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装置、冷却系统及机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22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5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冷却系统及机柜,流量调节装置包括连轴、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连轴能够旋转;第一阀体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盘模块和第一阀体,第一驱动盘模块与连轴在连轴的周向相对固定,在第一耦合状态时,第一驱动盘模块与第一阀体耦合,以使连轴驱动第一阀体旋转,在第一解耦状态时,第一驱动盘模块与第一阀体解耦;第二阀体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盘模块和第二阀体,第二驱动盘模块与连轴在连轴的周向相对固定,在第二耦合状态时,第二驱动盘模块与第二阀体耦合,以使连轴驱动第二阀体旋转,在第二解耦状态时,第二驱动盘模块与第二阀体解耦。本申请提供的流量调节装置体积小且可对多个阀体进行同步调节及异步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调节装置、冷却系统及机柜


[0001]本申请涉及流量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冷却系统及机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发展,数据中心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导致数据中心散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方式进行散热时,若使用单个电机同时对多条液冷管道的流量进行调节,则只能实现多条液冷管道的同步调节,数据中心的不同设备产热量不同,同步调节液冷管道的流量会造成能耗增加;而若采用多个电机分别对多条液冷管道的流量进行调节,电机数量增多不仅导致所占体积增大,还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体积小且可对多个阀体进行同步调节及异步调节的流量调节装置、冷却系统及机柜。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连轴、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所述连轴能够旋转;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具有第一耦合状态和第一解耦状态,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盘模块和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连轴在所述连轴的周向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耦合,以使所述连轴驱动所述第一阀体旋转,在所述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解耦;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具有第二耦合状态和第二解耦状态,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盘模块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连轴在所述连轴的周向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二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耦合,以使所述连轴驱动所述第二阀体旋转,在所述第二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解耦。
[0005]其中,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流体的流量。
[0006]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均固定在所述连轴上,所述连轴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旋转,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的转速与所述连轴的转速相等或大致相等。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连轴旋转。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也可接触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为圆环状且套设在所述连轴的外周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也可以为块状。
[0007]所述第一阀体组件能够在第一耦合状态和第一解耦状态之间转换,在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阀体旋转,所述第一阀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阀体旋转可调节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越大,通过
所述第一管道的流量越大。
[0008]在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阀体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大小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耦合状态的时间相关。
[0009]在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旋转但所述第一阀体不旋转,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不发生变化,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为第一解耦状态前、所处于第一耦合状态时的开度。当所述第一管道内的流量需要调节时,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从第一解耦状态转变为第一耦合状态,所述第一阀体旋转至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从第一耦合状态转变为第一解耦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管道内的流量调节至预设开度下的预设流量。
[0010]所述第二阀体组件能够在第二耦合状态和第二解耦状态之间转换,在第二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二阀体旋转,所述第二阀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内,所述第二阀体旋转可调节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越大,通过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越大。
[0011]在第二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大小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耦合状态的时间相关。
[0012]在第二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旋转但所述第二阀体不旋转,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不发生变化,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为第二解耦状态前、所处于第二耦合状态时的开度。当所述第二管道内的流量需要调节时,控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从第二解耦状态转变为第二耦合状态,所述第二阀体旋转至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从第二耦合状态转变为第二解耦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管道内的流量调节至预设开度下的预设流量。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变化率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变化率相等,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内的流量变化相同。
[00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阀体的开度变化率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变化率不相等,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内的流量变化不相同,可以适用不同场景需要。
[0015]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所述连轴不直接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而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分别对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进行间接控制,所述连轴旋转时能够带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旋转,可同时控制或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的耦合与解耦、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的耦合与解耦,实现对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进行同步调节或异步调节,使通过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的流量可按需调节、灵活控制,以适应不同场景下对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内流量大小的需求,节约能耗,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一根所述连轴即可实现对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开度的控制,可减小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的体积,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耦合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
述第一阀体耦合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耦合,以同步调节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进而调节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解耦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解耦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解耦,以同步调节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进而调节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耦合状态。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第一解耦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解耦,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第二耦合状态,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耦合,以实现调节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不同开度,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连轴;第一阀体组件,具有第一耦合状态和第一解耦状态,包括第一驱动盘模块和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连轴在所述连轴的周向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耦合,以使所述连轴驱动所述第一阀体旋转,在所述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一阀体解耦;第二阀体组件,具有第二耦合状态和第二解耦状态,包括第二驱动盘模块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连轴在所述连轴的周向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二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耦合,以使所述连轴驱动所述第二阀体旋转,在所述第二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盘模块与所述第二阀体解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解耦状态;或者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耦合状态;或者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耦合状态;或者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解耦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和所述第一阀体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耦合或者解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盘和第二传动盘,所述第二传动盘与所述第一阀体固定,所述第一传动盘和所述第二传动盘啮合,所述第一传动盘用于与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耦合或者解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盘模块包括第一动盘、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与所述连轴固定,所述第一动盘套设在所述连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动盘和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之间,所述第一励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一动盘靠近所述第一励磁线圈设置,所述第一励磁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一动盘远离所述第一励磁线圈设置,通过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实现所述第一动盘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