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聚酯纤维原料制备步骤:将聚酯原料在6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得到聚酯纤维原料;聚酯纤维丝制备步骤:将聚酯纤维原料在320摄氏度至36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熔融呈液态聚酯纤维原料,纺丝机将液态聚酯纤维原料制成聚酯纤维丝;纤维混合步骤:将玻璃纤维混合到聚酯纤维丝中成为混合纤维丝;混合纤维粘接步骤:在混合纤维丝中加入热熔粉,使用扎压机将混合纤维粘接在一起成为混合纤维料;混合纤维第一次处理步骤:将混合纤维料浸泡在粘合处理液中,捞出后做烘干处理;混合纤维第二次处理步骤:将烘干后的混合纤维料浸泡在阻燃浸泡液中,捞出后做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烘干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无纺布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无纺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衬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0003]然而,传统的聚酯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较差,安全性能较低,满足不了市场上对聚酯无纺布的阻燃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聚酯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较差,安全性能较低,满足不了市场上对聚酯无纺布的阻燃性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
[0005]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聚酯纤维原料制备步骤:将聚酯原料在6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得到聚酯纤维原料;聚酯纤维丝制备步骤:将聚酯纤维原料在320摄氏度至36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熔融呈液态聚酯纤维原料,纺丝机将液态聚酯纤维原料制成聚酯纤维丝;纤维混合步骤:将玻璃纤维混合到聚酯纤维丝中成为混合纤维丝;混合纤维粘接步骤:在混合纤维丝中加入热熔粉,使用扎压机将混合纤维粘接在一起成为混合纤维料;混合纤维第一次处理步骤:将混合纤维料浸泡在粘合处理液中,捞出后做烘干处理;混合纤维第二次处理步骤:将烘干后的混合纤维料浸泡在阻燃浸泡液中,捞出后做烘干处理。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聚酯纤维原料制备步骤中,所述聚酯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聚酯切片70份至80份、环氧树脂4份至8份、环氧亚麻油6份至8份、阻燃剂8份至12份、增强剂1份至2份、抗氧化剂0.1份至0.5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聚酯纤维丝制备步骤中,聚酯纤维丝的直径为0.005
毫米至0.008毫米。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聚酯纤维丝处理步骤中,所述粘合处理液为二乙烯三胺。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原料还包括紫外线吸收剂0.5份至1份。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原料还包括抗菌剂1份至2份。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剂为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阻燃剂为纳米二氧化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燃浸泡液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三磷酸脂20份至30份、六溴环十二烷10份至20份、环氧树脂20份至30份、乙酸乙酯20份至40份、渗透剂8份至12份上述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步骤简练精妙、容易操控,每个步骤都认真细微,由聚酯纤维原料得到的聚酯纤维丝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耐热阻燃性。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绝缘性能良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丝扎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纤维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韧性、抗腐蚀性、耐热性强,另一方面具有优良的结构强度和机械强度。混合纤维料在粘合处理液的作用下与阻燃浸泡液充分吸收结合,以进一步地增加聚酯无纺布的阻燃性能。根据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得到的聚酯无纺布制备,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韧性、抗腐蚀性、耐热阻燃性,另一方面具有优良的结构强度和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聚酯纤维原料制备步骤:将聚酯原料在6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得到聚酯纤维原料。
[0018]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聚酯切片70份至80份、环氧树脂4份至8份、环氧亚麻油6份至8份、阻燃剂8份至12份、增强剂1份至2份、抗氧化剂0.1份至0.5份。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剂为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阻燃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抗氧化剂为3,5
‑
二叔丁基
‑4‑
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
[0019]具体的,将聚酯切片70份至80份、环氧树脂4份至8份、环氧亚麻油6份至8份、阻燃剂8份至12份、增强剂1份至2份、抗氧化剂0.1份至0.5份放入反应釜中,在6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得到聚酯纤维原料。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可以增加聚酯纤维原料的结构强度。3,5
‑
二叔丁基
‑4‑
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具有良
好的抗氧化性能,从而增加了聚酯纤维原料的抗氧化性能。纳米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从而增加了聚酯纤维原料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0020]步骤102:聚酯纤维丝制备步骤:将聚酯纤维原料在320摄氏度至36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熔融呈液态聚酯纤维原料,纺丝机将液态聚酯纤维原料制成聚酯纤维丝。
[0021]具体的,将聚酯纤维原料在320摄氏度至36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熔融呈液态聚酯纤维原料,纺丝机将液态聚酯纤维原料拉丝成为聚酯纤维丝,在常温下冷却下来,在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丝的直径为0.005毫米至0.008毫米。
[0022]步骤103:纤维混合步骤:将玻璃纤维混合到聚酯纤维丝中成为混合纤维丝。
[0023]其中,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绝缘性能良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
[0024]具体的,将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丝按照1比9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成为混合纤维丝。
[0025]步骤104:混合纤维粘接步骤:在混合纤维丝中加入热熔粉,使用扎压机将混合纤维粘接在一起成为混合纤维料。
[0026]其中,热熔粉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热熔粉优良的黏合性能也常被其他行业用作优质热熔性粘合剂,热熔粉在常温下位高弹态经加热熔融后程粘流态,固化速度快。
[0027]具体的,在混合纤维丝中均匀地加入热熔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无纺布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聚酯纤维原料制备步骤:将聚酯原料在6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得到聚酯纤维原料;聚酯纤维丝制备步骤:将聚酯纤维原料在320摄氏度至36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熔融呈液态聚酯纤维原料,纺丝机将液态聚酯纤维原料制成聚酯纤维丝;纤维混合步骤:将玻璃纤维混合到聚酯纤维丝中成为混合纤维丝;混合纤维粘接步骤:在混合纤维丝中加入热熔粉,使用扎压机将混合纤维粘接在一起成为混合纤维料;混合纤维第一次处理步骤:将混合纤维料浸泡在粘合处理液中,捞出后做烘干处理;混合纤维第二次处理步骤:将烘干后的混合纤维料浸泡在阻燃浸泡液中,捞出后做烘干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酯纤维原料制备步骤中,所述聚酯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聚酯切片70份至80份、环氧树脂4份至8份、环氧亚麻油6份至8份、阻燃剂8份至12份、增强剂1份至2份、抗氧化剂0.1份至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行伟,罗海雄,黄光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