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横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60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安装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瓷横担,该瓷横担包括本体、第一线槽、第一线夹,或,第二线槽、第二线夹。第一线槽设置在本体的周面上;第一夹持件装设于本体,第一夹持件能够将第一导线固定在第一线槽内,第一导线与本体垂直设置;第二线槽设置在本体的端面上;第二夹持件装设于本体,第二夹持件能够将第二导线固定在第二线槽内,第二导线与本体垂直设置。上述瓷横担能够将导线牢固地固定在瓷横担的线槽内,安全性能较高。安全性能较高。安全性能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瓷横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安装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瓷横担。

技术介绍

[0002]瓷横担是绝缘支撑材料,用于电力架空线路的布置。导线固定于瓷横担的线槽中,使导线相对于金属支撑件保持安全距离。目前,将导线固定于瓷横担的方式是用铝线将导线和瓷横担绑扎固定(如上图所示),由于施工用料不统一,施工工艺不统一,导致绑扎不牢固,甚至绑扎线断裂使导线脱离瓷横担,进而产生事故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瓷横担,能够将导线牢固地固定在瓷横担的线槽内,安全性能较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瓷横担,包括:
[0006]本体;
[0007]第一线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周面上;
[0008]第一夹持件,装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将第一导线固定在所述第一线槽内,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本体垂直设置;或
[0009]第二线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端面上;
[0010]第二夹持件,装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将第二导线固定在所述第二线槽内,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本体垂直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弧形部和两个线夹,所述弧形部的内弧面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抵接,两个所述线夹分别与所述弧形部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线夹与所述弧形部形成U型结构,两个所述线夹均夹紧所述第一导线。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开口圆形件和两个第一半边线夹,所述开口圆形件设在所述本体外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口圆形件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相连,以将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之间;或
[0013]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开口圆形件和两个第一半边线夹,所述开口圆形件设在所述本体外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口圆形件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相连,以将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开口圆形件包括两个半圆形锁紧件,两个所述半圆形锁紧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铰接;或
[0015]所述开口圆形件包括两个半圆形锁紧件,两个所述半圆形锁紧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或
[0016]所述开口圆形件为抱箍。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一U型螺栓以及两个第一压板;
[0018]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线平行,且抵接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线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U形槽内;
[0019]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抵接,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穿过一个所述第一压板与两个第一螺母紧固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穿过另一个所述第一压板与另两个所述第一螺母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导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抵接;或
[0020]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一U型螺栓以及一个第一压板;
[0021]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线平行,且抵接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线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U形槽内;
[0022]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抵接,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均穿过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一螺母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导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抵接。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两个第二U型螺栓和一个第二压板,
[0024]每一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抵接,每一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均穿过所述第二压板与第二螺母紧固连接,两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的U形槽内,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在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二U型螺栓的封闭端之间。
[0025]可选地,所述第二压板包括第一水平段、两个第一连接段以及两个第二水平段,
[0026]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段均与所述第一导线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本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抵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水平段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三U型螺栓和第三压板,
[0028]所述第三U型螺栓的封闭端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三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穿过所述第三压板与第三螺母紧固连接,所述第三压板与所述第一导线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在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三压板之间。
[0029]可选地,所述第三压板与所述第一导线之间设有第一垫块。
[0030]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紧箍件、两个伸出件以及第二连接件,
[0031]所述紧箍件套设并箍紧在所述本体外周,所述紧箍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伸出
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伸出件的端部相连,并与所述第二导线抵接,以将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线槽之间。
[003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根第一螺杆和第四压板,
[0033]两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伸出件的端部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压板与第四螺母紧固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螺杆均与所述本体平行,且两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相对两侧,以将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在所述第四压板与所述第二线槽之间。
[0034]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四U型螺栓,
[0035]所述第四U型螺栓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导线抵接,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第四U型螺栓的U形槽,所述第四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伸出件的端部与第五螺母紧固连接,且所述第四U型螺栓的两根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相对两侧,以将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在所述第四U型螺栓与所述第二线槽之间。
