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836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通过就地处理控制系统接收进水水质监测系统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后传输指令给提升泵、阀门、高效组合澄清模块和生物处理模块,控制设备及阀门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将雨水调蓄与雨污水的就地处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使雨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最大程度削减泵站排放污染物的量,有效缓解了泵站放江水体对河道的污染,提升了调蓄效能,同时改变污水由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转变为分散式的就地处理,解决了调蓄池雨污水在雨季难以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以及调蓄池雨污水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和水质造成冲击的难题。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和水质造成冲击的难题。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和水质造成冲击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雨水管理能力,城市河流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不再是城市居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沟;河流展现着城市最美丽的一面,也是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在城市点源污染治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后,雨天泵站放江污染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排水系统的雨污混接、溢流污染和初期雨水污染已成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突出瓶颈问题。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为减少初雨径流污染经泵站提升排放对河道环境的影响,往往通过设置调蓄池来削减雨污水污染,缓解泵站放江污染,这就需要在实施市政排水泵站的同时,同步设置初雨调蓄池;或对现有排水泵站进行改造,增加调蓄池。
[0004]而新建调蓄池将调蓄雨污水截流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阶段存在以下困难:
[0005]1、由于大多数城市排水泵站周边用地相当紧张,调蓄池建设规模受限;
[0006]2、有研究表明现有调蓄池的建设,需要新增排水管网以接入市政污水主管,投资高,且由于目前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污水管网在雨季呈现高水位运行,本来在雨季就已出现溢流问题,如果大量新建的调蓄池将调蓄雨污水都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将进一步加剧污水处理厂溢流量,形成了新的污染物转移;
[0007]3、常规调蓄池在降雨期间收集的雨水需待截流总管水位降低后错峰排至污水厂处理,而由于污水管网在雨季高水位运行,调蓄池的雨污水在雨季难以在短时间内排出,将导致在下次降雨时调蓄池仍然储存有水,不能有效发挥其调蓄作用;
[0008]4、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调蓄池的雨污水污染物浓度(BOD5<100mg/l)明显低于常规生活污水水质浓度,不符合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进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行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来说将是另一个负担。在调蓄池建设的同时建设就地处理系统将有效缓解以上困难,大大减少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0009]因此,如何在排水泵站建设就地处理系统,有效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调蓄池的利用效能,减轻城镇污水处理厂负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经检索,申请号为CN 201320006019.8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包括:雨水截污设施、雨水提升泵站及雨水调蓄池。通过在泵站设置雨水调蓄池,将初期雨水暂存后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减轻初雨对河道的污染。
[0011]申请号为CN 202010154970.2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涉及排水泵站与调蓄池的合建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雨水泵站和初雨调蓄池。在旱季,对混接污水进行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在雨季,调蓄池收集雨水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该专利技术的应用将排水系统雨水泵站、污水截流泵站及初雨调蓄池合建,有效节约泵站建设用地,解决城市泵站及调蓄
池难以同步实施的难题。
[0012]但以上专利技术,重点关注了调蓄池的设施和结构,没有考虑如何提高调蓄池运行效能,且没有考虑调蓄池雨污水对市政管网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就地处理控制系统、高效组合澄清模块、生物处理模块、出水水质监测系统、水泵以及设备之间的阀门,其中:
[0015]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对雨水集水池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就地处理控制系统;
[0016]所述高效组合澄清模块对雨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模块或者直接排放入高位出水池;
[0017]所述生物处理模块通过生物净化处理来自高效组合澄清模块或者雨水集水池的雨污水,处理后排入高位出水池;
