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61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行走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全地形车;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进气口;所述第一腔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接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板。通过导流板使流经发动机各缸内的空气流量基本一致,增加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升了全地形车的经济性。提升了全地形车的经济性。提升了全地形车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外观一般无篷。全地形车的发动机受节气门机构布置位置的影响,造成进气歧管中一个腔体离节气门机构过近,另一个腔体离节气门机构太远,导致两个腔体中空气流量一致性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各缸之间的空气流量差异增加,使发动机各缸之间的燃烧效率存在差异,长此以往对全地形车的发动机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全地形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用于支撑全地形车;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进气口;第一腔体至少部分设置在进气口和第二腔体之间,进气口连通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接且互相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板。
[0006]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一进气面,第一进气面的面积为S1,第二腔体包括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二进气面,第二进气面的面积为S2,S1和S2的比值大于等于1.04且小于等于1.56。
[0007]进一步地,第一进气面的面积S1和第二进气面的面积S2的比值大于等于1.17且小于等于1.43。
[0008]进一步地,第一进气面的面积S1和第二进气面的面积S2的比值等于 1.43。
[0009]进一步地,导流板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导流板靠近第二腔室或第四腔室设置;和/或,导流板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导流板远离第二腔室或第四腔室设置。
[0010]进一步地,导流板垂直于进气歧管内壁方向上的高度为H,导流板的高度H大于等于6.4mm且小于等于9.6mm。
[0011]进一步地,导流板的高度H大于等于7.2mm且小于等于8.8mm。
[0012]进一步地,导流板和进气歧管一体成型,导流板向进气歧管内延伸。
[0013]进一步地,导流板的侧面设置为以下之一:垂直于进气歧管内壁的平面、与进气歧管内壁成预设角度的斜面、弧面。
[0014]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流量和第二腔体内的空气流量的一致性大于等于0
且小于等于0.05。
[0015]通过设置导流板使流经发动机各缸内的空气流量基本一致,增加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升了全地形车的经济性。同时,降低了节气门机构布置位置对发动机进气效率的影响,提升了全地形车发动机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全地形车的整车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全地形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动力组件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动力组件的爆炸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动力组件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气歧管和气缸盖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气歧管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气歧管的剖面图。
[0024]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图6的A处放大图。
[0025]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气缸盖和密封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密封件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图10的B处放大图。
[0028]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气通道的第一视角图。
[0029]图1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气通道的第二视角图。
[0030]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气缸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车身覆盖件12、行走组件13、传动组件14、发动机15和发电机16。车架11设置为金属框架,用于支撑车身覆盖件12、发动机15、发电机16和传动组件14。车身覆盖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保护全地形车100。发动机15和发电机16共同构成全地形车100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通过传动组件14将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13,从而使行走组件13运动。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为全地形车100提供动力来源。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0033]如2图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全地形车100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容纳空间101和第二容纳空间102,其中,第一容纳空间10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的前侧。进一步地,第一容纳空间101设置为驾驶室,用于供驾乘人员乘坐全地形车100,第二容纳空间102可供设置动力组件。
[0034]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储油组件(图中未示出),储油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并且储油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进一步地,传动组件14设置为一根沿全地形车100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为了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动力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
102中,且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左侧,储油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右侧。通过动力组件和储油组件平衡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的重量,从而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分布。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为了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动力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中,且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右侧,储油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左侧。通过动力组件和储油组件平衡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的重量,从而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分布。通过上述设置,使全地形车100的质心前移,有利于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操控,提高驾驶质感。
[0035]如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控制器组件17,控制器组件17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中,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控制器组件17包括第一控制器171和第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控制器171用于控制全地形车 100的动力组件,通过第一控制器171控制发电机16功率的输出、发动机15 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发动机15与发电机16之间的能量转换。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电子零部件,其中,电子零部件指设置在全地形车 100中的温度控制模块、照明模块和仪表显示模块等功能性部件。具体的,第二控制器至少部分设置在储油组件的上侧。
[0036]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发动机15包括曲轴连杆机构 151和外壳体组件159,外壳体组件159包括气缸盖1592和曲轴箱1594,曲轴连杆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行走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全地形车;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进气口;所述第一腔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接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一进气面,所述第一进气面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二进气面,所述第二进气面的面积为S2,S1和S2的比值大于等于1.04且小于等于1.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面的面积S1和所述第二进气面的面积S2的比值大于等于1.17且小于等于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传巍杨陈娄峰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