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4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包括挖泥船和依次与挖泥船的排泥口连接的首段排泥管和n个排泥单元,每个排泥单元均包括接力泵和后段排泥管。首段排泥管的尾端与第一个排泥单元之间安装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积浆池、过滤格栅板、防溅罩和杂物收集口;积浆池的顶面呈前低后高的斜面且具有进料口;积浆池的后端板的下部开设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的进水口连接的排水口;过滤格栅板安装在积浆池的进料口上;防溅罩包括弧形罩和连接在弧形罩的后端的封板;杂物收集口包括呈倒八字形的导向口和呈凹槽形并连接在导向口的下端的出料口;首段排泥管的尾端固定在过滤格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管道及接力泵的维修保养成本。力泵的维修保养成本。力泵的维修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疏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了疏浚工程中。近年我国城市河湖等清淤项目具有排泥场距施工区远且航运不同的特点,使得常规的抓斗挖泥船挖泥、泥驳运输、吸泥船吹填上岸等配套施工方案无法实现;而绞吸船单船施工时,由于受设备扬程的限制,难以将疏浚土输送到排泥场;因此,接力泵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0003]长排距清淤项目实施过程,由于湖内杂物、建筑垃圾较多;而排泥管线内的杂物和积泥极易造成堵管、爆管,并损坏接力泵,而排泥管线破损后容易污染环境,影响企业形象;另外管道破损、接力泵损坏后维修成本高,而且还要影响施工效率。
[0004]因此,研制一种内湖长排距疏浚过滤装置,对减少管道及接力泵的维修保养成本,提高长排距排泥管线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避免管道破损污染环境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它能减少管道及接力泵的维修保养成本,提高长排距排泥管线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包括挖泥船和依次与挖泥船的排泥口连接的首段排泥管和n个排泥单元,每个排泥单元均包括接力泵和后段排泥管,其中,
[0007]所述首段排泥管的尾端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的进水口之间安装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积浆池、过滤格栅板、防溅罩和杂物收集口;
[0008]所述积浆池由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顶板构成;所述底板呈矩形;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均呈矩形,且后端板的宽度大于前端板的宽度;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并为顶边为斜边的四边形,使所述积浆池的顶面呈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前顶板呈矩形且长度与前端板的长度相同,该前顶板固定在积浆池的顶端前部,使使积浆池的顶部形成进料口;所述后端板的下部开设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的进水口连接的排水口;
[0009]所述过滤格栅板安装在所述积浆池的顶部的进料口上;该过滤格栅板包括框架、多根间隔地焊接在框架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纵向钢筋和若干道间隔1m 地焊接在框架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的横撑;
[0010]所述防溅罩包括由一块等腰梯形板弯成的弧形罩和连接在弧形罩的后端的封板;所述弧形罩的左端和右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过滤格栅板的左侧边的中后部和右侧边的中后部;所述封板的下端固定在过滤格栅板的顶边上;
[0011]所述杂物收集口包括呈倒八字形的导向口和呈凹槽形并连接在导向口的下端的出料口;该杂物收集口的导向口的上端固定在防溅罩的前端;该杂物收集口的出料口固定在所述前端板的中部;
[0012]所述首段排泥管的尾端固定在所述过滤格栅板上。
[0013]上述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其中,所述积浆池的左侧板或右侧板的上部开设一溢流口,该溢流口上连接溢流管。
[0014]上述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其中,所述防溅罩还包括两块一一对应地从弧形罩的前端左侧的前端右侧延伸的挡料板,且该两块挡料板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过滤格栅板的左侧边的前部和右侧边的前部。
