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963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液口、出液口;透明套管,所述透明套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透明套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透明套管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过液通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过液通道连通;紫外线灯组件,所述紫外线灯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套管内;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液通道的一端上,所述叶轮可以在所述过液通道内发生转动。本申请净水装置在过液通道的进液口处设置叶轮,当水流进入进液口时,水流会带动叶轮旋转,而叶轮的旋转会搅动过液通道内的水,从而使过液通道内的水螺旋流动,进而有效地延长了水流动的路径,使过液通道内的水得到更加充分的紫外线照射。外线照射。外线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紫外线杀菌
,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愈发的关注,健康饮水意识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净水器也被人们所认可并推广开来。目前,市场上净水器对生活饮用水的物理净化方式主要有两种,滤芯过滤和紫外线杀菌。而在紫外线杀菌运用过程中,行业普遍无法攻克的难题在于杀菌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通用的紫外线杀菌器往往为直通型,水流从进液口进入后沿直线从出液口流出,水流通过紫外线杀菌器的时间往往很短,并且直通型紫外线杀菌器的水流是平流层,使得紫外线照射水流的距离不同,导致紫外线对水流的杀菌效果不均匀,使得细菌微生物未能受到足够的紫外线辐射剂量。而出于净水器设计结构以及成本方面考虑,如果采用增大紫外线杀菌器体积来提高杀菌效果的方式也存在着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延长水流通过紫外线杀菌器的时间的净水装置。
[0004]一种净水装置,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0006]透明套管,所述透明套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透明套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透明套管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过液通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过液通道连通;
[0007]紫外线灯组件,所述紫外线灯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套管内;
[0008]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液通道的一端上,所述叶轮可以在所述过液通道内发生转动。r/>[0009]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用于净化人们的生活用水,通过把净水装置设置在水管出液口处,把进液口朝下与水管出液口连接,可以有效防止过液通道内储积排不出的死水,通过在壳体的过液通道内设置紫外线灯组件,使在过液通道内流动的液体都经过紫外线灯组件的辐射,从而实现对生活用水杀菌净化的作用,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紫外线灯组件外套有透明套管,透明套管可以透过紫外线,使用的材料可以是石英,通过在紫外线灯组件外套设透明套管,用于避免紫外线灯组件直接与水接触而产生损坏,透明套管使用可透紫外线材料目的在于保护紫外线灯的同时减小对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影响;在壳体内的过液通道设置透明套管之后,壳体和透明套管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该间隙成为过水通道;
[0010]本申请净水装置在过液通道的进液口处设置叶轮,当水流进入进液口时,水流会带动叶轮旋转,而叶轮的旋转会搅动过液通道内的水,从而使过液通道内的水螺旋流动,进
而有效地延长了水流动的路径,使过液通道内的水得到更加充分的紫外线照射,可以显著地提高净水装置的杀菌净化效果。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与所述透明套管的底壁之间。
[0012]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吧叶轮设置在壳体的底壁和透明套管的底壁之间,使水流能够充分地得到紫外线灯的照射,提高杀菌效果。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包括多个扇叶和叶轮主体,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叶轮主体的侧壁周向设置,所述叶轮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透明套管底壁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顶点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能与所述透明套管的底壁相抵。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主体远离所述透明套管的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限位筋,所述多个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相适配。
[0015]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叶轮上的扇叶用于对水流进行搅动,叶轮主体作为支撑柱和轴心带动扇叶旋转,从而实现使水流螺旋流动,通过在叶轮主体的一端设置弧形凹槽,有利于叶轮主体在转动的过程始终正对透明套管的一端转动而不容易发生偏移,在弧形凹槽上设置凸起,在水流动并且叶轮转动时,凸起与透明套管的端部相抵,从而减小弧形凹槽的侧壁与透明套管外壁的摩擦力,提高叶轮的转动效率,通过在壳体的进液口处的底壁上设置多个限位筋,从而使叶轮得到定位,在避免叶轮在旋转时扇叶与壳体的内壁发生撞击,提高叶轮的转动效率。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进液口、出液口、过液通道以及第一开口,所述进液口、所述过液通道和所述出液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过液通道,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过液通道连通,所述透明套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0017]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液口、过液通道以及出液口,从而使壳体上形成有过液通道,水流可以通过进液口进入过液通道内,经过紫外线灯组件照射后,从出液口流出供用户使用经净化后的水,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开口,使透明套管可以通过第一开口安装在壳体的过液通道内。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液通道内,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进液口处,所述叶轮与所述壳体或所述透明套管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0019]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叶轮设置在进水就处,叶轮与壳体的底壁和透明套管的底壁都留有可以上下活动的空间,从而避免了叶轮的叶轮主体堵塞进液口。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抛光处理。
[0021]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壳体的内壁经过抛光处理后,使壳体的内壁形成紫外线反射面,大大地增加了过液通道内的紫外线反射面积,减少了紫外线传播过程中因为距离引起的强度衰减,有效地增强了紫外线的辐射照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净水装置的杀菌效果。
[00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套管为可透光材料。
[0023]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紫外线灯组件外套有透明套管,透明套管使用可以透过紫外线的材料制成,通过在紫外线灯组件外套设透明套管,用于避免紫外线灯组件直接与水接触而产生损坏,透明套管使用可透紫外线材料目的在于保护紫外线灯的同时减小对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影响。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灯组件包括顶部定位件、紫外线灯本体以及底部定位件,所述顶部定位件和所述底部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紫外线灯本体的两端,所述透明套管上开设有安装开口。
[0025]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顶部定位件和底部定位件能与透明套管的内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因此顶部定位件和底部定位件不容易在透明套管内滑动,通过在紫外线灯本体的两端设置:顶部定位件和底部定位件,实现紫外线灯本体定位和固定在透明套管内,能避免紫外线灯本体在透明套管内发生晃动而造成紫外线灯本体损坏,影响杀菌效果,进一步地提高紫外线灯杀菌装置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002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组件经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组件设有中心贯通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透明套管内侧连通,所述紫外线灯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紫外线灯组件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27]上述的净水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固定组件,可以使透明套管在过液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2);透明套管(2),所述透明套管(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透明套管(2)位于所述壳体(1)内侧,所述透明套管(2)与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过液通道(103),所述进液口(101)和所述出液口(102)与所述过液通道(103)连通;紫外线灯组件(3),所述紫外线灯组件(3)设置在所述透明套管(2)内;叶轮(4),所述叶轮(4)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叶轮(4)可以在所述过液通道(103)内发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壁与所述透明套管(2)的底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包括多个扇叶(41)和叶轮主体(42),多个所述扇叶(41)沿所述叶轮主体(42)的侧壁周向设置,所述叶轮主体(4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透明套管(2)底壁相适配的弧形凹槽(4201),所述弧形凹槽(4201)的顶点处设有凸起(421),所述凸起(421)能与所述透明套管(2)的底壁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主体(42)远离所述透明套管(2)的一端设有限位槽(4202),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限位筋,所述多个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4202)的侧壁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所述进液口(101)、所述出液口(102)、所述过液通道(103)以及第一开口(104),所述第一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刘德贤赵福龙梁春花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谱克力广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