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88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6
本公开提供一种检测装置,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均设置在安装框架上;图像采集设备位于输送机构的相对两面,并朝向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检测工位,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路板至检测工位,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当电路板位于检测工位时采集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检测工位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用于与电路板的板面对应,第二面用于与电路板的板底对应。该检测装置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以便根据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分析检测电路板,从而不仅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而且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同时避免漏检。避免漏检。避免漏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电路板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都要使用印刷电路板。
[0003]为了保证印刷电路板的质量,印刷电路板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以空调的印刷电路板为例,目前,空调的印刷电路板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板面的错件、漏件、反件和浮高,以及,板底的漏焊、连焊和凸脚进行检测,相关技术中,这些检测均是由人工目检完成。
[0004]然而,人工目检印刷电路板的方式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以便根据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分析检测电路板,从而不仅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而且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有利于避免漏检。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公开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相对两面,并朝向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检测工位,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路板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检测工位时采集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所述检测工位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对应,所述第二面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的板底对应。
[0008]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板底光源,所述板底光源位于所述第二面所在的一侧,所述板底光源包括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mm至50mm;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用于朝向所述检测工位发出低角度环形光。
[0009]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为红光或蓝光。
[0010]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光源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以使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0011]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度至50度。
[0012]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底光源还包括第二环形光源,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远离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发光
颜色为红光或蓝光,且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
[0013]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径向尺寸。
[0014]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至600mm。
[0015]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以使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0016]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度至90度。
[0017]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包括四个第一条形光源,四个所述第一条形光源围合成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四个所述第一条形光源沿与所述第二面平行的方向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围合的区域。
[0018]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包括四个第二条形光源,四个所述第二条形光源围合成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四个所述第二条形光源沿与所述第二面平行的方向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围合的区域。
[0019]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板面光源,所述板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面所在的一侧,所述板面光源包括第三环形光源;所述第三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为白色;所述第三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400mm至700mm。
[0020]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环形光源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以使所述第三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0021]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环形光源包括四个第三条形光源,四个所述第三条形光源围合成所述第三环形光源;四个所述第三条形光源沿与所述第一面平行的方向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第三环形光源围合的区域。
[0022]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工位的相对两侧对应设置有所述板底光源和所述板面光源;所述检测工位的相对两侧对应设置有所述图像采集设备。
[0023]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工位的相对两侧对应设置有所述板底光源和所述板面光源;所述检测工位中未被位于所述检测工位中的所述电路板遮挡的区域设置有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用于防止所述板底光源和所述板面光源相互干扰。
[0024]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检测工位;相邻两个所述检测工位中的其中一个检测工位朝向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板面光源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相邻两个所述检测工位中的另一个检测工位朝向所述第二面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板底光源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
[0025]在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检测区域避让结构,所述检测区域避让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检测工位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拍摄到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或板底图像。
[0026]本公开提供的检测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7]本公开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将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均设置在安装框架上,从而不仅使安装框架可以对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
设备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而且使安装框架可以对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起到集成和保护的作用,进而便于检测装置的独立使用或组合使用,提高检测装置应用的灵活性。
[0028]同时,通过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检测工位,使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路板至检测工位;通过设置图像采集设备位于输送机构的相对两面,并朝向输送机构,使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当电路板位于检测工位时采集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从而便于根据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分析电路板,以实现检测电路板的目的。相比于人工目检电路板,本公开的检测装置不仅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而且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有利于避免漏检。
[002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公开提供的检测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输送机构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相对两面,并朝向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检测工位,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路板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检测工位时采集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图像和板底图像;所述检测工位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对应,所述第二面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的板底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底光源,所述板底光源位于所述第二面所在的一侧,所述板底光源包括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mm至50mm;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用于朝向所述检测工位发出低角度环形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为红光或蓝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以使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度至50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光源还包括第二环形光源,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远离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为红光或蓝光,且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径向尺寸。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至600m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以使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度至90度。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祥龙陈光达丁有爽邵天兰
申请(专利权)人: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