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设计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983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BIM设计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水箱系统、扬尘检测系统、喷淋降尘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水箱系统与喷淋降尘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扬尘检测系统、喷淋降尘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水箱系统用于贮存降尘处理的水源;扬尘检测系统用于对扬尘高度和扬尘PM值进行检测;喷淋降尘系统用于对扬尘区域进行喷淋降尘;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控制信号以响应控制喷淋降尘系统对扬尘区域进行喷淋降尘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扬尘区域有针对性的喷淋降尘,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降尘效率;该系统结构简单,可通过检测扬尘高度和PM值自动调整扬尘颗粒设备高度和喷淋自动开关时间,施工现场安装维修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设计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降尘
,特别的,涉及施工现场扬尘检测降尘处理以及基于BIM技术的场地部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BIM设计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施工现场土方开挖或者回填过程中,对扬尘高度和扬尘PM值的检测以及降尘的处理,是施工工程重要的问题。
[0003]现有的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往建筑物上安装和使用中维修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基于BIM设计的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通过检测扬尘高度和PM值,自动调整扬尘颗粒设备高度和喷淋自动开关时间,以及便于施工现场的安装和维修。
[0005]本专利技术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进行模型创建,指导现场构件加工生产以及位置摆放。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设计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水箱系统、扬尘检测系统、喷淋降尘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水箱系统与喷淋降尘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扬尘检测系统、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水箱系统基于BIM设计,用于贮存降尘处理的水源;所述扬尘检测系统基于BIM设计,用于对扬尘高度和扬尘PM值进行检测;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基于BIM设计,用于对扬尘区域进行喷淋降尘;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控制信号以响应控制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对扬尘区域进行喷淋降尘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水箱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进入水箱的管道上连接有电磁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扬尘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的顶部的微量震荡天平组件,所述微量震荡天平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微量震荡天平、圆形钢板底托,所述微量震荡天平的天平称盘与圆形钢板底托固连为一体,所述圆形钢板底托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圆钢螺丝孔,所述固定圆钢螺丝孔中螺接有沿远离水箱向上方向设置的圆钢,所述圆钢的外径套设有六边形底座,所述六边形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圆钢和六边形底座的紧定螺丝2

7。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六边形底座远离圆形钢板底托向上方向延伸有六边形立柱,所述六边形立柱的六个侧面分别为:a面、b面、c面、d面、e面和f面,在六边形立柱的b面设置有刻度尺,在六边形立柱的a、c和e面分别每相隔200mm设置一个有托盘固定件孔,在六边形立柱
的b、f面固定连接有喷淋给水软管,所述喷淋给水软管通过固定环与六边形立柱进行加固,所述喷淋给水软管的远离六边形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包括:托盘固定件,所述托盘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托盘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钢上,所述托盘固定件的中段连接有扬尘检测托盘清除支撑杆,所述扬尘检测托盘清除支撑杆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扬尘检测托盘,所述扬尘检测托盘上设置有电动清扫杆控制器、电动清扫杆,所述电动清扫杆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清扫杆进行清扫。
[0010]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箱,所述智能控制箱与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所述智能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侧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六边形立柱的e面在向圆形钢板底托靠近方向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固定孔,所述底部固定孔为螺丝孔,用于六边形立柱与圆形钢板底托的固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固定件孔为高11mm宽160mm的方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还包括:设置有补水孔,用于给所述水箱补充水源。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六边形立柱通过六边形标准节组装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基于智慧工地管理,扬尘检测系统的微量震荡天平(电子称)与喷淋降尘系统联动,当电子称数据达到乙值(PM8)时间喷淋降尘系统启动,当电子称数据回复到甲值(PM3)时间喷淋降尘系统关闭。
[0016]本专利技术基于BIM的场地布置策划,可根据场地布置的大小确定点位的多少。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扬尘区域有针对性的喷淋降尘,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喷淋降尘效率;该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可通过检测扬尘高度和PM值,自动调整扬尘颗粒设备高度和喷淋自动开关时间,在施工现场的安装和维修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水箱系统及智能控制端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扬尘检测系统的底部固定端的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边形立柱的架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扬尘检测托盘及其装配件的架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控制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BIM的场地布置策划图。
[0020]附图图中标记表示为:1

1、水箱;1

2、进水孔;1

3、出水孔;1

4、电磁阀;1

5、智能控制箱:1

6、补水孔;2

1、微量震荡天平;2

2、圆形钢板底托;2

3、固定圆钢螺丝孔;2

4、圆钢; 2

5、六边形底座;2

6、螺丝孔;2

7、紧定螺丝;3

1、六边形立柱;3

2、刻度尺;3

3、托盘固定件孔;3

4、喷淋给水软管;3

5、喷淋
头;3

6、喷淋给水软管固定环;3

7、底部固定孔;4

1、托盘固定件;4

2、扬尘检测托盘清除支撑杆;4

3、固定支架;4

4、电动清扫杆控制器;4

5、电动清扫杆;4

6、扬尘检测托盘;5

1、扬尘检测系统;5

2、智能控制系统;5

3、喷淋降尘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设计扬尘检测与喷淋降尘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系统、扬尘检测系统、喷淋降尘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水箱系统与喷淋降尘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扬尘检测系统、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水箱系统基于BIM设计,用于贮存降尘处理的水源;所述扬尘检测系统基于BIM设计,用于对扬尘高度和扬尘PM值进行检测;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基于BIM设计,用于对扬尘区域进行喷淋降尘;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控制信号以响应控制所述喷淋降尘系统对扬尘区域进行喷淋降尘工作;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水箱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进入水箱的管道上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扬尘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的顶部的微量震荡天平组件,所述微量震荡天平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微量震荡天平、圆形钢板底托,所述微量震荡天平的天平称盘与圆形钢板底托固连为一体,所述圆形钢板底托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圆钢螺丝孔,所述固定圆钢螺丝孔中螺接有沿远离水箱向上方向设置的圆钢,所述圆钢的外径套设有六边形底座,所述六边形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圆钢和六边形底座的紧定螺丝;所述六边形底座远离圆形钢板底托向上方向延伸有六边形立柱,所述六边形立柱的六个侧面分别为:a面、b面、c面、d面、e面和f面,在六边形立柱的b面设置有刻度尺,在六边形立柱的a、c和e面分别每相隔200mm设置一个有托盘固定件孔,在六边形立柱的b、f面固定连接有喷淋给水软管,所述喷淋给水软管通过固定环与六边形立柱进行加固,所述喷淋给水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武杰强世伟朱子卿储玉龙王忠信王蓉赵静张高峰王健伟杨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