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86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棒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包括底板,底板顶面正对固定安装有竖直板,底板顶面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正对固定安装有穿水电机,穿水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穿水导辊,底板顶面对称可拆卸安装有穿水导槽;穿水导槽顶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底板底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安装槽底面开有管道与循环水箱连通,循环水箱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穿水水泵,穿水导槽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嘴,喷嘴与穿水水泵之间通过运输水管连接,竖直板顶面可拆卸安装有防护板,竖直板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线棒材导向的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线棒材堆积,保证线棒材运输过程的畅通。保证线棒材运输过程的畅通。保证线棒材运输过程的畅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


[0001]本技术属于线棒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热轧棒材生产中,为提高棒材强度,通过穿水系统对棒材进行穿水工艺,穿水系统主要由穿水辊道及穿水导槽组成。然而,现有的穿水导槽的顶部盖板为全封闭式,导槽内部的线棒材容易出现堆积,棒材挤压顶部盖板,工作人员拆除穿水导槽顶部盖板不仅危险,还难以操作,由此需要一种对线棒材进行导向避免堆积挤压顶部盖板的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用以解决现有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内部的棒材容易出现堆积,挤压顶部盖板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正对固定安装有竖直板,所述底板顶面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正对固定安装有穿水电机,所述穿水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穿水导辊,所述底板顶面对称可拆卸安装有穿水导槽;
[0006]所述穿水导槽顶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底板底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所述安装槽底面开有管道与循环水箱连通,所述循环水箱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穿水水泵,所述穿水导槽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与穿水水泵之间通过运输水管连接,所述竖直板顶面可拆卸安装有防护板,所述竖直板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线棒材导向的导向组件。
[0007]这样,将线棒材放置在穿水导槽顶面,由安装槽底面的循环水箱供水,通过穿水水泵将冷却水传输到运输水管,最后喷嘴将冷却水喷出,将线棒材冷却以及推动线棒材移动;开启穿水电机,带动穿水导辊转动,配合冷却水将线棒材运输,分隔板将一端的穿水导槽分为两个通道,待线棒材移动到导向组件下方时,由导向组件将线棒材间隔的分向两个通道,由此可以避免线棒材在运输过程中堆积并堵塞在运输通道挤压防护板。
[0008]进一步,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正对固定安装在竖直板侧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周正对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所述防护板底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端部固定安装有不完全斜齿轮,所述不完全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均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表面开有凹槽,所述转动杆表面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分流板。
[0009]这样,在线棒材运输到导向组件下方时,开启转动电机,带动传力杆以及不完全斜齿轮转动,待不完全斜齿轮转动到与第一斜齿轮啮合时,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支撑杆之间转动安装的转动杆开始转动,带动分流板向左侧摆动,将线棒材带到穿水导槽顶面左侧的
通道内;不完全斜齿轮继续转动到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时,带动第二斜齿轮以及转动杆转动,分流板向右侧摆动,将线棒材带到穿水导槽顶面右侧的通道内,由此能够将线棒材间隔带到两侧不同的通道内,可以有效避免线棒材堆积,保证线棒材运输过程的畅通。
[0010]进一步,所述底板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面正对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放置板配合形成一个喇叭口形状的通道,由此便于大批量的线棒材进入穿水导槽,避免发生堆积堵塞。
[0011]进一步,所述竖直板侧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加固板固定连接,由此对竖直板进行加固,减轻竖直板在线棒材穿水冷却过程中的负担。
[0012]进一步,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垫,由此能够为设备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除去防护板);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实施例中导向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
[0018]底板1、竖直板101、安装槽102、穿水电机103、穿水导辊104、穿水导槽105、分隔板201、循环水箱202、穿水水泵203、喷嘴204、运输水管205、防护板206、导向组件3、支撑杆301、转动杆302、第一斜齿轮303、第二斜齿轮304、转动电机305、传力杆306、不完全斜齿轮307、分流板308、放置板401、导向板402、支撑板501、加固板502、支撑底座601、缓冲垫6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包括底板1,底板1顶面正对固定安装有竖直板101,底板1顶面开有安装槽102,安装槽102内壁正对固定安装有穿水电机103,穿水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穿水导辊104,底板1顶面对称可拆卸安装有穿水导槽105;
[0023]穿水导槽105顶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板201,底板1底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202,安装槽102底面开有管道与循环水箱202连通,循环水箱202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穿水水泵203,穿水导槽105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嘴204,喷嘴204与穿水水泵203之间通过运输水管
205连接,竖直板10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防护板206,竖直板101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线棒材导向的导向组件3。
[0024]这样,将线棒材放置在穿水导槽105顶面,由安装槽102底面的循环水箱202供水,通过穿水水泵203将冷却水传输到运输水管205,最后喷嘴204将冷却水喷出,将线棒材冷却以及推动线棒材移动;开启穿水电机103,带动穿水导辊104转动,配合冷却水将线棒材运输,分隔板201将一端的穿水导槽105分为两个通道,待线棒材移动到导向组件3下方时,由导向组件3将线棒材间隔的分向两个通道,由此可以避免线棒材在运输过程中堆积并堵塞在运输通道挤压防护板206。
[0025]导向组件3包括正对固定安装在竖直板101侧面的支撑杆301,支撑杆301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02,转动杆302外周正对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303与第二斜齿轮304,防护板206底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305,转动电机30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力杆306,传力杆306端部固定安装有不完全斜齿轮307,不完全斜齿轮307与第一斜齿轮303、第二斜齿轮304均啮合连接,转动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正对固定安装有竖直板(101),所述底板(1)顶面开有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内壁正对固定安装有穿水电机(103),所述穿水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穿水导辊(104),所述底板(1)顶面对称可拆卸安装有穿水导槽(105);所述穿水导槽(105)顶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板(201),所述底板(1)底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202),所述安装槽(102)底面开有管道与循环水箱(202)连通,所述循环水箱(202)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穿水水泵(203),所述穿水导槽(105)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嘴(204),所述喷嘴(204)与穿水水泵(203)之间通过运输水管(205)连接,所述竖直板(10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防护板(206),所述竖直板(101)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线棒材导向的导向组件(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棒材生产线穿水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正对固定安装在竖直板(101)侧面的支撑杆(301),所述支撑杆(301)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锐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