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54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包括换热板对,换热板对包括上板片和下板片,上板片和下板片均设有多排鼓包,每排鼓包为外凸鼓包和内凹鼓包交替设置,上板片和下板片的内凹鼓包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一,相邻换热板对的外凸鼓包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二,上板片和下板片上设有内凹式的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换热板对的上板片和下板片一侧压制外凸鼓包,一侧压制内凹鼓包和筋条,凹凸鼓包等距离交替循环排布,换热流道完全由鼓包独立支撑,不用在设置定距柱或支撑条,解决脱落对换热板片造成损伤,增加泄漏风险的问题,该换热板片结构相对简单,流道间距大,换热气体阻力降小,不宜积灰,换热效率高,且减少成本。且减少成本。且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


[0001]本技术属于预热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

技术介绍

[0002]气气换热器常用于高炉工程热风炉系统,将热风炉烟气余热回收,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目前常用的板式气气换热器的换热板片流道间距较大时通常采用定距柱或支撑条等外物辅助撑起板束流通通道,定距柱等外物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容易脱落会对换热板片造成损伤增加泄漏风险,采用定距柱或支撑条等外物辅助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解决目前气气换热器采用定的定距柱或支撑条辅助撑起板束流通通道,容易脱落会对换热板片造成损伤增加泄漏风险,采用定距柱或支撑条等外物辅助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的问题。
[0004]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包括换热板对,换热板对包括上板片和下板片,上板片和下板片均设有多排鼓包,每排鼓包为外凸鼓包和内凹鼓包交替设置,上板片和下板片的内凹鼓包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一,相邻换热板对的外凸鼓包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二,上板片和下板片的短边侧设有内翻式压边一,上板片和下板片的长边侧设有外翻式压边二,压边一的内侧壁与内凹鼓包平齐,压边二的外侧壁与外凸鼓包平齐,上板片和下板片上设有内凹式的筋条。
[0005]优选的,换热流道一间距为e,那么内凹鼓包的高度即为e/2,换热流道二的间距为f,那么外凸鼓包的高度即为f/2。更好的进行相互支撑。
[0006]优选的,上板片和下板片沿长度方向从中线到两侧各0.75m

1m处为宜变形区,在宜变形区内的外凸鼓包和内凹鼓包的高度均高于其区外的外凸鼓包和内凹鼓包0.1mm

0.15mm。当多个板对相互组合后,中间宜变形区内产生的变形可以通过预留尺寸进行抵消,更好保证整体的鼓包完全支撑。
[0007]优选的,宜变形区内的相邻筋条沿长边方向之间的间距小于其区外的间距。增强宜变形区内的板的强度,减小变形。
[0008]优选的,上板片和下板片的短边端部设有倾斜的焊接面,上板片和下板片的焊接面形成外八字的焊接槽。方便焊接。
[0009]优选的,上下换热板对的压边二的内壁上均设有密封凹槽和密封凸台,密封凹槽和密封凸台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可以进行密封,防止漏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1]通过在换热板对的上板片和下板片一侧压制外凸鼓包,一侧压制内凹鼓包和筋条,四周压制翻边,凹凸鼓包等距离交替循环排布,换热流道完全由鼓包独立支撑,不用在设置定距柱或支撑条,解决脱落对换热板片造成损伤,增加泄漏风险的问题,该换热板片结
构相对简单,流道间距大,换热气体阻力降小,不宜积灰,换热效率高,且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下板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相邻换热板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多换热板对摞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板片,2、内凹鼓包,3、筋条,4、下板片,5、压边二,6、压边一,7、外凸鼓包,8、堆焊,9、焊接槽,10、密封凸台,11、密封凹槽,12、缝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为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包括换热板对,换热板对包括上板片1和下板片4,上板片1和下板片4均设有多排鼓包,每排鼓包为外凸鼓包7和内凹鼓包2交替设置,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内凹鼓包2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一,相邻换热板对的外凸鼓包7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二,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短边侧设有内翻式压边一6,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长边侧设有外翻式压边二5,压边一6的内侧壁与内凹鼓包2平齐,压边二5的外侧壁与外凸鼓包7平齐,上板片1和下板片4上设有内凹式的筋条3。
[0022]换热流道一间距为e,那么内凹鼓包2的高度即为e/2,换热流道二的间距为f,那么外凸鼓包7的高度即为f/2。外凸鼓包7和内凹鼓包2均为等间距排布。
[0023]换热板对两侧流道间距在10mm

