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1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包括沿街管廊,沿街管廊设置于建筑本体靠近街道的一侧,沿街管廊连接于建筑本体的一层和二层之间的部分,沿街管廊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通风机构设置于侧板上,排水结构包括雨水槽、排水通道、以及输水管;顶板上表面的端侧设置有雨水槽,雨水槽沿沿街管廊的延伸方向布置,侧板和底板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排水通道,雨水槽和排水通道连通,排水通道通过输水管连接于市政下水道;底板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槽,侧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管线的支架;顶板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缆线安装架。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综合管廊存在修建成本大且通风效果不好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


[0001]本申请属于管廊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软传统的城市规划都是把电力、通信等线缆架空设置,如我们常见的电线杆、路灯杆、信号灯杆等,就是它的管网结构体系,随着大家对城市面貌要求的提高,新的城市规划或老城改造都按“线缆落地”的方案实施,就是把线缆埋入道路路面下,但很快又出现了“拉链马路”问题,于是又引进了在国外已经很成熟的“地下综合管廊”技术,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但是城市综合管廊不便于分期修建,一次性投资大,尤其是老城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投资更大,工期更长。当管沟内敷设的管线较少时,管廊自身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过大。修建综合管廊须正确预测远景发展规划,以免容量不足或过大导致再行修建或浪费。地下综合管廊通风效果不佳且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氧气含量比大气中稀薄,有时也会因积水坑内的污水长期发酵,产生一定量的硫化氢、甲烷和一氧化碳,进而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综合管廊存在修建成本大且通风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沿街管廊、通风机构、排水结构、底座、以及缆线安装架;
[0005]所述沿街管廊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靠近街道的一侧,所述沿街管廊连接于所述建筑本体的一层和二层之间的部分,所述沿街管廊的下部为过人通道;
[0006]所述沿街管廊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以及均为水平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部的高度为1.5~2.2m;
[0007]所述通风机构设置于远离所述建筑本体的所述侧板上,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排风扇和百叶窗,所述排风扇安装于所述侧板上的通风口内,所述百叶窗安装于所述通风口的外侧;
[0008]所述排水结构包括雨水槽、排水通道、以及输水管;
[0009]所述顶板上表面的端侧设置有所述雨水槽,所述雨水槽沿所述沿街管廊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所述排水通道,所述雨水槽和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排水通道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于市政下水道;
[0010]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沿街管廊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滑槽与检修小车的移动轮相配合;
[0011]所述侧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管线的支架;所述顶板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缆线安装架。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沿街管廊远离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柱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沿街管廊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的一层和二层的外侧,所述沿街管廊远离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通过缆索和所述建筑本体连接,所述缆索倾斜设置。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本体为骑楼,所述沿街管廊设置于所述骑楼的二层的下方,所述沿街管廊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骑楼的二层的外侧。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检修门的另一侧、以及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锁扣和锁销。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限位块、侧向安装板、以及横向安装板;
[0017]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预埋件,所述侧向安装板通过所述预埋件固定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横向安装板上;
[0018]所述侧向安装板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下部的侧壁处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横向安装板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宽度小于所述抵接块距所述凹槽上部侧壁的距离,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凹槽底壁和所述抵接块之间,所述限位块卡接于所述横向安装板端部和所述凹槽侧壁之间。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横向安装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向安装板通过所述凹槽沿所述侧向安装板的高度方向安装,多个所述横向安装板的长度从中间向顶部和底部两端递减。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雨水槽和所述排水通道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栅板。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相邻的所述沿街管廊之间设置有桥体结构,所述桥体结构上设置有桥体管廊,所述桥体管廊和其两侧的所述沿街管廊连通。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室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002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沿街管廊上的雨水可自流进入雨水槽,最终通过排水通道和输水管输送至市政下水道统一进行处理。沿街管廊可作为过人通道上方的遮阴避雨的雨棚。排风扇能够加速管廊内部和外界的气流交换速率,百叶窗能够在不需要通风时,将通风口封堵。通风机构使得管廊内部和外界连通,进而使管廊内部的空气得到置换,一方面保证氧气的含量,另一方面防止有害气体聚集于管廊内,避免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腔室内部的高度相比正常的综合管廊较低,检修小车为平板车,因此工作人员可坐在平板车上在管廊内进行移动,从而提高维护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沿街管廊的腔室即为供管线通过的管廊,管线可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缆线安装架可安装电缆、信号线等直径较小的缆线,从而充分利用管廊内的空间,同时这样的安装位置还便于工作员对缆线进行维护。本技术的结构既便于传统架空线缆的就地改造、
管理维护,又吸取了地下综合管廊整合统一市政管线的优点,还为市民提供了在街道上遮阳避雨的无伞空间。本技术的桥体管廊能够节省宝贵的地下空间,为下穿道路等设施的更新修建腾出了空间,简化了管线铺设工序,同时,本技术的桥体管廊比地下管廊的造价要低得多。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沿街管廊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沿街管廊(2)、通风机构(3)、排水结构、底座、以及缆线安装架(13);所述沿街管廊(2)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1)靠近街道的一侧,所述沿街管廊(2)连接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层和二层之间的部分,所述沿街管廊(2)的下部为过人通道;所述沿街管廊(2)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4)、以及均为水平设置的顶板(5)和底板(6),两个所述侧板(4)设置于所述顶板(5)和所述底板(6)之间;所述侧板(4)、所述顶板(5)和所述底板(6)形成腔室(7),所述腔室(7)内部的高度为1.5~2.2m;所述通风机构(3)设置于远离所述建筑本体(1)的所述侧板(4)上,所述通风机构(3)包括排风扇和百叶窗,所述排风扇安装于所述侧板(4)上的通风口内,所述百叶窗安装于所述通风口的外侧;所述排水结构包括雨水槽(8)、排水通道(9)、以及输水管(10);所述顶板(5)上表面的端侧设置有所述雨水槽(8),所述雨水槽(8)沿所述沿街管廊(2)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6)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所述排水通道(9),所述雨水槽(8)和所述排水通道(9)连通,所述排水通道(9)通过所述输水管(10)连接于市政下水道;所述底板(6)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沿所述沿街管廊(2)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滑槽(11)与检修小车的移动轮相配合;所述侧板(4)上可拆卸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管线的支架(12);所述顶板(5)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缆线安装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设置于所述沿街管廊(2)远离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所述支撑柱(14)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柱(14)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底板(6)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街管廊(2)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层和二层的外侧,所述沿街管廊(2)远离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通过缆索(15)和所述建筑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