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节茶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3747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九节茶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九节茶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新用途,其能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应用于人冠状病毒致高危症状感染。应用于人冠状病毒致高危症状感染。应用于人冠状病毒致高危症状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九节茶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冠状病毒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九节茶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 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清热消炎宁制剂的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0002]冠状病毒属于套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是目前自然界已知的最大RNA病毒。冠状病毒 在现实中感染非常普遍,自然宿主分布广泛,且感染通常有一段潜伏期,其感染宿主主要是 禽类和哺乳动物。第一例人冠状病毒(HcoV)于1965年从普通感冒患者的鼻腔分泌物中分离 出来,命名为HCoV

229E。此后,不同的冠状病毒被陆续从人体内分离出来。冠状病毒感染 宿主后,受感染宿主体内的病毒基因组会持续复制、突变、重组,不仅引起宿主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而且变异的累积还可能产生跨宿主感染。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 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冠状病毒为直径100~160 nm的球形颗粒,包膜形似冠状突起,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冠状病毒是正义单链RNA病毒, 其5

端具甲基化的帽子,编码一个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包含16个非结构蛋白,参与基因组 的转录和复制,而其3

端有Poly A尾巴,编码一系列结构蛋白,包括棘突蛋白S、小分子包 膜蛋白E、膜蛋白M、核衣壳蛋白N,以及只见于少数冠状病毒的血凝素蛋白。除了编码结 构蛋白的基因外,还有一些辅助蛋白,这些辅助蛋白具有物种特异性,并且对于病毒的复制 不可或缺。
[0003]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分别是人冠状病毒HCoV

229E、HCoV

OC43、 HCoV

NL63和HCoV

HKU1,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

CoV和中东呼吸 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

CoV;SARS

CoV

2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以上 冠状病毒中,前4种冠状病毒会引发较轻微症状的普通感冒,而后3种则会导致严重症状且 传染性强,甚至引发致死的病毒性肺炎。寻找能够有效抗冠状病毒的药物已经迫在眉睫。
[0004]九节茶又名肿节风,其药用历史悠久,历代医书都有记载其广泛的用药价值,具有清热 解毒、抗菌消炎、清肺止咳、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接骨续伤等功效。而我司研 制的清热消炎宁片是根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传统中医原则,采用天然药材九节茶或其研 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现已列入湖南、内蒙古地方医保乙类。
[0005]中国专利CN102793731B公开了九节茶提取物在降低流感病毒易感性上的应用;文 献(中药肿节风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李际强等)公开了中药肿节风具有抗菌、消炎、 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但是,目前尚未见将九节茶 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的报道。
[0006]因为人冠状病毒基因变异的高发,使其传播速度加快、感染能力增强、患者感染后症状 加重。因此,有必要对人冠状病毒和动物携带的冠状病毒变异或流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研究, 并研制和发现更多的抗人冠状病毒药物,以更好地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新型人冠状
病毒的流 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九节茶或其提取物、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针对冠状病毒缺乏有效防治药物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九节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所称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又称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为干燥的 地上部分。
[0011]九节茶历史悠久,历代医书都有记载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祛 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接骨续伤等功效。
[0012]进一步地,九节茶中异嗪皮啶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0.02%。九节茶提取物中异嗪皮啶的质 量百分比不少于0.26%。九节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为异嗪皮啶。
[0013]优选地,冠状病毒为人冠状病毒HCoV

229E。上述清热消炎宁制剂在测试浓度范围内(12.5 μg/mL~500μg/mL)对MDCK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而且,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HCoV

229E 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清热消炎宁制剂为采用上述应用中的九节茶或其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合的单方制剂。
[0015]九节茶,其药用历史悠久,历代医书都有记载其广泛的用药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抗菌 消炎、清肺止咳、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接骨续伤等功效。而我司研制的清热消 炎宁片是根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传统中医原则,采用天然药材九节茶或其研制而成的中 药制剂,现已列入湖南、内蒙古地方医保乙类。上述九节茶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的新用途, 能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应用于人冠状病毒致高危症状感染。
[0016]清热消炎宁制剂是以清泻里热为主要作用的清热药,其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 清虚热等功效,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清热消炎宁制剂作为抗菌消炎药已在临床长期应 用,其安全性、药物代谢特性、毒副作用已经明确。上述清热消炎宁制剂在抗冠状病毒药物 中的新应用。上述清热消炎宁制剂中的制剂可以为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剂、冲剂、注射 药剂或喷剂等。
[0017]优选的,所述的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药物中的 应用。
[0018]优选的,所述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下 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9]进一步,所述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清热消炎宁制剂体 内抑制冠状病毒主要成分异嗪皮啶剂量使用范围不少于2.31mg/kg体重/每日。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清热消炎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混合制软材:将九节茶提取物、玉米淀粉、糊精进行干法混合,再加入95%的乙
醇 进行湿法混合,制得软材;
[0022]S2、干燥:对软材加热干燥,控制水分在5%~7%,获得干燥物料;
[0023]S3、整粒:对干燥物料进行整粒;
[0024]S4、总混:整粒后的干燥物料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获得总物料;
[0025]S5、压片:对总物料进行压片,获得素片;
[0026]S6、包衣:将包衣粉与水混合均匀,获得包衣液,包衣液均匀喷雾在素片表面,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九节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九节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九节茶中异嗪皮啶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0.02%;九节茶提取物中异嗪皮啶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0.2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九节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状病毒为人冠状病毒HCoV

229E。4.一种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消炎宁制剂为采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中的九节茶或其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合的单方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热消炎宁制剂在制备抗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6.一种清热消炎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制软材:将九节茶提取物、玉米淀粉、糊精进行干法混合,再加入95%的乙醇进行湿法混合,制得软材;S2、干燥:对软材加热干燥,控制水分在5%~7%,获得干燥物料;S3、整粒:对干燥物料进行整粒;S4、总混:整粒后的干燥物料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获得总物料;S5、压片:对总物料进行压片,获得素片;S6、包衣:将包衣粉与水混合均匀,获得包衣液,包衣液均匀喷雾在素片表面,干燥,冷却,获得清热消炎宁制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热消炎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九节茶提取物、玉米淀粉、糊精的质量比为(22~24)∶(0.5~1.5)∶(1~1.5),95%的乙醇与九节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6);步骤S4中硬脂酸镁与九节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85~96);步骤S6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新宋志林马洁赵莉邓俐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