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及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53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及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该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固定设置于喷嘴本体下侧的螺旋臂,所述喷嘴本体中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气体旋流腔和第二混流室;所述第一腔体中设有内层壳体,所述气体旋流腔形成于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喷嘴本体之间;所述内层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喷嘴本体之间设有呈环状的喷气间隙,所述喷气间隙设于气体旋流腔和第二混流室之间;所述喷嘴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气体旋流腔连通的下进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果更好的好处,其能够采用常压空气进行液体净化或浓缩。气进行液体净化或浓缩。气进行液体净化或浓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及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及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CN108421655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本中提供一种雾化喷嘴,包括气液输送组件和空气帽,所述气液输送组件内部设置有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包括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液体通道包括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用于压缩气体流入,所述液体入口用于液体流入;所述空气帽包括渐缩形混合腔和撞击壁,所述混合腔与所述气体出口和所述液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液体出口流入所述混合腔,所述压缩气体能够从所述气体出口流入所述混合腔并冲击从所述液体出口流出的所述液体,以形成第一雾化液滴;所述第一雾化液滴能够沿所述渐缩形混合腔流动并被加速;所渐缩形混合腔在所述第一雾化液滴的流动路径上具有雾化液滴流出口,所述撞击壁设置在所述雾化液滴流出口处,所述第一雾化液滴能够从所述雾化液滴流出口流出所述渐缩形混合腔并与所述撞击壁相撞击,以形成第二雾化液滴。
[0003]现有技术中,气体和液体在混合腔内混合一定时间后形成气液混合流体,此时实际还没有形成雾状,撞击壁的作用是将高速流动的气液混合物分散成雾状液滴。经螺旋状的撞击壁雾化后的气液混合物中,含有比重较重的杂质的颗粒能够向下沉降,而洁净的水汽混合物颗粒能够上升,从而起到分离水中杂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用于液体浓缩。
[0004]水汽混合物的混合均匀程度是提升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水中的气泡足够小的情况下,才能够降低水汽混合物颗粒的比重使得洁净的水混合物微粒能够上升,以达到较好的与杂质分离的效果。
[0005]而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嘴,气体和液体仅能够在其空气帽的混合腔内混合,其采用的气体必须是高压气体才能达到一定的混合效果,而采用常压气体则无法达到污水净化或液体浓缩效果,其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及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果更好的好处,其能够采用常压空气进行液体净化或浓缩。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旋流喷头,包括喷嘴本体和固定设置于喷嘴本体下侧的螺旋臂,所述喷嘴本体中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气体旋流腔和第二混流室;所述第一腔体中设有内层壳体,所述气体旋流腔形成于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喷嘴本体之间;所述内层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喷嘴本体之间设有呈环状的喷气间隙,所述喷气间隙设于气体旋流腔和第二混流室之间;所述喷嘴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气体旋流腔连通的下进气孔;所述内层壳体内设有混合旋流腔,所述混合旋流腔
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混流室连通。
[0008]混合旋流腔用于接收喷嘴安装座的气液混合物,气体旋流腔中的旋流气体从喷气间隙喷出到第二混流室,混合旋流腔中的气液混合物在第二混流室能够再次与空气旋流混合,以提高液体中含气量,然后再通过螺旋臂将气液混合物雾化,使得洁净的雾化颗粒的密度更低,而含固体的雾化颗粒依然密度较高,因此能够提升对水的净化效果或对固体的浓缩效果。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壳体的顶部与所述喷嘴本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内层壳体、所述喷嘴本体以及所述螺旋臂经3D打印工艺一体成型。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壳体的底部的外边缘设有斜角,喷嘴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圆角面,所述圆角面设于所述喷气间隙处,所述喷气间隙的宽度为a,a的范围是0.3

0.8mm,所述圆角的半径为1

3mm,所述斜角的尺寸为0.5

2mm。
[0011]如果将内层壳体和喷嘴本体设置为需要装配的两个零件,则会因为喷气间隙的尺寸难以测量而导致喷气间隙的尺寸不够精确,因此需要采用3D打印工艺以保证喷气间隙的尺寸精确,也才能保证从喷气间隙喷出的旋流气体的气压较大,使得旋流气体能够喷射入气液混合物并与气液混合物进行混合。设置圆角和斜角可以降低喷嘴本体的制造难度,只要保证圆角与斜角之间的某处的间距在0.3

