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试验台、隔振试验系统和振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825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隔振试验台、隔振试验系统、振试验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对单一软管管路进行隔振试验的方案。其中,所述隔振试验台包括:第一侧部件,所述第一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且所述第一侧部件可旋转,所述第一侧部件的第一软管安装处用于与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侧部件,所述第二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侧部件可旋转,所述第二侧部件的第二软管安装处用于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振试验台、隔振试验系统和振试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隔振试验
,尤其涉及隔振试验台、隔振试验系统、振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橡胶软管等软管是常用的构件,具有多种应用场景,比如应用于车辆中,软管安装在整车上由于受被动侧响应影响,很难真实反映该软管的真实隔振率。此外,橡胶软管用于整车状态下的管路安装位置不可移动,无法测试分析长度、形状等参数对橡胶软管的隔振率影响,可见,传统的方案中缺乏一种有效地对单一的软管管路进行隔振试验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隔振试验台、隔振试验系统和振试验方法,提供一种有效地对单一软管管路进行隔振试验的方案。
[0004]一种隔振试验台,所述隔振试验台包括:
[0005]第一侧部件,所述第一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且所述第一侧部件可旋转,所述第一侧部件的第一软管安装处用于与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6]第二侧部件,所述第二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侧部件可旋转,所述第二侧部件的第二软管安装处用于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部件包括第一盘体和从所述第一盘体向上延伸出的第一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所述第一软管安装处。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相连通的开口。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振试验台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盘体上开设有弧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一弧孔和第二弧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弧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弧孔。
[00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和第二限位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沟槽内且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沟槽。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孔和所述第二弧孔相互对称设置。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部件的第一软管安装处通过第一卡箍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部件的第二软管安装处用于通过第二卡箍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部件与所述第二侧部件为相同结构的部件。
[0014]一种隔振试验系统,所述隔振试验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试验台,所述第一软管安装处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振动传感器,所述第二软管安装处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
振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振动器与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系统。
[00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振试验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系统。
[0016]一种基于隔振试验系统的隔振试验方法,所述隔振试验系统采用前述所述的隔振试验系统,所述隔振试验方法包括:
[0017]当满足试验启动条件时,获取试验过程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和第二振动传感器分别采集的第一振动数据和第二振动数据;
[0018]基于所述第一振动数据和第二振动数据,分析出所述被试验软管的隔振情况。
[00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试验启动条件包括:所述被试验软管的安装条件的预设要求,所述安装条件包括所述被试验软管安装后的安装应力小于预设值或不存在安装应力。
[00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振动数据和第二振动数据,分析出所述被试验软管的隔振情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1]解析所述第一振动数据和第二振动数据,分别得到所述第一侧部件的振动幅值响应曲线和所述第二侧部件的振动幅值响应曲线;
[0022]将所述第一侧部件的振动幅值响应曲线和所述第二侧部件的振动幅值响应曲线,分别与所述被试验软管对应的目标振动幅值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以获取隔振比对结果;
[0023]其中,所述目标振动幅值响应曲线为所述被试验软管在整车试验上得到的振动幅度响应曲线。
[002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隔振试验方法的步骤。
[0025]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隔振试验方案,由于第一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二固定板,因此,被试验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后,可以通过调整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的位置并固定,就可以方便,快速的调整出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的位置,从而调整出被试验软管所需的试验环境;其次,由于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均可旋转,可带动连接的动试验软管拉伸,以模拟出被试验软管的工作情况,最后通过给第一侧部件和/或第二侧部件施加敲击力,便可获取被试验软管单独工作时软管连接处的响应振动,从而得到被试验软管的隔振情况,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有效地对单一试验软管进行隔振试验方案。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隔振试验台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部件的一俯视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部件的一侧视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图2的A

A面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隔振试验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0032]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隔振试验方法中隔振率与整车隔振率的对比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

第一侧部件、101

第一软管安装处、102

第一盘体、1021

第一弧孔、1022

第二弧孔、103

第一凸起、104

开口;20

第二侧部件、201

第二软管安装处、202

第二盘体、203

第二凸起、30

被试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专利技术人研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试验台包括:第一侧部件,所述第一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且所述第一侧部件可旋转,所述第一侧部件的第一软管安装处用于与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侧部件,所述第二侧部件可移动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侧部件可旋转,所述第二侧部件的第二软管安装处用于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件包括第一盘体和从所述第一盘体延伸出的第一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所述第一软管安装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相连通的开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试验台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盘体上开设有弧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一弧孔和第二弧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弧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弧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和第二限位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沟槽内且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沟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孔和所述第二弧孔相互对称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件的第一软管安装处通过第一卡箍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部件的第二软管安装处用于通过第二卡箍与所述被试验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件与所述第二侧部件为相同结构的部件。9.一种隔振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炎田子龙陈寒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