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6894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涉及建筑节能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坑道和风道,所述风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地板,所述地板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和地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连通有风筒,所述转杆的顶端延伸至顶板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挤压组件,实现连续压模成型作业,通过在带有风道的坑道内设置风冷机构,利用螺旋设置的滑道旋转使物料逐渐下滑至设置的排料组件内,在下滑的过程中利用风筒上的多个喇叭风管和通风底管对滑道喷送气流,使初步成型材料快速降温冷却,使建筑材料形态快速稳定,效率高,提高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建筑领域中建筑材料的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因此现在市场上推出了很多的建筑节能环保材料,这些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这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压力
[0003]现有的,现有技术中建筑节能材料进行制备生产的过程中,采用集中自然冷却降温的方式冷却,使建筑材料形态稳定的降温耗时长,效率低,影响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节能材料进行制备生产的过程中,采用集中自然冷却降温的方式冷却成型,降温效率低,影响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效率的缺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包括坑道和风道,所述风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地板,所述地板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和地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连通有风筒,所述转杆的顶端延伸至顶板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风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风冷机构,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组件,所述风冷机构的底端位于排料组件的内部,所述坑道的上方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与风冷机构的顶部相连通,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挤压组件适配的上模具。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下压模具板、模具底板、转动杆和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模具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模具底板位于坑道的上方,所述下压模具板固定套接在转动杆的外侧壁上,所述下压模具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型阵列分布的模具空槽,所述下压模具板的上方设置有注料管,所述模具底板靠近风冷机构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风冷机构的顶部相连通,。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冷机构包括滑道、通风盒、加压风机、喇叭风管和接料顶盒,所述接料顶盒固定套接在风筒的上表面,所述接料顶盒的顶部与挤压组件相连通,所述接料顶盒的底部与滑道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滑道螺旋套设在风筒的外侧壁上,所述滑道的内侧壁均与风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盒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通风盒转动套接在转杆的外侧壁上,所述转杆位于通风盒内部的杆壁上通过通孔
与通风盒相连通,所述滑道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加压风机的输出端与通风盒固定连通,所述喇叭风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喇叭风管均固定连通在风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喇叭风管的喇叭端均位于滑道的内部,所述滑道的底端位于排料组件的内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底管,所述通风底管远离滑道的一端均固定连通在风筒的外侧壁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料组件包括排料筒、排料口、锥筒和挡罩,所述排料筒固定连接在地板的上表面,所述排料筒套设在滑道的底端,所述锥筒固定套接在转杆的外侧壁上,所述排料筒的一侧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挡罩的底部与锥筒的外侧壁形状相契合,所述挡罩的底部与锥筒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挡罩固定连接在排料筒的内侧壁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罩上表面靠近排料口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挡罩靠近排料口的一侧倾斜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料口内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唇边,所述唇边的顶端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将助熔剂、煤灰、泡沫玻璃及火山石渣按质量比例为泡沫玻璃100份,煤灰10

30份,火山石渣10

40份,助熔剂10

20份,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0℃

400℃,加热时间为5

10分钟,形成未完全熔融的粗料;
[0014](2):将步骤(1)中所述的粗料、粘结剂和生物质碳按质量比例为100

200份、粘结剂50

100份和生物质碳50

100份加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热混合物;
[0015](3):将步骤(2)中所述的热混合物注入模具中趁热压模成型,所述趁热压模在60

450MPa的压力和5

200分钟下进行;
[0016](4):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处理使压模成型材料形态稳定,形成所述的建筑节能材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挤压组件,下压模具板旋转的过程中,注料管将热混合物注入模具空槽内,通过上模具在模具空槽内同时进行压模成型,实现连续压模成型作业,通过在带有风道的坑道内设置风冷机构,接料顶盒通过上方的缺口将初步成型材料导入滑道中,利用螺旋设置的滑道旋转使物料逐渐下滑至设置的排料组件内,在下滑的过程中利用风筒上的多个喇叭风管和通风底管对滑道喷送气流,使初步成型材料快速降温冷却,使建筑材料形态快速稳定,效率高,提高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坑道和风道,对压模成型后的建筑材料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在坑道中进行,风道对冷却处理时产生的热空气进行引导集中排放,避免大量热空气涌入车间提高工作环境温度,造成不利影响,通过设置排料组件,旋转的滑道底端导出的建筑材料进入排料筒的内部后,沿锥筒表面滑动至底部,设置的挡罩在排料口的内侧对建筑材料进行阻挡和引导,使物料统一通过排料口沿唇边滑动至排料筒外部,统一将建筑材料投放在传送带上,集中输送出坑道,集中收集冷却处理后的建筑材料。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中排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中接料顶盒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中挤压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坑道;11、风道;12、传送带;13、地板;
[0027]2、排料组件;21、排料筒;22、排料口;23、唇边;24、锥筒;25、挡罩;
[0028]3、风冷机构;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坑道(1)和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地板(13),所述地板(13)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板(47)固定连接有顶板(42),所述顶板(42)和地板(1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41),所述转杆(41)的侧壁固定连通有风筒(4),所述转杆(41)的顶端延伸至顶板(4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43),所述一号电机(43)固定连接在顶板(42)的上表面,所述风筒(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风冷机构(3),所述地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组件(2),所述风冷机构(3)的底端位于排料组件(2)的内部,所述坑道(1)的上方设置有挤压组件(5),所述挤压组件(5)与风冷机构(3)的顶部相连通,所述顶板(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4),所述液压缸(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挤压组件(5)适配的上模具(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5)包括下压模具板(51)、模具底板(53)、转动杆(54)和二号电机(55),所述二号电机(55)固定连接在顶板(42)的上表面,所述转动杆(54)的顶端与二号电机(5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4)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模具底板(53)的上表面,所述模具底板(53)位于坑道(1)的上方,所述下压模具板(51)固定套接在转动杆(54)的外侧壁上,所述下压模具板(5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型阵列分布的模具空槽(52),所述下压模具板(51)的上方设置有注料管(46),所述模具底板(53)靠近风冷机构(3)的一侧开设有缺口(56),所述缺口(56)与风冷机构(3)的顶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3)包括滑道(31)、通风盒(32)、加压风机(33)、喇叭风管(34)和接料顶盒(36),所述接料顶盒(36)固定套接在风筒(4)的上表面,所述接料顶盒(36)的顶部与挤压组件(5)相连通,所述接料顶盒(36)的底部与滑道(3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滑道(31)螺旋套设在风筒(4)的外侧壁上,所述滑道(31)的内侧壁均与风筒(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盒(32)固定连接在顶板(42)的上表面,所述通风盒(32)转动套接在转杆(41)的外侧壁上,所述转杆(41)位于通风盒(32)内部的杆壁上通过通孔与通风盒(32)相连通,所述滑道(31)固定连接在顶板(42)的上表面,所述加压风机(33)的输出端与通风盒(32)固定连通,所述喇叭风管(34)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嘉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春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