[003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五U型螺栓和两个第五压板,
[0037]一个所述第五U型螺栓的封闭端与一个所述伸出件的端部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五U型螺栓(的封闭端与另一个所述伸出件的端部相连,一个所述第五U型螺栓的两根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横担,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第一线槽(11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周面上;第一夹持件,装设于所述本体(100),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将第一导线(400)固定在所述第一线槽(110)内,所述第一导线(400)与所述本体(100)垂直设置;或第二线槽(1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端面上;第二夹持件,装设于所述本体(100),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将第二导线(500)固定在所述第二线槽(120)内,所述第二导线(500)与所述本体(100)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弧形部(210)和两个线夹(220),所述弧形部(210)的内弧面与所述本体(100)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端抵接,两个所述线夹(220)分别与所述弧形部(210)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线夹(220)与所述弧形部(210)形成U型结构,两个所述线夹(220)均夹紧所述第一导线(4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开口圆形件(230)和两个第一半边线夹(240),所述开口圆形件(230)设在所述本体(100)外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口圆形件(230)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远离所述本体(100)的一端相连,以将所述第一导线(400)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之间;或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开口圆形件(230)和两个第一半边线夹(240),所述开口圆形件(230)设在所述本体(100)外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口圆形件(230)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远离所述本体(100)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端相连,以将所述第一导线(400)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半边线夹(24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圆形件(230)包括两个半圆形锁紧件,两个所述半圆形锁紧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端铰接;或所述开口圆形件(230)包括两个半圆形锁紧件,两个所述半圆形锁紧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或所述开口圆形件(230)为抱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50)、两个第一U型螺栓(260)以及两个第一压板(270);所述第一连接件(250)与所述第一导线(400)平行,且抵接于所述本体(100)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线(400)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U形槽内;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50)连接,且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40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侧抵接,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两根螺杆穿过一个所述第一压板(270)与两个第一螺母(261)紧固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两根螺杆穿过另一个所述第一压板(270)与另两个所述第一螺母(261)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压板(270)与所述第一导线(400)远离所述本体(100)的一侧抵接;或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50)、两个第一U型螺栓(260)以及一个第一压板
(270);所述第一连接件(250)与所述第一导线(400)平行,且抵接于所述本体(100)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线(400)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U形槽内;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50)连接,且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40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侧抵接,每一个所述第一U型螺栓(260)的两根螺杆均穿过所述第一压板(270)与第一螺母(261)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压板(270)与所述第一导线(400)远离所述本体(100)的一侧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两个第二U型螺栓(280)和一个第二压板(290),每一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280)的封闭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400)抵接,每一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280)的两根螺杆均穿过所述第二压板(290)与第二螺母(281)紧固连接,两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280)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400)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二U型螺栓(280)的U形槽内,所述第二压板(290)与所述本体(100)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压板(290)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导线(40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侧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导线(400)固定在所述第一线槽(110)与所述第二U型螺栓(280)的封闭端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290)包括第一水平段(291)、两个第一连接段(292)以及两个第二水平段(293),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段(293)均与所述第一导线(400)靠近所述本体(100)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水平段(291)与所述本体(100)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端抵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292)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水平段(29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291)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292)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水平段(29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29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292)与所述第一水平段(29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三U型螺栓(2000)和第三压板(2010),所述第三U型螺栓(2000)的封闭端与所述本体(100)远离所述第一导线(400)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三U型螺栓(2000)的两根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线(40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U型螺栓(2000)的两根螺杆穿过所述第三压板(2010)与第三螺母(2011)紧固连接,所述第三压板(2010)与所述第一导线(400)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导线(400)固定在所述第一线槽(110)与所述第三压板(2010)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板(2010)与所述第一导线(400)之间设有第一垫块(202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紧箍件(310)、两个伸出件(320)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紧箍件(310)套设并箍紧在所述本体(100)外周,所述紧箍件(310)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