[0018]所述出水水质监测系统对高效组合澄清模块、生物处理模块排水的水质进行监测;
[0019]所述就地处理控制系统接收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出水水质监测系统以及第三方信息,经过分析计算后控制水泵、阀门、高效组合澄清模块以及生物处理模块,根据工况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
[0020]提升泵、阀门、高效组合澄清模块以及生物处理模块信号相连;
[0021]优选地,所述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取样泵、pH分析仪、COD分析仪、TP分析仪、氨氮分析仪以及主机,水质取样泵从雨水集水池中取水后提供给pH分析仪、COD分析仪、TP分析仪、氨氮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主机将分析结果实时传输给就地处理控制系统。
[0022]优选地,所述高效组合澄清模块包括: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泥水分离池、污泥回流泵、污泥排泥泵以及污泥脱水机,其中:
[0023]雨污水经水泵提升后依次进入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进行连续的加药、搅拌、反应,再进入泥水分离池泥水分离,出水进入生物处理模块或者直接排放入高位出水池后经管涵进入河道;
[0024]泥水分离产生的部分沉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及分离器后一部分回流到混凝反应池,一部分与泥水分离产生的剩余部分沉淀污泥一起通过污泥脱水机进行污泥干化。
[0025]优选地,还包括搅拌器、药剂投加泵、刮泥机、泥水分离板、污泥排泥泵,其中:
[0026]搅拌器搅拌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
[0027]药剂投加泵作用在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以及污泥脱水机;
[0028]刮泥机、泥水分离板设置在泥水分离池内,刮泥机对泥水分离板分离后的泥刮除;
[0029]泥水分离池泥水分离的一部分通过污泥排泥泵输送至污泥脱水机。
[0030]优选地,所述生物处理模块包括设备主体和工艺设备,工艺设备包括生物填料、曝气管、滤头以及工艺曝气机,其中:
[0031]雨污水自设备主体底部进入,通过滤头后进入生物填料,并与工艺曝气机打入的空气混合,并从设备主体的顶部出水。
[0032]优选地,还包括反洗曝气机和反洗水泵,反洗曝气机和反洗水泵对生物填料进行反冲洗。
[0033]优选地,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当生物填料净化雨污水时,从第一出水口出水;当对生物填料反冲洗时,从第二出水口出水。
[0034]优选地,所述生物处理模块设置有一级或者多级,当设置有多级生物处理模块时,雨污水能够依次通过多级生物处理模块进行净化。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信息检测步骤: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出水水质监测系统以及第三方系统检测水质信息并发送至就地处理控制系统;
[0037]信息收取判断步骤:就地处理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判断,并运行不同的工作模式。
[0038]优选地,信息收取判断步骤包括:
[0039]在旱天时,就地处理控制系统根据进水水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就地处理控制系统、高效组合澄清模块、生物处理模块、出水水质监测系统、水泵以及设备之间的阀门等,其中: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对雨水集水池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就地处理控制系统;所述高效组合澄清模块对雨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模块或者直接排放入高位出水池;所述生物处理模块通过生物净化处理来自高效组合澄清模块或者雨水集水池的雨污水,处理后排入高位出水池;所述出水水质监测系统对高效组合澄清模块、生物处理模块排水的水质进行监测;所述就地处理控制系统接收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出水水质监测系统以及第三方信息,经过分析计算后控制水泵、阀门、高效组合澄清模块以及生物处理模块,根据工况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提升泵、阀门、高效组合澄清模块以及生物处理模块信号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取样泵、pH分析仪、COD分析仪、TP分析仪、氨氮分析仪以及主机,水质取样泵从雨水集水池中取水后提供给pH分析仪、COD分析仪、TP分析仪、氨氮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主机将分析结果实时传输给就地处理控制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组合澄清模块包括: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泥水分离池、污泥回流泵、污泥排泥泵以及污泥脱水机,其中:雨污水经水泵提升后依次进入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进行连续的加药、搅拌、反应,再进入泥水分离池泥水分离,出水进入生物处理模块或者直接排放入高位出水池后经管涵进入河道;泥水分离产生的部分沉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及分离器后一部分回流到混凝反应池,一部分与泥水分离产生的剩余部分沉淀污泥一起通过污泥脱水机进行污泥干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泵站的雨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器、药剂投加泵、刮泥机、泥水分离板、污泥排泥泵,其中:搅拌器搅拌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药剂投加泵作用在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以及污泥脱水机;刮泥机、泥水分离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金王莉陈峰曾祥华袁文麒缪平赵悦陈向超丁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韵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