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39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检测结果,布置板缝注浆孔,布置加固抬升注浆孔,布置板边加固注浆孔;注浆;安装传力杆:根据检测结果,对错台严重处或需要安装传力杆的病害板的板边安装传力杆;注浆:对板边加固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当达到设计注浆量停止注浆;清理注浆管和注浆头,并进行封堵,对板缝进行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能通过高聚物快速填充加固修复,对于因长期作用荷载和地下水的影响导致的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基础工程,能应急加固修复,且适用于传力杆失效的错台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病高聚物注浆修复。修复。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交通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大。水泥混凝土道面由于具有强度高、耐水性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等优点,是我国公路道面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道面的主导结构形式。
[0003]由于沥青混凝土道面造价高,我国相应的资源储备相对匮乏,加之水泥混凝土道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我国道面的建设主要还是采用的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模式。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结构形式决定了路面结构材料主要是水泥稳定材料。半刚性材料强度高、承载力大、水稳定性好,加之无机结合料在我国储量大、价格低,应用经验丰富,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半刚性材料仍会是主要基层材料。但是在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板下水泥稳定基层将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同时受温度应力的影响,水泥混凝土道面板会产生一定的翘曲,致使道面板与基层界面接触产生了部分不连续。水泥混凝土道面板与基层接触面产生部分剥离,在荷载和降雨、结构自由水共同作用下,水泥道面板不可避免的出现冲刷、唧泥等问题,随着重复荷载和水的冲刷侵蚀作用的加深,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空问题。脱空病害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荷载作用在道面板时,脱空区域边缘部分会产生应力集中,便会逐渐引起断板、错台、接缝断裂等病害。将严重影响飞行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例如专利号为CN201210338111.4,专利名称:一种快速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病害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记载了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病害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病害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修复。
[0004]近年来,国际上高聚物注浆技术发展很快。其基本原理是:按照一定配比,向地下注射双组份高聚物材料,两种材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体积迅速膨胀并形成泡沫状固体。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道路、隧道、堤坝、地下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加固和修复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针对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的高聚物快速填充加固修复方法,解决了由于长期作用荷载和地下水的影响导致的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对的基础工程应急加固修复以及传力杆失效的板边错台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高聚物注浆修复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根据检测结果,布置板缝注浆孔,所述板缝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四周板缝处;布置加固抬升注浆孔,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设置在病害水泥道面板中部;布置板边加固注浆孔,所述板边加固注浆孔布置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四周板边上;
[0008]步骤二、注浆:对板缝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浆液自由填满板缝时停止注浆,然后对加固抬升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从病害最轻的一侧向病害最重的一侧进行注浆,当病害水泥道面板抬平的时候或者达到设计注浆量时停止注浆;
[0009]步骤三、安装传力杆:根据检测结果,对错台严重处或需要安装传力杆的病害板的板边安装传力杆;
[0010]步骤四、注浆:对板边加固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当达到设计注浆量停止注浆;
[0011]步骤五、清理注浆管和注浆头,并进行封堵,对板缝进行填充。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中,横向布置的板缝注浆孔间距为M/4,纵向布置的板缝注浆孔间距为L/4,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水泥道面板的纵向边长为M,每边均匀布置5

7个注浆孔。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中心上呈梅花型设置,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横向间距为L/4,纵向间距为M/4,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水泥道面板的纵向边长为M。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中心上呈梅花型设置8个,8个加固抬升注浆孔为两边3个中间2个,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横向间距为L/4,纵向间距为M/4,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水泥道面板的纵向边长为M。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板边加固注浆孔在病害水泥道面板四周边缘处布置,横向设置的板边加固注浆孔的孔间距为M/4,且两边的板边加固注浆孔与板缝的距离为M/8,纵向设置的板边加固注浆孔的孔间距为L/4,且两边的板边加固注浆孔与板缝的距离为L/8,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纵向边长为M。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M/8以及L/8均不小于30cm。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中对板缝注浆孔注浆采用跳跃式注浆,先进行边缘注浆孔注浆,再每间隔一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最后再对跳过的注浆孔进行注浆。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注浆孔注浆压力为7.0MPa。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中,当病害水泥道面板抬平至与正常水泥道面板水平位置,进行传力杆的安装。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中,在错台严重处或需要安装传力杆的板缝处安装传力杆,传力杆包括异面交错设置的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一传力杆与所述第二传力杆设置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传力杆与所述第二传力杆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点处间距不大于40cm。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四中,当达到设计注浆量后停止注浆,若弯沉检测不合格要进行补注。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水泥道面板包括病害水泥道面板和正常水泥道面板。
[0023]安装传力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传力杆的布置方法:所述传力杆从病害水泥道面板和正常水泥道面板之间的
板缝厚度方向DE的中线O穿过,且传力杆的中部与所述中线O重叠;
[0025]S2、设计钻孔的深度AC:已知水泥道面板的厚度DE,根据板厚可确定传力杆的最小投影长度HI,传力杆底端到板底的距离AF和传力杆顶端到板顶的距离BG相等,且最小为4cm,计算传力杆的倾斜角度,再计算钻孔深度;
[0026]S3、计算钻孔位置距离板缝间距DC;
[0027]S4、计算钻孔直径:所述钻孔直径大于传力杆直径,所述传力杆直径根据板厚确定;
[0028]S5、计算传力杆的长度AB:已知水泥道面板的厚度DE,根据板厚可确定传力杆的最小投影长度HI,结合传力杆的倾斜角度,计算传力杆的长度;
[0029]S6、根据计算的传力杆的数据安装传力杆,再进行注浆,注浆管插入距离钻孔底部距离为m处,上部伸出水泥道面板;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检测结果,布置板缝注浆孔,所述板缝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四周板缝处;布置加固抬升注浆孔,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设置在病害水泥道面板中部;布置板边加固注浆孔,所述板边加固注浆孔布置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四周板边上;步骤二、注浆:对板缝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浆液自由填满板缝时停止注浆,然后对加固抬升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从病害最轻的一侧向病害最重的一侧进行注浆,当病害水泥道面板抬平的时候或者达到设计注浆量时停止注浆;步骤三、安装传力杆:根据检测结果,对错台严重处或需要安装传力杆的病害板的板边安装传力杆;步骤四、注浆:对板边加固注浆孔进行高聚物注浆,当达到设计注浆量停止注浆;步骤五、清理注浆管和注浆头,并进行封堵,对板缝进行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横向布置的板缝注浆孔间距为M/4,纵向布置的板缝注浆孔间距为L/4,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水泥道面板的纵向边长为M,每边均匀布置5~7个注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在病害水泥道面板的中心上呈梅花型设置,所述加固抬升注浆孔横向间距为L/4,纵向间距为M/4,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水泥道面板的纵向边长为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边加固注浆孔在病害水泥道面板四周边缘处布置,横向设置的板边加固注浆孔的孔间距为M/4,且两边的板边加固注浆孔与板缝的距离为M/8,纵向设置的板边加固注浆孔的孔间距为L/4,且两边的板边加固注浆孔与板缝的距离为L/8,水泥道面板的横向边长为L,纵向边长为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道面板错台以及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加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对板缝注浆孔注浆采用跳跃式注浆,先进行边缘注浆孔注浆,再每间隔一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最后再对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燕辉许胜捷张蓓李晓龙赵鹏裴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