口对其进行封闭的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均与驱动装置连通;所述混合腔的一端具有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上连接第一自动阀;所述喷射口与第三料罐通过第二自动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正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柔性破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空气压缩器、第一过滤器、第二空气压缩器、第二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压缩器、第二空气压缩器分别与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的顶壁连通;所述第一料罐、第一过滤器、第一计量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料罐、第二过滤器、第二计量泵依次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唐修检魏世丞王涛杨军伟刘宏祥汪志军张永东谢凤宽李林虎章浩杜守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