[0015]本技术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具有以下特点:通过在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的进口端设置过滤装置,能够过滤掉长排距排泥管道内的大块杂物,减少排泥管道的磨损、堵塞和破裂的风险,降低后面的排泥单元中的接力泵的故障率,减少排泥管及接力泵的维修保养成本,提高长排距排泥管线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的平面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包括挖泥船10和依次与挖泥船10的排泥口连接的首段排泥管11和n个排泥单元,每个排泥单元均包括接力泵12和后段排泥管13。
[0020]首段排泥管11的尾端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12的进水口之间安装过滤装置2;该过滤装置2包括积浆池21、过滤格栅板22、防溅罩23和杂物收集口24。
[0021]积浆池21由底板210、前端板211、后端板212、左侧板213、右侧板214 和前顶板215构成;底板210为矩形板;前端板211和后端板212均呈矩形,且后端板212的宽度大于前端板211的宽度;左侧板213和右侧板214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并为顶边为斜边的四边形,使积浆池21的顶面呈前低后高的斜面,前顶板215呈矩形并固定在积浆池21的顶端前部,使积浆池21的顶部形成一个进料口;后端板212的下部开设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12的进水口连接的排水口6;左侧板213或右侧板214的上部开设一溢流口,该溢流口上连接溢流管216。
[0022]过滤格栅板22安装在积浆池21的进料口上;过滤格栅板22包括矩形框架、多根间隔8cm地焊接在框架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纵向钢筋和若干道间隔1m 地焊接在框架的两侧边之间的横撑。纵向钢筋和横撑均采用直径为Φ16mm的钢筋。
[0023]防溅罩23由一块等腰梯形板弯成的弧形罩231、连接在弧形罩231的后端的封板构成和两块一一对应地从弧形罩23的前端左侧的前端右侧延伸的挡料板232,弧形罩231的左端和右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过滤格栅板22的左侧边的中后部和右侧边的中后部;两块挡料板232一一对应地固定在过滤格栅板22 的左侧边的前部和右侧边的前部;封板的下端固定
在过滤格栅板22的顶边上。
[0024]杂物收集口24包括呈倒八字形的导向口241和呈凹槽形并连接在导向口241的下端的出料口242;该杂物收集口24的导向口241的上端固定在防溅罩 23的弧形罩231的前端;该杂物收集口的出料口242固定在积浆池21的前顶板215的中部。
[0025]首段排泥管11的尾端口固定在过滤格栅板22上。
[0026]本技术的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将过滤装置2的集浆池 21的下部埋在河岸的地下进行固定,以抵抗来自首段排泥管11的水泥浆的冲击力。将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12的进口通过弯管与过滤装置2的排水口连接,集浆池21的对着河道的左侧板213或右侧板214上开设的溢流孔连接能通到河道的溢流管216,当集浆池21内的水泥浆流量过大时,通过溢流孔和溢流管216重新流入河内,防止水泥浆外溢污染环境。水泥浆经过滤格栅板22 过滤后汇入下部的集浆池21,通过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12泵送至后续的排泥管13。水泥浆内的杂物经过滤格栅板22的过滤后通过自重和杂物收集口 24的导向口241汇集到出料口242进行收集。
[0027]本技术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河湖疏浚的长排距排泥管线,包括挖泥船和依次与挖泥船的排泥口连接的首段排泥管和n个排泥单元,每个排泥单元均包括接力泵和后段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排泥管的尾端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的进水口之间安装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积浆池、过滤格栅板、防溅罩和杂物收集口;所述积浆池由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顶板构成;所述底板呈矩形;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均呈矩形,且后端板的宽度大于前端板的宽度;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并为顶边为斜边的四边形,使所述积浆池的顶面呈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前顶板呈矩形且长度与前端板的长度相同,该前顶板固定在积浆池的顶端前部,使使积浆池的顶部形成进料口;所述后端板的下部开设与第一个排泥单元的接力泵的进水口连接的排水口;所述过滤格栅板安装在所述积浆池的顶部的进料口上;该过滤格栅板包括框架、多根间隔地焊接在框架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纵向钢筋和若干道间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天博李玉辉陈亮江沭淮甘雁飞姜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