36mm不等,流道间距大,阻力小不宜积灰,工作压力为
±
30kpa。换热板对表面压至的凹凸鼓包和长筋,保障换热板片在承受气体压力时不会鼓瘪,在摞叠时能够独自支撑,内部不会向下塌陷。上板片1和下板片4主要为不锈钢和ND钢,在允许工况下也可选用碳钢板,上板片1和下板片4厚度在0.8mm

2mm不等。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压边一6宜采用缝焊机形成缝焊12,便捷可靠。
[0024]上板片1和下板片4沿长度方向从中线到两侧各0.75m

1m处为宜变形区,在宜变形区内的外凸鼓包7和内凹鼓包2的高度均高于其区外的外凸鼓包7和内凹鼓包20.1mm

0.15mm。
[0025]宜变形区内的相邻筋条3沿长边方向之间的间距小于其区外的间距。
[0026]目前国内的钢卷轧制宽度大多数为不锈钢卷1219mm,碳钢卷1250mm,为不浪费原材料,故而将板片宽度W分为“400mm”,“600mm”,“1200mm”,图1所示换热板片宽度为“1200mm”时样式,当板宽为“400mm”和“600mm”时减少宽度方向鼓包和长筋的行数。在面对不同工况和不同换热参数时所需的换热板片长度L不同。长筋压深1.5mm即可,其小于外凸鼓包7和内凹鼓包2的深度。换热流道一和换热流道二分别形成独立通道。气气换热器换热气体工作压力较小,大多数情况为
±
5kpa,凹凸鼓包间距保持在200mm左右即可,因鼓包布
置间距较大且单侧鼓包为矩形排列,换热气体阻力降小,换热效果好。
[0027]工作原理:通过在换热板对的上板片和下板片一侧压制外凸鼓包,一侧压制内凹鼓包和筋条,四周压制翻边,凹凸鼓包等距离交替循环排布,换热流道完全由鼓包独立支撑,不用在设置定距柱或支撑条,解决脱落对换热板片造成损伤,增加泄漏风险的问题,换热时多个板对形成板束,热气走换热流道一,冷气走换热流道二,相互不接触,进行换热。该换热板片结构相对简单,流道间距大,换热气体阻力降小,不宜积灰,换热效率高,且减少成本。
[00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短边端部设有倾斜的焊接面,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焊接面形成外八字的焊接槽9。
[0029]焊接时可以在焊接槽内完成焊接,形成堆焊8。更加简单方便,并且焊接强度更高,
[0030]上下换热板对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包括换热板对,换热板对包括上板片(1)和下板片(4),其特征在于:上板片(1)和下板片(4)均设有多排鼓包,每排鼓包为外凸鼓包(7)和内凹鼓包(2)交替设置,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内凹鼓包(2)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一,相邻换热板对的外凸鼓包(7)相互支撑形成换热流道二,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短边侧设有内翻式压边一(6),上板片(1)和下板片(4)的长边侧设有外翻式压边二(5),压边一(6)的内侧壁与内凹鼓包(2)平齐,压边二(5)的外侧壁与外凸鼓包(7)平齐,上板片(1)和下板片(4)上设有内凹式的筋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换热流道一间距为e,那么内凹鼓包(2)的高度即为e/2,换热流道二的间距为f,那么外凸鼓包(7)的高度即为f/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气换热器的低阻力自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朝晖程镇孙荧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旺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