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911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定量检测,所述样品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Ⅰ、称取混合均匀的食用植物油1.00g,加入1mL二氯甲烷,涡旋混匀后,加入NaOH水溶液5mL,涡旋30min,4℃条件下40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液;Ⅱ、固相萃取柱经过5mL乙腈、5mL纯净水依次润洗活化,取上清液2.5mL用磷酸调节pH至2~9后注入固相萃取柱,待过柱液流出后用5mL水淋洗2次,弃去淋洗液,甲醇洗脱并定容,滤液过滤,以进行净化,待H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乙基麦芽酚的检测,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广普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香味且能达到增香抑菌作用,在肉制品、饼干、饮料中应用广泛,有研究表明乙基麦芽酚的过量摄入会对人的肝脏、肺产生一定影响。一些生产厂家为了使劣质食用油以次充好或达到造假的目的在其中加入乙基麦芽酚这种香料,GB 2760

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食用植物油脂中不得添加任何香精香料,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非法添加不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更会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0003]食品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光光度法、光谱法等检测方法等,研究基质主要为饮料、烟草、糖果、肉制品、饼干、面包、乳及乳制品等,食品中乙基麦芽酚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在100~1000μg/kg范围,检出限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植物油中的乙基麦芽酚属于违法添加,其检测方法要求检出限应当尽可能低,尽管食品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较多,而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合适的检测方法只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
[0004]唐韵熙等在《分析试验室》上发表的《芝麻油、芝麻调和油中乙基麦芽酚HPLC

MS/MS分析》一文中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提取溶剂为甲醇,方法定量限为4.0μg/kg;陈坤等在《质量与认证》上发表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研究》和宁霄等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上发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麦芽酚,乙基麦芽酚,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中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检测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定量限分别为5μg/kg和4.5μg/kg,提取溶剂均为有机试剂,固相萃取柱分别为C18固相萃取小柱和WAX混合型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其提取净化过程操作较为复杂。目前,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暂无国标检测方法,目前的国家抽检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补充方法《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BJS201708)进行测定,该方法与唐韵熙等《芝麻油、芝麻调和油中乙基麦芽酚HPLC

MS/MS分析》中较为一致,没有净化步骤对仪器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检测准确、灵敏度高,尤其能有效减少芝麻油的基质效应,适用范围广的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
芽酚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定量检测,所述样品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Ⅰ、称取混合均匀的食用植物油1.00g,加入1mL二氯甲烷,涡旋混匀后,加入0~3%NaOH水溶液5mL,涡旋30min,4℃条件下40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液;Ⅱ、固相萃取柱经过5mL乙腈、5mL纯净水依次润洗活化,取上清液2.5mL用磷酸调节pH至2~9后注入固相萃取柱,待过柱液流出后用5mL水淋洗2次,弃去淋洗液,甲醇洗脱并定容1~5mL,滤液过滤,以进行净化,待HPLC

MS/MS上样分析;所述定量检测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采用溶剂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
[000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申请的乙基麦芽酚检测的HPLC

MS/MS方法,首次采用NaOH水溶液进行提取,乙基麦芽酚的具有类似于苯酚的吡喃酮羟基结构,在强碱性条件下其结构中的吡喃酮羟基解离,水溶性增强,借助这个特点可实现乙基麦芽酚与油脂分离,从而油脂中的乙基麦芽酚被提取到水溶液中;NaOH水溶液在提取植物油时,植物油密度较小,提取液在下层不利于转移,而植物油与二氯甲烷1:1(v/v)混合后,其密度会增大。该实验利用NaOH水溶液对植物油中的乙基麦芽酚进行提取,植物油样品在提取前需与等体积二氯甲烷混合;然后通过磷酸调节PH值进行富集,再利用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不仅可以降低样品对仪器的污染,而且可以降低基质效应,实现了溶剂匹配标准曲线对食用植物油中的乙基麦芽酚的定量分析,为查处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违法添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食用植物油国标方法扩充提供参考。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相萃取柱采用PLS固相萃取柱,PLS固相萃取柱的柱回收最高,PLS固相萃取柱其材料为含亲水基团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球形颗粒,具有亲水亲脂的特性,对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因此本实验选用PLS固相萃取柱。
[0009]进一步的,所述NaOH水溶液浓度为1.5%,提取液的NaOH浓度在0%~1.5%范围内,提取效率随着NaOH浓度增大而增大,达到1.5%后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并进入平台期,因此提取液的NaOH浓度以1.5%为最优。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清液2.5mL用磷酸调节pH至4~7,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PLS固相萃取柱可实现对乙基麦芽酚的富集,pH值在4~7范围之内,乙基麦芽酚的回收率比较稳定并保持在最高水平,在碱性条件下回收率则较低。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甲醇洗脱并定容2mL,样品提取液在净化过程中经过淋洗,分别用1mL、2mL、3mL、4mL、5mL甲醇进行洗脱,结果表明2mL即可实现乙基麦芽酚的完全洗脱,因此选择洗脱体积为2mL。
[0012]进一步的,色谱条件:色谱柱:Kinetex

C18色谱柱(100mmx

C18MS,2.6mm);柱温:40℃;进样量:2μL;流动相A:含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程序:0~0.2min,80%A;0.2~3min,80%~20%A;3~4min,20%~10%A;4~4.1min,10%~80%A;4.1~9min,80%A;流速:0.25mL/min;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正离子源(ESI+);毛细管电压:3.00kV;锥孔电压:35.00V;离子源温度:150℃;干燥气温度:500℃;干燥气流速:1000L/h(氮气);锥孔气流速:1L/h(氮气);碰撞气:氩气;采集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以获得最佳的质谱采集参数,提高仪器灵敏度,对乙基麦芽酚的前体离子、产物离子、碎裂电压、碰撞能量进行优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0014]图2是提取液NaOH浓度的优化。
[0015]图3是提取液过固相萃取柱前的pH值优化。
[0016]图4是芝麻油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前处理和定量检测,所述样品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Ⅰ、称取混合均匀的食用植物油1.00g,加入1mL二氯甲烷,涡旋混匀后,加入0~3%NaOH水溶液5mL,涡旋30min,4℃条件下40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液;Ⅱ、固相萃取柱经过5mL乙腈、5mL纯净水依次润洗活化,取上清液2.5mL用磷酸调节pH至2~9后注入固相萃取柱,待过柱液流出后用5mL水淋洗2次,弃去淋洗液,甲醇洗脱并定容1~5mL,滤液过滤,以进行净化,待HPLC

MS/MS上样分析;所述定量检测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采用溶剂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柱采用PLS固相萃取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OH水溶液浓度为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敏敏李赵平董宇谢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