0.8mm即可保证喷气间隙的喷气压力。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旋流腔位于所述下进气孔的下侧的部分大致具有横截面逐渐缩小的趋势,所述气体旋流腔的内侧壁的下部的截面线呈锯齿形;所述气体旋流腔的外侧壁的下部的截面线向内折弯。锯齿形的壁面具有一定的扰流作用,使得旋流气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紊流,以提高旋流气体与气液混合物的混合效果。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臂包括螺旋内壁、螺旋外壁、螺旋下壁和螺旋侧壁,所述螺旋臂的侧壁的下端向外倾斜,所述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1mm;所述螺旋臂的中心形成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螺旋臂的圈数为3圈以上,螺旋臂的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范围是7

12mm,螺旋臂的导程范围是50

70mm。所述的螺旋臂目前需要采用3D打印工艺生产才能较为顺利生产出来,凹槽特征有利于提高雾化效果。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进气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下进气孔以所述喷嘴本体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环形阵列布设,所述下进气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气体旋流腔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安装柱和呈圆柱或棱柱状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下端,所述下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上,所述第二安装柱的顶部形成有台阶。进气孔的布设方式有利于形成旋流气体,设置台阶有利于将喷嘴安装在喷嘴安装座上并将进气孔露出安装座。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旋流腔的上部呈上大下小的截头形,所述混合旋流腔的下部呈圆柱状,所述混合旋流腔的中部设有斜角面,所述混合旋流腔的下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混合旋流腔的上部的最小直径。
[0016]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包括气液混流雾化喷嘴,还包括喷嘴安装座,所述喷嘴安装座包括外安装套,所述外安装套内设有内安装套,所述内安装套顶部设有进水套;所述外安装套和所述内安装套之间形成有外部气体旋流槽和外部气体喷气口;所述外安装套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外部气体旋流槽;所述内安装套与所述进水套之间形成
有呈环状的内部气体旋流腔,所述内部气体旋流腔的横截面积大致呈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内安装套的下部设有第一混流室,所述内部气体旋流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混流室连通;所述内安装套上设有内进气孔;所述内进气孔连通所述内部气体旋流腔和所述外部气体旋流槽;所述进水套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混流室连通的液体旋流腔;所述喷嘴本体的上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混流室内,所述进气孔露出于所述内安装套下方,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外部气体喷气口的内侧,所述外部气体喷气口露出在所述喷嘴本体外侧。所述喷嘴安装座本身具有气液混流功能,气体和液体在第一混流室中混合后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11)和固定设置于喷嘴本体(111)下侧的螺旋臂(114),所述喷嘴本体(111)中设有第一腔体(1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2)包括相互连通的气体旋流腔(1121)和第二混流室(1122);所述第一腔体(112)中设有内层壳体(113),所述气体旋流腔(1121)形成于所述内层壳体(113)与所述喷嘴本体(111)之间;所述内层壳体(113)的底部与所述喷嘴本体(111)之间形成有呈环状的喷气间隙(1123),所述喷气间隙(1123)设于气体旋流腔(1121)和第二混流室(1122)之间;所述喷嘴本体(11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气体旋流腔(1121)连通的下进气孔(1113);所述内层壳体(113)内设有混合旋流腔(1131),所述混合旋流腔(113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混流室(112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壳体(113)的顶部与所述喷嘴本体(111)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内层壳体(113)、所述喷嘴本体(111)以及所述螺旋臂(114)经3D打印工艺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壳体(113)的底部的外边缘设有斜角(1132),喷嘴本体(111)的内壁上设有圆角面(1114),所述圆角面(1114)设于所述喷气间隙(1123)处,所述喷气间隙(1123)的宽度为a,a的范围是0.3

0.8mm,所述圆角的半径为1

3mm,所述斜角(1132)的尺寸为0.5

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旋流腔(1121)位于所述下进气孔(1113)的下侧的部分大致具有横截面逐渐缩小的趋势,所述气体旋流腔(1121)的内侧壁的下部的截面线呈锯齿形;所述气体旋流腔(1121)的外侧壁的下部的截面线向内折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臂(114)包括螺旋内壁(1142)、螺旋外壁(1143)、螺旋下壁(1144)和螺旋侧壁(1145),所述螺旋臂(114)的侧壁的下端向外倾斜,所述侧壁上设有凹槽(1146),所述凹槽(1146)的深度小于1mm;所述螺旋臂(114)的中心形成有与第一腔体(112)连通的第二腔体(1141),所述第二腔体(114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螺旋臂(114)的圈数为3圈以上,螺旋臂(114)的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范围是7

12mm,螺旋臂(114)的导程范围是50

7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气孔(111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下进气孔(1113)以所述喷嘴本体(111)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环形阵列布设,所述下进气孔(1113)的中心轴与所述气体旋流腔(1121)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喷嘴本体(111)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安装柱(1111)和呈圆柱或棱柱状的第二安装柱(111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玟銍蔡軒張易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研创芯智能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